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927129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期:_辅导教师述职报告四篇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 篇1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心理辅导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辅导技能。 、热爱学生,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与来访者相互沟通,建立平等、信赖的工作关系。 3、忠于科学,实事求是,牢牢把握保密、中立、非指导、综合、发展性的辅导原则,替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辅导,协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明确自己工作性质,了解自己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如果发现无法帮助来访者,应作好适当的转介建议。 5、不得应用心理辅导技术进行非专业性的活动和其它不正当目的的活动。不得与当事人发生任

2、何有经济利益的关系。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未经来访者许可,不泄露来访者秘密的信息。 6、做到按时上岗,使心理辅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7、在辅导活动中,应注意辅导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心理成长,应尽量避免来访者对辅导人员的过分依赖。8.帮助其他教师掌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指导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 9、每次辅导结束后,必须认真填写心理辅导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将记录带出心理辅导室。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 篇2 4月3日下午,茅箭区督导组副组长王梁炳在三堰小学举行了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三堰小学与火车站小学领导与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梁炳用生动

3、形象的事例深入浅出、引经论典地讲述了教师的五大职责与关系,以及教师需要具备平静、谦卑、智慧和开放的态度与境界。他劝诫教师们,思想决定态度,态度促成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成就人生。讲座过程中,全体参会人员认真地聆听,虚心地记录,听到精彩处,会场上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通过此次讲座活动,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引导了教师们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树立了教师积极工作、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 篇3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辅导技能。 2、热情、真诚地接待每一位来访者,对来访者做到尊重、理解、关心、接纳、耐心细致,牢牢把握保密、

4、中立、非指导、综合、发展性的辅导原则。3、通过访谈调查和心理测量等手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全校学生的心理状况。、遵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心理测验工作者道德准则,按心理测验的规范进行,科学、客观的使用测验结果。 5、了解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对自己不适合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转介。不满足来访学生提出的超出自己职能范围的要求。 6、帮助其他教师掌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指导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7、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严格保密辅导内容。、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如发现来访学生,或观察对象的行为危及其本人或者社会安全时,辅导人员将通知有关人员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意外

5、事件发生。 9、详细记录案例,便于分析总结提高。 辅导教师述职报告 篇4 年,对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但之所以特殊,不是因为它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世界末年,也不是因为XX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举行,而是因为我特殊的实践经历成为一名暑假辅导班老师,开始了教师这一事业的艰辛历程。对一个教师来说,固然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学部分,这其中的辛酸、苦乐与感动、感触自然不言而喻,无一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真真正正给我感触最多的的却不是教学,而是在招生过程中,在与父母孩子接触交流过程中,那点点滴滴的感悟,令我无法忘怀。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乐乐的孩子,他今年岁,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他有亲密的接触、交流,还把

6、他硬生生地仍在离家很远的阿姨家,小孩子从小的得到的父母爱就很少,再加上学习成绩有些差,老是受到妈妈的责骂,孩子的脾气异常倔,于是妈妈与孩子常常战火不断,母子关系极其恶劣。就在我去他家的前一天,孩子因与妈妈发生口角争执,竟一声不吭自己收拾好衣服跑到奶奶家住下了,这也算得上“离家出走”的行径了吧!当知道这些事情之后,我很诧异,真的想不到这竟然是一个七岁孩子的作法,惊愕之余更多的是无限的感触。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亲情关系异常冷漠的现象。在与家长孩子继续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这一原因所在留守儿童。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尤其是母爱,心理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他们在父母走之后孤独寂寞,在

7、看到他人有父母关爱时,慢慢产生了自卑的,性格方面也逐渐柔弱内向。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与父母沟通,父母也不懂得怎样与孩子交流,孩子一出现问题,父母不是想着孩子究竟哪方面出现了问题,更不想怎样解决孩子的问题,不与他们聊聊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是一个劲儿的打骂孩子,这种“暴力式”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不但没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再者,孩子的想法无法倾诉,没有与之交流的对象,孩子逐渐封闭自己的内心,以至于孩子对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不但使孩子学习情况很不乐观,也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产生极大的怨恨。这样恶性循环,最终会使孩子与父母关系破裂,达到不可收的地步。 苏霍姆林

8、斯基曾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我想,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应是如此,因为他们暂时失去了父母的关心、呵护,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稍有疏忽,就会使其误入歧途。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我认为既需要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关爱,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首先,在家庭方面,作为孩子的父母,其责任与重要性可以说是在所有人之上。 因此,在于孩子交流过程中,父母应该以一种朋友的身份,而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盛世凌人的气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

9、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应该关注他们,聆听他们的内心,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而不是一味的责骂,让他们体会到亲情,体会一个孩子应得到的爱;父母应该用肯定、支持、鼓励的管教方式,用更多的温情、鼓励来教导子女,惩罚的教育方式不能培养出理性、富有同情心的一代;应该了解孩子所想所需,找出问题的关键,然后“对症下药”。我想,这样的父母一定会与孩子结下一种深厚的情感,成为孩子的完美父母。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的更好。 其次,在学校方面,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加任重而道远。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留守儿童则没有这样的权力。他们在家中

10、要么接受隔代教育,要么接受非亲教育,要么是放任自流的自我教育,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用亲情温暖其心,充当留守儿童临时父母的角色,对他们进行大量的情感投资。当其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遇到困难时,以父母伴般的亲情关怀帮助他们释疑解难,让其有话敢说,把老师当作倾诉的对象,让留守的日子也能感受到生身父母般的温暖。 同时,我们还要帮助、督促定期与家长保持联系。亲情是不能被时间冲淡,被山水所阻隔的。作为老师要帮助、督促学生定期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上的琐事跟父母进行通信。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并且明白父母是为了他们有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才离开的,也让家长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成长。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