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92697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 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 xxxx 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农牧业部门紧紧围绕“农畜产品增产、农牧民增收、草原增绿”和“确保不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目标任务,以“xxxx ”发展思路为统领,以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方向,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加快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农牧业经营体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作风,切实加大对农牧业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力度,全区农牧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一、xxxx 年全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情况 粮食

2、生产实现“十连丰”。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达到10911万亩和840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554.6亿斤,增产48.9亿斤,增幅9.7%,创历史新高,比2003年的272亿斤翻了近一番。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100%,形成今年粮食增产的“一枝独秀”。由于今年降雨均匀,雨量偏多,旱地增产贡献大于水浇地,全区4000万亩旱地增产幅度在20%左右。 畜牧业发展实现“九连稳”。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连续9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达到11820万头只,实现“九连稳”。在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羊存栏继2005年突破8000万只后,今年首次突破9000万只大关,达到9024.7

3、万只。全年主要“菜篮子”产品稳中有升,肉类、牛奶、山羊绒、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44.96万吨、767.3万吨、7901吨、55万吨和14万吨。 草原生态持续向好。据7月份牧草长势监测,牧草长势持平和好于去年同期的约占87.5%,总体上好于往年;全区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4.1%,较上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33个牧业旗天然草原冷季饲草储量104.2亿公斤,比上年提高了11.1%,冷季总适宜载畜量2683.3万羊单位,比上年提高了10.2%,草原“三化”速度进一步减缓。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运行良好。xxxx 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81家

4、,比上年增加了132家,实现销售收入3455.6亿元,增长14.5%,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56.1%。新认定187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总数达到556家;新增1个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达到了46个。形成了乳、肉、绒优势产业强力支撑,粮油、菜薯产业稳中有升,饲草料、特色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的态势。 农村各业持续健康发展。农垦系统完成生产总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379万千瓦,同比增长3%,全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7%,同比增长2.5%。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已达到25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其中农牧民6.2万人,带动10万户农牧民收益。 民生状况

5、得到持续改善。全区新建沼气1.8万户,新建乡村服务网点400个,户用沼气保有量达51.7万户,乡村沼气服务网点达2757个。垦区危房改造已开工建设2.01万户,开工率96.3%,竣工1.57万户,竣工率74.9%。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现场技术指导以及网络、短信和12316三农热线的信息服务等多种方式,累计完成农牧民科技服务426.5万人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96元,增长12.9%,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好水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抽检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及生鲜乳1515次,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全区累计免疫畜禽4.5亿头只羽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继续保持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成功防止了境外疫情的传入;布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截止9月底,羊布病阳性率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畜人感染率同比下降了38.9%。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我厅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了“中国梦”宣传教育、职工“尽职圆梦”和多种形式的学习

7、活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提高了政治理论修养,强化了宗旨意识。二是开展了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二十八项具体规定精神,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20条具体贯彻措施,并要求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工作作风已明显转好。三是开展了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共征集到厅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401条,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厅领导班子按照边整改落实边制定制度的方法,逐条逐项制定了整改措施。四是改进文风会风,力行勤俭节约。全年各类会议、各类文件简报大幅减少,会议费减少70%,下乡调研活动比上年增加了20%,严格按年降低5%的目标控制“三公”

8、经费支出。同时将此次整顿作风活动与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精神文明单位建设、惩防体系建设、廉政风险防控和服务“三农三牧”等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专项活动与实际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切实转变了农牧业系统的工作作风。 全面落实惠农惠牧政策,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在各主流媒体累计发稿590条,大力宣传惠农惠牧政策,推动重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在积极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现有惠农惠牧政策的同时,重点抓好农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把补贴政策作为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来抓,及时、足额兑现各项惠农惠牧资金。今年新增农牧业各类补贴资金4.4亿元,资金总额达到66.9亿元

9、,其中马铃薯良种补贴资金增加5600万元,畜种改良和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资金增加了1个亿。三是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承保范围,全区签单承保面积8596.4万亩,增长7.5%,签单保费19.5亿元,增长7.8%,参保农户达到250.5万户,占应参保农户78%。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牧业稳产增产能力。一是以稳粮增效和节水增粮为目标,重点推广以节水抗旱和增温提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加大设施蔬菜建设力度,今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326万亩,增加25.6%,地膜覆盖推广面积达2732万亩,增加4.6%;新建设施蔬菜面积24万亩,总面积达到204万亩。二是积极实施好退牧还草、京

10、津风沙源治理、牧草良种补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等工程项目建设,草原建设总体规模达到5307.3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规模1822.6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30.8万亩。三是继续推进设施化畜牧业建设,大力推进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开展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加大打储草工作力度。全年新建畜棚42.1万平方米,畜圈597.4万平方米,打储天然牧草147亿公斤,收获青贮玉米303亿公斤,收储秸秆212亿公斤。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极大提高了农牧业抗灾减灾和增产稳产能力。 加强应急处置和农畜产品安全监管,确保农牧业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粮食生产应急处置及时有效,共挽回粮

11、食损失60多亿斤。春季遭遇了春涝低温双碰头,各级农牧业部门动员群众不等不靠,统筹协调机械装备力量,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专业化合作社的作用,采取歇人不歇机等抢种措施,适时完成了抢播任务,为全年粮食安全成熟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夏季加大了病虫害监测防治力度,及时发布预报信息,快速启动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应急预案,自治区、盟市和旗县财政共投入资金4058.8万元,有效控制了粘虫、玉米螟和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等病虫危害。秋季对我区农作物生育滞后的地区全面开展了喷施肥促早熟行动,共落实喷施叶面肥面积达到5600万亩次,有3200多万亩粮食作物追平了正常的生长水平。二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防

12、控调度和监督检查,对春秋集中免疫和重点疫病防控进行了三次部署,三次督察,自治区本级落实防控经费达13199万元,实现了重大动物疫病100%免疫。针对俄罗斯a型口蹄疫疫情,实施边境重点地区牛羊a型口蹄疫全部免疫,并在特定区域实施禁牧,建立隔离带,成功防止了a型口蹄疫疫情的传入;针对今年国内部分省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突发事件,在全区范围开展了紧急专项监测,强化了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检疫监管,全区共计紧急监测3457份样品,排查禽类运载车辆345车次、禽类养殖户1777户、禽类2755.6万羽,未发现可疑情况。三是加大饲草料调剂调运,及时指导农牧民加强母畜和仔畜饲养管理,仔畜成活率保持较高水平,今

13、年锡林郭勒等主要牧区不仅牲畜繁殖成活率达到98.4%,而且冬羔早春羔比重超过了80%。四是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通过调用飞机、动用喷雾机械和组织人员防控,共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3866.7万亩,防治效果90以上,共减少牧草损失6.8亿公斤。 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推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草牧场有序流转。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加强了督察检查,按时完成了“三资”清理登记工作,为规范农村牧区集体经营奠定了基础。在21个旗县实施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建设,开展了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初步规范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了现代农牧业规模经营。今年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060万亩,同比增

14、加23%。二是加快培育农牧业经营主体,加强农牧民合作组织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求每一个万亩粮油糖高产创建示范片必须有一个农机合作社提供服务,允许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种植企业享受马铃薯脱毒种薯补贴,在国家出台了喷施肥促早熟补贴政策后,要求必须由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承担。认真实施了第三批“xxxx 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开展了“农社对接”试点,在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共开设直销店260个,销售金额达3612万元。截至目前,农牧业各类合作社已达到3.3万家,全区家庭农场达到1.22万个,扶持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

15、32个。三是加大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种植业开展了集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病虫害统防统控技术于一体的高产创建活动,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506.5万亩,带动粮食增产17.9亿斤。畜牧业通过加强供种能力建设,推广发展多胎品种和母畜提前配种等技术,提高了主要畜种个体产出和群体质量,加快了畜群周转,增加了养殖效益。四是加快推进了以机械化收获和深松整地为重点的农业机械化和以机剪羊毛、机械化牧草收贮、机械化饲喂技术为重点的畜牧业机械化,推广了设施农业物联网、数字化养殖等农牧业信息化技术。 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今年,全区上下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建设绿色农畜产品

16、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重要抓手,加大部署调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动产业化经营上档次、上水平。一是理顺组织机构,加强行业管理。调整了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把金融办、银监局和农村信用社吸纳为成员单位,加大了对产业化工作的金融支持协调力度。成立了xxxx 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及6个行业分会,提升了产业化市场主体的组织化水平和自我服务能力。二是加大争取政策扶持力度。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振兴羊绒产业的意见两个支持产业发展的文件。三是实施专项推进,扩大农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9月份召开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现场观摩会和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投资贸易洽谈会,10月份举办了xxxx 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11月份召开了全区羊绒产业专项推进会,自治区主要领导安排部署了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做到了农牧业产业化问题分析透彻、目标定位准确、措施有力得当,对有计划、有步骤推动我区产业化经营,扩大优质农畜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