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92530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资本什么是土地资本土地资本的内涵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资本间的转化什么是土地资本土地资本是指为改良土地而投入土地并附着在土地上的 资本,属于固 定资本的范畴。投入土地的资本,有的是短期的,如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 的改良、施肥等;有的是长期的,如平整土地,修建排灌设施,设置建筑 物等。不论是短期投入,还是长期投入,都能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 土地收益,但是,“作为资本的土地带来的收入不是地租而是 利息和经营利 润”。在土地私有制下,当租约期满后,这些固定在土地上的资本就被土地 所有者攫取,并成为他增加地租或提高地价的条件,而他如果再次将土地 出租,地租量

2、就会增加;如果将土地出卖,地价就会上涨。在中国农村, 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承包耕种集体所有土地的农户,通过培肥地力所获得 的收益归自己所有。承包期满土地上交集体或 转包给其他农户时,可以获 取一定的经济补偿。这对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 克服短期化掠夺式的经济行为,做到土地用养结合,使其得到永续利用, 有重要的作用。土地资本的内涵狭义的土地资本是马克思 资本论中的“土地资本”,是指人们对已经 变成生产资料的土地进行的投资。马克思曾把土地区分为“土地物质”和“土 地资本”两个性质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范畴。马克思指出:“资本能够固定 在土地上,即投入土地,.称为土地资本。它属于固定

3、资本的范围”。马 克思讲的“土地资本”是从价值形式而言的,其实物形态则表现为“土地固定 资产”。在这里,我们将土地固定资产定义为对土地物质本身进行开发,改 良所形成的土地使用价值,如土地平整、培肥地力、建造水井、水渠、排 水沟、道路等,即狭义的土地固定资产(不包括建造在土地之上的房屋、建 筑物等)。另一方面,广义的土地资本,是指当土地被投入流通,在运动状态中 能实现增值,给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的时候,就变成了土地资本。可见, 土地资本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运动性和增值性。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 -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 土地资产必须能带来收

4、益,并具有可 交换性。而土地资本则必须增值并具有流动性。所谓土地资金,就是对土地的一种外在投入。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和土地资本间的关系首先,土地作为资源,是土地物质对人类社会需要的不可替代的必要 性所决定的,因而是永恒的,第一位的,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因而也 是土地资本的基础。其次。土地具有资源和 资产的双重特性功能,土地具有资源功能或者 说土地是一种资源。是指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和环境要素。是人类生产、生 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来源。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 产品和服务,比如 说。人类从事一定的生产、生活活动。就需要有一定范围的土地空间,考 察人类历史以来所发生的无数次战争。无不是因为争夺土地生存空

5、间、抢 占经济活动领地而起,如果没有土地带来足够食物。人类将忍受饥饿之苦, 如果没有土地上附着良好的交通与电信设施。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将受到极 大限制,因为土地的多样性。人类才可能欣赏到奇山怪石、陡崖峭岭、飞 流瀑布与奇花异草,土地的这些资源功能概括为土地的养育功能、承载功 能、美学功能等等,土地的资产功能是指土地可以作为财产使用、业主将其占用的土地资 源作为其财产或作为其财产的权利,业主可以将其拥有的土地或土地产权 视作财产变卖获取收益。而他人取得土地这种财产则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 代价或成本,土地的使用可为土地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经济社会里,当土地资源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就属于了资产

6、范 畴。土地资本物因本身即是各种形态的资产或财产而固然属于资产范畴, 但不是所有的土地资源都可以成为土地资产,最后,土地资产是土地资本的物的表现。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资本间的转化一、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地球上最早存在的只是土地资源,在原始社会里,没有私有财产、阶 级和国家,虽然土地存在被占有,但由于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低下,土 地显得并不稀缺,也不存在土地 所有制关系,自然也不存在土地资产问题, 土地从资源转化为资产,是相对与人类需求土地出现稀缺而占有土地,并 把土地视为财产时发生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人类对它的 需求越来越大 时,土地资源出现了稀缺现象,因而,被一部

7、分人当作财产而占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资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 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但并非所有的 土地资源都能转化为土地资产,没有即期使用或近期内不可能使用的土地 不具有资产属性。二、土地资产转化为土地资本当土地资产被投入市场,使其为所有者带来预期收益,产生增值,土 地资产就转化为了土地资本,表现为土地权属关系上的转让、出租或自己 投入使用。土地资本经营的前提是资产,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度,改革开放以前, 一直是无偿、无限期、无流动使用,这一阶段的土地使用仅仅呈现为绝对 的自然资源属性,从 管理的法定对象上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

8、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载明土地管理是纯粹的资源管理,因而 土地资本经营缺乏应有的基础条件,1987年开始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后,国 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都做了相应的修改,允许土地有偿使 用,土地作为特殊商品进入市场,土地产权人则通过地租资本化使土地具 有价格,一方面体现其固有的 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显化了土地应有的 交换 价值,完成了土地仅仅具有资源属性向资源、资产双重属性的蜕变土地资产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资本,然而,正如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所 有的土地都已经赋予了资源与资产的双重属性,但并不等于所有土地资源 的实物形态同时又能够全部体现资产的价值形态 (部分体现为货币形态)一 样,土地资产需

9、要成熟的外部环境才能转化为资本,这个外部环境就是把 土地使用权经过物化劳动获取盈利,但是土地资产最终的增值或减值是必 须通过进入市场进行有限产权,即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及衍生的他项权 力交易来实现的。当国家实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以后, 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将发育成为 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因子之一, 通过交易达到余缺调剂、用途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的目的,于 是土地资本以实现其 利润最大化为标志开始形成。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亩=666. 6平方米其实在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决来计算: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

10、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 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 数为0.192。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滁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芸 = 8.2, 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市亩和公 亩以及公顷又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换算公式如下:1公顷=15亩= 100公亩=10000平方米1(市)亩等于666.66平方米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台湾常用的坪和平米的转化也很多人不知道:1坪=3.30579平方米外国换算公式:1英亩等于:-0.0040

11、47平方公里-0.404686 公康-40.468648 公亩-1,224.176601 坪-160平方才旱-4046.864798 平方米-4,840平方碣-43,560平方英尺-1平方碣=0.000207英亩-1平方公里=247.105英亩-1公康=2.471049英亩-1公亩=0.024710英亩-1 坪=0.000817 英亩-1平方梓=0.00625英亩-1平方米=0.000247英亩1 亩=666.6666666.平方米1 公顷=10000 平方米(squaremeters)1公顷=100公亩(ares)1公顷=15亩1 公顷=2.4710538 英亩(acres)1公顷=0.01

12、平方公里(平方千米)(squarekilometers)1平方公里=100公顷1 亩=0.0666666 公顷= 666.6666 平方米1公亩= 100平方米问题二个人对土地是没有所有权的,只能说财产权包括承包所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属于业的一种,你可以使用经营,但所有权不是你的。问题四一、土地的资源属性编辑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与大气、水、生物、矿产等单项资源相比,土地对人类 生存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广泛、最重要的,能用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和改善自身的环境 条件。作为“真正资源”的土地具有下列基本特征:整体性土地是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

13、综合体, 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资源生态系统。人类不可能改变一种 资源或资源生态系统中的某种成分,而同时能使周围的环境保持完全不变。例如我们采伐山 地的森林,不仅会直接改变林木和植物的状况,同时必然要引起土壤和径流的变化,对野生 动物,甚至对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生态系统绝不是孤立的,一个系统的变化又 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别的系统。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当地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产 落后状态,而且造成黄河下游的洪涝、风沙,盐碱等灾害。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即可以生产出人类某种需要的植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这是土 地的本质特征之一。土地生产力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

14、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前者是自然形成 的,即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后者是施加人工影响而产生的,即人类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 表现为对土地限制因素的克服、改造能力和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面积的有限性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空间限制,土地的面积(或称土地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 类只有一个地球,土地面积是有限的,世界人口正在急剧增加,各种土地利用对有限的土地 面积竞争异常激烈,对土地资源产生极大压力。因而,人们一方面要珍惜和合理每一寸土地, 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减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分布在地球各个不同位置的土地,占有特定的地理空间。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15、个方面:(1) 每一块土地的绝对位置(经纬度)的固定性,包括地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空间。(2) 各块土地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的固定性。当然,交通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 种相对固定性,但交通条件改变后土地又表现出新的相对固定性。(3) 每一块土地所处的环境及其物质构成,一般来讲,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基本上也是固 定的。例如处于不同水热条件下的农用土地,欲完全改变其环境状况和物质构成,几乎是无 法实现的。受地球公转和自转等而产生的地质构造的作用,使各种土地的自然要素组成与综合特 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它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改良要因地制宜。时间变化性例如:土地随时间而产生的季节性变化,即动植物的生长、

16、繁育和死亡;土壤的冻结 与融化,河水的季节性泛滥等。这些都影响着土地的固有性质和生产特征。土地的时间变化 又与空间位置紧密联系,因为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土地,它的能量与物质的变化状况是不相 同的。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土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资源具有可更新性。生长在土地上的生物,不断地生长和 死亡,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及其它化学物质,不断地被植物消耗和补充,这种周而复始的更 替,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土地的生产力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 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即“治之得宜,地力常新”。土地对于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应当注意,土地的可再生性决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对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发,人类一旦 破坏了土地生态系统的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