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9194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数学精品资料(人教版)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个课时)一、课标要求:本节主要包括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二、编写意图与特色本节内容都是用例题来展现的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

2、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已有的十一个公式为依据,以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推导作为基本训练,学习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在与代数变换相比较中,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提高推理、运算能力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五、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讲授式教学六、教学设想:学习和(差)公式,倍角公式以后,我们就有了进行变换的性工具,从而使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更加丰富,这为我们的推理、运算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下面我们以习题课的形式讲解本节

3、内容例1、试以表示解:我们可以通过二倍角和来做此题因为,可以得到;因为,可以得到又因为思考:代数式变换与三角变换有什么不同?代数式变换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对于三角变换,由于不同的三角函数式不仅会有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而且还会有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因此三角恒等变换常常首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之间的联系,这是三角式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例、求证:()、;()、证明:()因为和是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我们从等式右边着手;两式相加得;即;()由()得;设,那么把的值代入式中得思考:在例证明中用到哪些数学思想?例 证明中用到换元思想,()式是积化和差的形式,()式是和

4、差化积的形式,在后面的练习当中还有六个关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例、求函数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解:这种形式我们在前面见过,所以,所求的周期,最大值为,最小值为点评:例是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应用的举例,它使三角函数中对函数的性质研究得到延伸,体现了三角变换在化简三角函数式中的作用小结:此节虽只安排一到两个课时的时间,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对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加深认识,学会灵活运用作业:三角恒等变换复习课(2个课时)一、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方法,如何利用正、余弦、正切的和差公式与二倍角公式,对三角函数式进行化简、求值和证明:二、知识与方法:1.

5、11个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中,余弦的差角公式是其它公式的基础,由它出发,用-代替、代替、=等换元法可以推导出其它公式。你能根据下图回顾推导过程吗?cos(-)=coscos+sinsincos(+)=coscos-sinsinsin(+)=sincos+cossinsin(-)=sincos-cossintan(+)= tan(-)= sin2=2sincoscos2=cos2- sin2=2cos2-1=1-2 sin2tan2=2化简,要求使三角函数式成为最简:项数尽量少,名称尽量少,次数尽量底,分母尽量不含三角函数,根号内尽量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的求出值来;3求值,要注意象限角的范围、三角函

6、数值的符号之间联系与影响,较难的问题需要根据上三角函数值进一步缩小角的范围。4证明是利用恒等变换公式将等式的左边变同于右边,或右边变同于,或都将左右进行变换使其左右相等。5. 三角恒等变换过程与方法,实际上是对三角函数式中的角、名、形的变换,即(1)找差异:角、名、形的差别;(2)建立联系:角的和差关系、倍半关系等,名、形之间可以用哪个公式联系起来;(3)变公式:在实际变换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公式加以变形后运用或逆用公式,如升、降幂公式, cos= coscos(-)- sinsin(-),1= sin2+cos2,=tan(450+300)等。例题例1 已知sin(+)=,sin(-)=,求的

7、值。例2求值:cos24sin6cos72例3 化简(1);(2)sin2sin2+cos2cos2-cos2cos2。例4 设为锐角,且3sin2+2sin2=1,3sin2-2sin2=0,求证:+2=。例5 如图所示,某村欲修建一横断面为等腰梯形的水渠,为降低成本,必须尽量减少水与水渠壁的接触面。若水渠断面面积设计为定值m,渠深8米。则水渠壁的倾角应为多少时,方能使修建的成本最低?8A E D B C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作出横断面的图形,要减少水与水渠壁的接触面只要使水与水渠断面周长最小,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将倾角为和横断面的周长L之间建立函数关系,求函数的最小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