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919407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数的初步结识执教教师:汤道文 古农农场中心小学指引教师:林明辉古农农场中心小学磨课心得在小构成员的一起努力下,小数的初步结识一课经历了备课、讨论、试教、修改、上课,终于成功落下了帷幕,回忆这段磨课历程,仍旧清晰地历历在目,分析教材,教案“出炉”。本次的任务是小构成员共磨一堂课小数的初步结识.拟定了教学内容,于是我们各自修行,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各自备课,我们对教材均有了自己的理解,在讨论时,意见不免产生了分歧。于是,我们共同重新研究了教材。小数的初步结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结识人民币”,分数的初步结识的基本上充足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抓住小数与平

2、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结合起来,借助人民币或生活中的其他事例协助学生认、读小数,借助长度单位协助学生结识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措施:(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图形直观,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感知、体验,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如结识一位小数时,一方面提出:“谁能在尺子上找到0米?为什么标在这里?” 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说一说,并结合黑板上的米尺直观图协助学生理解:把1米平均提成1份,每份的长度是分米,1分米用小数表达是0.1米;份是分米,7分米用小数表达是0.7米。接着又提出:“分

3、米还可以怎么表达?”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这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重点引导学生梳理思考过程:1分米是米的110,分米也可以用1/10米来表达,分米也可以用7/10米来表达。最后,引导学生猜想:110米与01米有什么关系?再次结合米尺直观图,协助学生理清110米和.1米是相等关系,1/1米也可以写成01米,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它们表达的长度相等,只是书写的形式不同”,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了让学生结识其他的一位小数,刘教师继续提出:“3/10米写成小数是多少?10米写成小数是多少?” 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达。这个过程,通过找一找、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不

4、仅使学生初步结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还培养了学生观测、比较、发现和归纳的思维能力。(2)、注重渗入、运用数学思想与措施,如借助米尺直观图,让学生找出0.7米、0.01米的长度,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感悟“7分米/10米=07米”“厘米1/100米=.0米”,使学生领悟到“它们表达的长度相等,只是书写的形式不同。”收到了既直观、又入微的教学效果。再如,在教学两位小数时,变化了学生结识一位小数的学习方式,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结识一位小数的学习经验,进行合理迁移,这里也运用了数学推理的思想,让学生感悟迁移、类推的措施,掌握学习方略,增进了学生自主摸索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

5、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多位小数起到了积极的增进作用。(3)、抓住新知的生长点,增进知识、认知的迁移,实现新知的同化。如何结识两位小数,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迁移、类推,进而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猜一猜,0.01米表达什么含义?”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发明性思维,对学生猜想的成果,继续引导学生借助米尺直观图进行观测、验证、比较、辨析,使学生清晰结识到1厘米是10米,1/100米可以写成0米,并沟通1/米和.01米的相等关系。“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是多少?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多少?18厘米呢?”“王东身高1米3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分

6、数的内在联系,感悟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达。这个过程,让学生经历了观测、思考、猜想、验证、推理的过程,充足运用学生刚积累的感知经验自主迁移去构建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内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达,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达。3、培养积极摸索的意识和合伙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 懂得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达,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

7、数表达。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米尺。学具: 人民币、米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课件演示:微信抢红包,群里的成员抢到的红包。平时过年过节我们都会玩微信抢红包的游戏,今天我们也来玩一下,但在那之前要请人们先来猜猜这个红包的钱是多少数?这些钱的数与我们此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区别?这些钱的都是用小数表达的,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结识的新数-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结识【设计意图:商品的价格是学生生活中与数学联系最密切的内容,这一环节从学生比较有实际经验的价格入手,让学生先猜价格,吸引学生的爱好,再说说这与我们此前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引领学生轻轻松松地走进生活,走进小数,初步感受学习小数的现实意义。

8、】二、探究新知(一)结识小数1、像.98、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圆点叫做小数点。、你们会读小数吗?谁来说说这些小数应当怎么读呀?、学生尝试读,读错的师生进行纠正。(提示小数的读法)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小数吧。4、那小数应当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设计意图:小数该怎么读怎么写,此类比较简朴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个别和集体的练读,教师的范写与学生的仿写直接解决。】5、你们懂得这些食品的价格吗?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呢?(提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小数点左边表达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达几角,第二位表达几分)

9、、看来通过刚刚的活动,同窗们已经对用小数表达商品的价格究竟表达几元几角几分已经很清晰了,下面请人们在自己周边找一找,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结合实际说一说。【设计意图:学生在一年级学习元角分知识时已经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学生回答出这些价格的实际含义后,询问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生活中的小数,特别在学生说到身高也可用小数表达时,顺势进入下一环节。】(二)结识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复习旧知米=分米,1米10厘米)2、课件展示一米长的尺,在尺上找出一分米来。指名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将一米长的尺子平均提成10份,指出第一段。、把一米平均提成0份,

10、每份是分米,想一想,分米是米的几分之几?米的1/10是几分之几米?师:1分米是1/10米,1/10米还可以写作小数0.米。(课件显示两种相应的表达措施)4、局限性1米,可以用分数、小数表达,那3分米要写成以米为单位,怎么写呢?9分米呢?师小结:局限性1米,小数点左边是.5、观测这三个分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观测这三个小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测,思考;同桌间讨论,归纳;指名报告。师小结:十分之几可以改写为一位小数。【设计意图:为了使教学秩序自然流畅,这个环节通过课件形象地唤醒了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具体解说局限性1米的要如何用米为单位来表达,然后

11、让学生观测小数、分数各有什么共同点,进而从中发现规律。通过找一找、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初步结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还培养了学生观测、比较、发现和归纳的思维能力。】(三)结识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1、同窗们,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又有了新的发现。请看:(课件展示将1米的尺子平均提成1份)目前1米平均提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2、1厘米用分数表达是多少米?用小数呢?(规定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间互相交流,再指名回答,说出想法。)3、那么3厘米用小数怎么表达?你是怎么想的?8厘米呢?、想一想:.03米、0.1米,小数点背面第一位表达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

12、写成两位小数?5、观测发现:百分之几可以改写成两位小数。【设计意图:厘米的教学同分米的教学相似,核心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在教学中重点说清晰18厘米就是0.8米的算理,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达,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达。】(四)、教师的身高155厘米=()米1、观测前面两组小数的相似点(整数部分都是0),为什么都是0?如果超过米,整数部分还会是0吗?2、教师的身高是155厘米,你能把它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迁移、类推的措施,掌握学习方略,增进了学生自主摸索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多位小数起到了积极的增进作用。】三、巩固

13、练习1、看图填写合适的分数或小数。、改写数学日记。这是一位同窗写的一篇数学日记,你能帮她把日记里的这些数据改成用小数表达吗?(上午。我从米分米的床上爬起来,用2分米的牙刷刷牙,迅速洗脸,到早餐店买了一种角钱的鸡蛋和1元角钱的包子后,疾驰到学校)2米分米=( ) 米 2分米( )米 6角=()元 1元5角( )元【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了观测、思考、猜想、验证、推理的过程,充足运用学生刚积累的感知经验自主迁移去构建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四、课堂小结回忆刚刚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执教教师简介汤道文,大专,小学高档教师,长年从事数学教学近30年,善于从展示学生的错题入手,让学生从顿悟到掌握,(姓名、学历、职称、从教简历,教学特点,教研经历及成果等,200字左右)。所用教材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