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918803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团风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征求意见稿)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题,结合团风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为办学方向,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树立普通高中教育品牌,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县品牌,为加快团风经济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发展目标 1、

2、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钢构产业的有机链接;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县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

3、(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5%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65%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县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团风一中的“省示范高中”为龙头,以总路咀高中的“市示范高中”教育改革为接

4、口,努力打造团风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2)以团风县理工中专为龙头,统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围绕当地钢构产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建设较高水准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到2015年,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且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比率基本相当。 (4)加快农村实用技术学校的建设,组织“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技能。 4、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进一步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到2015年,全县小学教师基本具备专科及以

5、上学历,初中教师基本达到本科合格学历,普通高中教师在学历达标的基础上,具有一定比例的硕士学历。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60以上,专业教师中“双师型”的比例达50以上。5、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至2015年,全县80以上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备达省定标准。其中以确保每年投资100万元,依托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多媒体“班班通”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工作。 四、发展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6、,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在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以

7、县为主”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明确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法律责任、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教育工作的政府行为。 (二)保障投入,完善机制,进一步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

8、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随着财力增强,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依法筹集经费投入的机制。 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

9、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 (三)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进一步夯实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1、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县中小学校分布更加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实现教育布局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为全县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全县中小学校总数由77所(其中:高中4所、初中15所、小学5

10、8所)调整至48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2所,小学34所)。2、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小学布局调整。小学设置,原则上按服务范围内人口达到7000至10000人口设置1所完全小学,初小、教学点以方便低龄儿童就近入学为原则,合理设置。全县规划将58所完全小学撤并28所,最终保留30所,另加上溢流河中学、胡桥中学、栗树中学、磙子河中学改为寄宿制小学,全县共保留完全小学34所。初级中学布局调整。初中按照3万人口以上设置一所,校均规模达到1200人左右,重点解决城区班额过大,农村初中规模过小、学校布局不合理、生源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合理调整,促进各初中均衡发展。城区设立三所初中,即实验中学、城关中学、言

11、爱基金会思源实验学校(城东)。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立1所初中,乡(镇)初中可以就近招收相邻乡(镇)学生。农村中小学“十二五”期间布局依据因地置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适时调整。 3、完善非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1)围绕普及与提高、规模与效益、速度与目标相统一,整合现有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着重解决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低、机制僵化缺少活力的问题。规划定点2所普通高中:即团风中学、总路咀高中,撤销淋山河高中部及实验中学高中部。 (2)视县域发展情况,拟新建或改扩建27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以缓解我县群众子女上优质幼儿园难的矛盾,同时提高03岁学前教育水平和36岁儿童入园率。 (3)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

12、其一,县理工中专扩建,扩建面积100亩;其二,“十二五”期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其三,确保城县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强化管理,落实保障,进一步稳定和优化教师队伍 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撤销乡镇中心学校。推行学区管理,提高教育依法行政效率。2、完善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试点工作,统一教师调配制度,促进师资的优化配置。 3、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格执行新任教师准入条件,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按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农村教师,3 年内农村紧缺学科

13、教师配备到位,确保各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定期开展“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5、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水平,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教学名师,建立团风县“名

14、师”培养机制。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将全县农村教师轮训一遍;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打造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队伍。6、依法维护教师权益。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对实行聘用合同管理的非在编人员,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

15、督的权利和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 (五)贯彻“两全”,提高质量,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坚持德育为先(1)德育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继续深化德育科研,推进校本德育,注重德育内涵发展,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家庭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创建德育特色,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针对性、实效性;突出习惯养成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发挥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切实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在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等方面得到明显加强。 健全德育组织网络。五年内,全县初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抓好德育队伍培训。2010年,全县所有小学班主任参加“知行中国”远程培训,至2011年,全县所有中学班主任参加“知行中国”远程培训。到2015年城区学校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农村中小学配齐50%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改进德育评价体系。力争在五年内,探索建立学生操行评定、班主任绩效考核、德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