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医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91291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智能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联网智能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联网智能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物联网智能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物联网智能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智能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智能医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物联网医疗物联网分成三方面:1、“物”就是对象,就是医生、病人、机械等。2、“网”就是流程,医疗的物联网概念,并不是说看得见的物理的网络就有物理的网络不行,这个网络必须是基于标准的流程。物联网的概念必须提升到一个流程。3、“联”就是信息交互,物联网标准的定义对象是可感知的,可互动的,可控制的。根据国家要建立创新型国家从,卫生部来说我们也希望提供创新的科学的现代化服务,这也跟国家重大展性现代服务业有重大的关系我,们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传统的医疗模式的创新实,现传统的医疗信息化的创新不,是现有的分散的孤立的应用,我们希望以现有的工作基础高度地整合和优化医疗信息化的现状和快速提升创新的技术,从而

2、适应卫生改革的需要,适应患者所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最终实现实时的智能化的互联互通的动态服务特,别要强调智能化。包括部里面自身的会上我都讲信,息化不是形式,我们特别需要通过信息化这样的手段来给群众提供智能化的、自动化的信息化服务。城乡的医疗,城市的医疗环境越来越好,虽然是看病难、看病贵但是从医疗的手段来说还是越来越先进。但是农村的农民朋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技术来把我们的医疗资源更好地利用使,我们的城乡服务能够一体化我,也希望大家把这个作为关注重点,一方面希望通过我们对农村医疗来,给城市的医疗提供更好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把城市好的医疗资源通过我们的物联网技术输送到农村去使大家能够享受公平的医

3、疗服务。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构建成电子医疗体系从,而给医疗服务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要提高医疗服务现代化水平,不仅要提高对病人的高精尖的医疗人才的服务,同时还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服务能力。智能医疗带成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将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设备、加护病房、医院疗养和家庭护理中,智能医疗结合无线网技术、条码I物联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将进一步提升医疗诊疗流程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监护工作无线化,全面改变和解决现代化数字医疗模式、智能医疗及健康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等的问题和困难,并大幅度提体现医疗资源高度共享,降低公众医疗成本。通过电子医疗和

4、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大量的医疗监护的工作实施无线化,而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信息及时采集和高度共享,可缓解资源短缺、资源分配不均的窘境,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依靠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医院资产、血液、医疗废弃物、医院消毒物品等的管理,在药品生产上,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施对生产流程、市场的流动以及病人用药的全方位的检测。依靠物联网技术通信和应用平台,包括实时付费以及网上诊断,网上病理切片分析,设备的互通等;实行家庭安全监护,实时得到病人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来实行灾难现场医疗数据的采集,包括互联互通的各种医疗设备,特别是由于次生灾害造成的灾害,通过物联网实现现场的统一资源的调度。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医

5、疗使看病变得简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患者到医院,只需在自助机上刷一下身份证,就能完成挂号;到任何一家医院看病,医生输入患者身份证号码,立即能看到之前所有的健康信息、检查数据;带个传感器在身上,医生就能随时掌握患者的心跳、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与之相连的智能医疗系统就会预警,提醒患者及时就医,还会传送救治办法等信息,以帮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智能医疗发展现状:智能医疗的发展分为七个层次:一是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医院收费和药品管理系统;二是电子病历系统,包括病人信息、影像信息;三是临床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医生医嘱录入系统等;四是慢性疾病管理系统;五是区域医疗信息交换系统;六是临床支持决

6、策系统;七是公共健康卫生系统。总体来说,中国处在第一、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主要是缺乏有效数据,数据标准不统一,加上供应商欠缺临床背景,在从标准转向实际应用方面也缺乏标准指引。中国要想从第二阶段进入到第五阶段,涉及到许多行业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的形成,这也是未来需要改善的方面。在远程智能医疗方面,国内发展比较快,比较先进的医院在移动信息化应用方面其实已经走到了前面。比如,可实现病历信息、病人信息、病情信息等的实时记录、传输与处理利用,使得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通过联网,实时地、有效地共享相关信息,这一点对于实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医院转诊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主

7、要源于政策层面的推进和技术层的支持。但目前欠缺的是长期运作模式,缺乏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此外还面临成本高昂、安全性及隐私问题等,这也是刺激未来智能医疗。未来智能医疗发展方向: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由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可使有限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从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来看,随着医疗卫生社区化、保健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通过射频仪器等相关终端设备在家庭中进行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与监控,通过有效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医院对患者或者是亚健康病人的实时诊断与健康提醒,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病患的发生与发展。此外,物联网技术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环节的应用过程也将发挥巨大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

8、医疗向个性化、移动化方向发展,到20年超过50的手机用户使用移动医疗应用,如智能胶囊、智能护腕、智能健康检测产品将会广泛应用,借助智能手持终端和传感器,有效地测量和传输健康数据。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一百亿元,并且涉及的周边产业范围很广,设备和产品种类繁多。这个市场的真正启动,其影响将不仅仅限于医疗服务行业本身,还将直接触动包括网络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无线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在内的利益链条,从而影响通信产业的现有布局。我国各大城市“十二五”规划全面布局物联网纲要中都清晰地规划了各城市物联网未来五年发展之路。北京打造“安心工程”“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推进物联网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

9、、生态环境、资源管理等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现场感知、动态监控、智能判断和快捷反应能力,发挥物联网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药品监管、生产监管、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支撑功能,打造“安心工程”。天津培育五大新兴领域“十二五”期间,天津将以巩固基础、强化优势、培育新兴、抢占高端为方向,做强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三大优势领域,壮大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集成电路、嵌入式电子、软件四大潜力领域,培育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光电子五大新兴领域。上海实施一批专项工程“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实施物联网、智能电网等一批专项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示范区,抓紧实施民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云计算、物联网

10、、智能电网、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制品与医疗器械等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专项工程。无锡建设“感知城市”“十二五”期间,无锡将以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在新型传感器、核心芯片、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和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建立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末,无锡将实现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目标,至201年5,力争基本建成“感知城市”。宁波打造智慧城市人才高地“十二五”期间,宁波将加大智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以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大学等为依托,推动专业和学科调整,建设智慧城市企业经营管理人

11、才、软件开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着力培养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层次智慧城市人才,打造智慧城市人才高地。杭州建设智能杭州、智能电网“双智能”“十二五”期间,杭州将加快“数字城市”建设,以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为基础,建立城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并积极建设节能、低碳、环保型智能电网,提高电网的智能控制能力,建设供电充裕、运行可靠、网架合理、装备先进、技术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成用电环节综合智能化体系。武汉实现车联网全覆盖“十二五”期间,武汉将引进和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设施、智能环境监测、数字化医疗等物联网示范

12、工程。武汉要实现车联网全覆盖,拓展“武汉通”应用功能,基本覆盖居民衣食住行的小额消费,促进与身份信息管理互联。重庆建设宽带城市“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建设宽带城市,加快网络建设,升级改造广电网络,建设下一代广电网络,建设国际重要的离岸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构建高速数据通道,积极推进宽带电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的共建共享和高层业务应用融合。广州重点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广州“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智慧广州”建设,实现“三网融合”,推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构建宽带、融合、泛在的国际化信息网络枢纽,实施

13、重点智能工程,到201年5初步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十二五”期间,深圳将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整合存储资源和运算资源,打造面向应用的城市公共云计算平台。深圳将建设高效低碳的智能交通系统,营造“智慧交通、低碳出行”的绿色交通环境,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对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使用进行全程监管,推动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传输网络化、智能化,建立生态环境管理保护新模式。物联网老人院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系统背景目前,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老人院事业在我国将会进入发展期,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把家里的老人送到老人院,让自己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随之而来的是老人的安全问题,儿女会担

14、心老人们能否在老人院幸福安全地生活着。北京鼎创恒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目前老人院对老人安全管理的现实情况,研发了基于老人院智能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了有源技术,结合网络技术,现实了对老人在院区内定位追踪。实时掌握老人的位置,确保老人的安全。同时此系统还有紧急呼叫功能,当老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通过此系统呼叫护理人员。更加人性化的保证了老人在院内的安全。为老人院管理增加了一套智能化的安全屏障。实现目标本系统是一套智能化老人院管理平台,实现了一下目标:实现了对老人的定位追踪,确保了老人在院内安全。实现了老人紧急呼叫,及时通知护理人员,解决老人的困难。实现对老人爱好兴趣的统计,合理安排娱乐设施。实现了老

15、人院智能化管理。物联网在养老院中的应用#2愉联溺技术在疗养过程中的应用2A系统设计利用疗养院现有的郎检系统、HIS.US.PACS等系统和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疗养员、器械斥药品的管理,系统由硬件艮软件组嵐硬件由只FID标盔RFID天线斥阅读器、RFID系统服务器及剧络设备组成,各组成部分通过网络构成一个整体软件杲指运行于RFID服务器斥各住绻端的应用報件f用于实现对说FID标签携带者跟踪定位,对其位直信恳进行采集、分析I存储“查询、预饕,主要由标签维护、枫限认证、实时监控与显示、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组成2”2疗养员疗养流程在疗养过程中,身份识别功能杲重要的基础歩骤-使用物联网技术的

16、目册就杲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疗养员给予正确的处首,同时要将处首的环境进行准确的记录2.2,1疗养登记疗养员到总台井理疗养手续-总台建盏疗养员基本信息一信息建盏完戚后,索统打印出RFID腕带(或胸卡等其他便于携带的制作方式)-交忖&FID腕带给疗养员-疗养员到疗养房护士站袞忖我FID腕带给护士-护士确认身悄后对只FID腕带进行加密一护士将加密石的讯FID腕带配带在疗养员的手腕上-完成疗养员身份信息的确定222悴检疗养员以识别腕帶作为身份证明,在悴检中心相关科室的读写器上扫描一下就自动进入该科的检查等候队列中去,实现拄队叫号功能录识别腕带扫描右自动计费,疗养员不再需要園临时啟弃或增加某些检查项目而往返奔波划价.系统自动将遂疗养员的姓各年龄、健康档案等个岂信息传输到相应科室医生的工作站上,疗养员身份信息的获取无须手工输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