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91242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毕业后, 我任教于一所农村中学,教过将近3年的初中英语,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又教了3年的语文。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面对从一名英语教师到语文教师的转换,我曾经有过困惑、茫然、无助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地学习,逐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并努力完成好自己角色转换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要想成长起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优秀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日常人际交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教师,语

2、言尤其重要。它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年轻教师要想在普通教师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学会“说话”,也就是要掌握教师的语言艺术。记得自己读大学时的那位教我们教学教法的老师,他是学校外国语学院的一位知名教授。他知识渊博,曾发表过多篇关于教学教法方面的论文。他的英语发音标准,而且英语说得极为流畅,我们许多学生都慕名而来。但这位老师每次上课都是用他那流利的英语将书中提到的教学方法从前往后给我们讲一遍,然后让我们拼命抄笔记,从不与我们交流。如果遇到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他立刻就大发雷霆,指责我们不认真听讲,并且经常对我们说:“你们如果不愿意听讲就请出去!”这门课本来就枯燥而且难懂,时间长了,

3、我们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愿意听讲,逃课的学生也就特别多。其实,这位老师知识渊博,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但他跟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对学生犯的错误不够包容,批评学生的语言简单甚至有点粗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如果他在课堂上能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心,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名师!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让他们产生兴趣,甚至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相信必定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可是,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这就要归功于教师语言的趣味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

4、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他们,让学习的全程活动生动活泼,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还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上蒲松龄的狼,其中有一句“屠自后断其股”,我故意地错解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辨析。我一本正经地问学生:“断其股就是把它的屁股砍掉吗”?学生们听罢都哈哈大笑,不少学生抢着举手回答道:“不是,股在句中是大腿的意思,老师,您记错了。”欢笑之余,学生们也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而且学习这篇课文时也格外认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语言要幽默,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避免使用贫乏、呆板、干瘪、枯燥的无色语言,忌讳表达含混不清,说话时吞吞吐吐,或者具有语法错误的语言

5、,那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不同,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力争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机智。特别是对那些不遵守纪律、任性顶撞老师的学生,在批评时言语上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学生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相反,充满智慧的批评也让学生容易接受。有一次,我正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位男生在课桌下偷偷地看小说。这时我刚好跟同学们讲解成语“全神贯注”的含义,下面

6、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讲话,没有认真听讲。于是我随机说了一句:“同学们,上课要认真听讲,你们如果能像咱们班上的某某同学看小说那样全神贯注就好了”。这句话引得同学们会心一笑,那位看小说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收起了书,认真听起讲来。并没有因为我那善意的批评而产生任何抵触的心理,相反,师生关系也更加的和谐了。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有激励性。激励的语言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它可以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例如:在对一篇较长的课文进行

7、朗读时时,简单的一句:“老师看我们班哪位同学第一个读完?”学生就会用最快的朗读速度认真读文章。又如:在对文言文的学习时,老师说:“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文言文知识大比拼,看看哪个小组在这次比赛中能打败其他小组,获得冠军。”学生马上精神振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虽然是几句很简单的话,可对学生来说,有时就是他们学习的“动力”。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 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极为重要。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是一个演员,而且还要是个演讲家,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乐于学习并且渴望学习,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语文课堂教学既需要科学性,也需要艺术性;它既是没有止境的科学,也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因此,不论是教师的有声语言,还是教师的肢体语言,都需要不断地锤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