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906019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更重视养生。 很多人都知道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补中益气汤。【处方】黄耆 甘草(炙)各1.5 克 人参(去芦)0.9 克 当归身0.6 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9克【药理作用】(1)对子宫、心肌、小肠等不同器官的药理作用 天津医药杂 志1960(1):412,本方对在体或离体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 选择性兴奋作用,尤其是加入益母草、枳壳等药物时,其作用更 为突出。小量补中益气汤可以兴奋心肌,过量则呈抑制作用。对 小肠

2、的作用较复杂,当蠕动亢进时呈现抑制作用,使之蠕动减慢, 张力降低;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则使之蠕动增强。从而证实了 本方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从实验中还可看出,在有升麻、柴胡的 制剂中,对动物的作用明显。而去掉升、柴时,其作用减弱,说 明此二药能增强其它药物之作用强度,尤以对肠蠕动作用更为明 显。(2)抗基因突变及抗肿瘤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5(12): 27,本方的抗基因突变和抗肿瘤作用,强于四君子汤。同时,本 方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长动物存活时间。提示在临床上使 用抗肿瘤化疗药物时,配合应用本方,可提高疗效,降低化疗药 物毒副反应。【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

3、无力,困倦 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 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 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 或其它内脏下垂者。【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 毫升,煎至150 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注意】阴虚内热者忌服。【备注】 方中黄耆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 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 协同参、耆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 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 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摘

4、录】脾胃论卷中【处方】黄耆2 两,人参1 钱,炙草8 分,半夏1两,炒白芍5 钱,独活 5 钱,防风 5 钱,炒白术 3 钱,茯苓 3 钱,泽泻 3 钱,柴胡 3 钱, 连翘 2 钱,羌活 1 钱半。【功能主治】损伤后气虚感邪,脓出不止,疮口白肉突出者。【用法用量】加生姜 3 片、大枣 2 枚,水煎服。【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六处方】 人参、黄耆、甘草(炙)、柴胡(炙)、白术、升麻、陈皮、桂枝、 当归、木香。【功能主治】 痘收之后,脾胃虚弱,寒热往来似疟,不分早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处方】黄耆1 钱5分,甘草(炙)1钱,人参 1钱,当归1 钱,白术1 钱,升麻 3 分

5、,柴胡 3 分,陈皮 3 分,麦门冬 6 分,五味子(炒) 5 分。【功能主治】 疮疡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 或劳倦身热,脉洪大而无力,或头痛而恶寒,或声高而喘,身热 而烦。【用法用量】水 2 钟,加生姜 3 片,大枣 2 枚,煎 1 钟,空心热服。【摘录】外科正宗 卷一【处方】当归 1 钱,黄耆 1 钱,人参 5 分,白术 8 分,柴胡 1 钱,升麻 1 钱,干葛 1 钱,甘草 5 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 痘疮结痴而误犯风寒,恶寒发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 1 片,水煎服。【摘录】回春卷七【处方】人参、白术、黄耆、陈皮、甘草、青皮、枳实、木香、神曲(炒)

6、 黄连、麦芽。【功能主治】痘靥之后,因内伤饮食,腹饱闷不喜食,脉弦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下【处方】 人参、黄耆、白术、茯苓、升麻、柴胡、炙草。【功能主治】 痘后感冒风寒,发热,声重鼻塞,恶寒恶风。【用法用量】【摘录】种痘新书卷九【处方】黄耆 4 钱,甘草(炙) 5 分,白术 1 钱,人参 3 钱,升麻 2 分柴胡 5 分,陈皮 8 分,黄柏 6 分,当归 1 钱,生姜 3 片。【功能主治】伤寒、时疫愈后,劳役复热,自汗倦怠。【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煎熟,食前温服。【摘录】杏苑卷三【处方】牛蒡子1 钱半,元参 3钱,蜜耆 3 钱,白术1 钱半(蜜炒),广 陈皮1 钱半

7、,当归1 钱半,甘草1 钱,麦冬3 钱半,苦桔梗 1钱, 红枣1 枚,生姜3 片,柴胡2 钱(酒炒),升麻 8分(酒炒)。功能主治】 慢喉风,平素体虚,更兼暴怒,或过食五辛而生,或忧思太过而 成。其发缓,其色淡,其肿微,咽干,舌滑而白,大便自利,脉 细而微,唇如矾色,午前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种福卷四【处方】人参1 钱,白术1钱,当归1 钱,陈皮1 钱,甘草5 分,黄耆1 钱 5 分,升麻 5 分,柴胡 5 分。【功能主治】大人肠风,及痔疮出血不止者。【用法用量】加地榆1 钱同煎,用芝麻油蘸纸点火烧荆芥穗灰,研末,调和前 药温服。摘录】幼科金针卷下【处方】人参、炙甘草、漂白术、

8、广陈皮、小枳实、杭青皮、南木香、六 神曲、老麦芽、炙黄耆。【功能主治】小儿痘后久已无热,因伤食发热。【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摘录】幼幼集成卷六【处方】人参5 分,当归5 分,白术5 分,白茯苓1钱,川芎4 分,白芍 4 分,萝卜子 4 分,木香 3 分。【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气不足,微满,误服耗气药而胀者。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别名】补中利水汤【处方】人参2 钱,白术2钱,茯苓1 钱,白芍1 钱,陈皮2 分,木瓜8 分,木通 4 分,紫苏 4 分,苍术 4 分,厚朴 4 分,大腹皮 4 分。【功能主治】健脾利水。主产后水肿。【用法用量】补中利水汤(胎产心法卷下)。【摘录】

9、胎产指南卷七【处方】黄耆3 钱,当归3 钱,白术3 钱,广陈皮3钱,川升麻8 分,人参 6 分,柴胡 6 分,甘草 6 分,桂枝、防风、木通、木瓜。【功能主治】升清降浊。主体虚冒风发肿。【用法用量】方中桂枝、防风、木通、木瓜用量原缺。【摘录】一盘珠卷三【处方】黄耆1 钱,人参1钱,白术1 钱,当归1 钱,炙草5 分,陈皮5分,升麻 3 分,柴胡 3 分,麻黄根 1 钱,浮麦 1 钱。【功能主治】内伤气虚自汗。【用法用量】摘录】嵩屋尊生卷八【处方】人参8分,蜜炙黄耆 1钱,白术8分,当归身 8分,柴胡4分, 升麻 4 分,川芎 4 分,炙甘草 5 分,陈皮 4 分,生姜 1 片。【功能主治】 痘

10、疹浆足回水,至结痴还元数日,发热稍缓,头热面不甚热,手 心脚心热,手背脚背不热,精神困倦,大小便利者,为虚热。【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活幼心法卷四【别名】医王汤【处方】黄耆 1 钱,甘草(炙)5 分,人参(去芦)3 分,升麻 3 分,柴胡 3 分,橘皮 3 分,当归身(酒洗) 3 分,白术 3 分。【药理作用】治疗子宫脱垂的药理学研究天津医药杂志(I960; 1: 4): 本方对在体或离体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小量补 中益气汤可以兴奋心肌,使其收缩加强,过量则呈抑制作用。对 小肠的作用较复杂,当蠕动亢进时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处于抑制 状态时,则使之蠕动增强。实验中还可以看出,

11、在有升麻、柴胡 的制剂中,对动物的作用明显,去掉升麻、柴胡,其作用减小, 且不持久。对实验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中医药研究参考 (1977; 3: 20):本方对荷瘤小鼠的作用,提示能改善瘤机体的 蛋白质代谢,防止贫血发展,增强体力。【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 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白光)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 舌质淡,苔薄白。或气虚下陷,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 久疟等,以及清阳下陷诸证。【用法用量】医王汤(伤寒论今释卷七引方函口诀)。小儿痘疹 有生姜、大枣。本方改为丸剂,名“补中益气丸”(见中药 成方配本苏州方);本方改为片剂,名“补中益气

12、片”(见天 津市中成药规范)。【注意】下元虚者禁用。【各家论述】1.内外伤辨: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 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耆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 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耆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伤元 气;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 而补脾胃中元气;白术若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 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耆、人参、甘草甘温之气 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 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气乱于胸中,为清浊 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辛 甘为用。【临床

13、应用】1.风症:一儒者,素勤苦,恶风寒,鼻流清涕,寒噤,喷嚏,属 脾肺气虚,反服祛风之药,肢体麻倦,痰涎自出,殊类风症。余 以为风剂耗散元气,阴火乘其土位。以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 子治之而愈。【摘录】内外伤辨卷中【处方】黄耆半钱,人参(去芦)3 钱,甘草半钱,红花 1分,白芍药3 分(秋冬之月未有,只用白术 3分,代之),葛根半钱,当归身 2 分(酒洗,焙干),橘皮(不去白)2-3 分,升麻 2-3 分,柴胡 6 分或 3 分,黄柏(酒洗,去皮) 1-2 分,黄芩 2-3 分,生甘草 梢 3 分。【功能主治】 补元气,泻心火。主饮食劳倦所伤,气高身热,烦喘短气,鼻息 不调,嗜卧困倦少言,皆为

14、热伤元气耗神。其初肌肤间必大热燥 闷,心烦而渴,久后则不渴,头痛大作,四肢疼痛,表虚不任风 寒,目不欲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 1 服。水 2 盏,量气弱气盛加减水盏大小,去滓, 食远稍热服,伤重者不 2 服。【各家论述】 黄耆、人参、甘草,除燥热、解肌热之圣药,当归身以和血脉,橘皮导滞气,得甘药能益元气,若独用泻脾,升麻引胃气上升而复其位,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内外伤辨【处方】人参、黄耆、白术、炙草、官桂、归身、陈皮。【功能主治】脾胃虚弱,痘疮发热,手足反冷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六【处方】人参、漂白术、北柴胡、绿升麻、广陈皮、上薄桂、

15、当归身、南木香、炙甘草。【功能主治】痘后脾虚,寒热似疟,非真疟【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摘录】幼幼集成卷六【处方】黄耆1 钱半,人参 1钱,甘草(炙)1钱,当归身(酒洗,焙干) 半钱,柴胡半钱,陈皮半钱,白术半钱,升麻 3 分,葛根半钱。【功能主治】补元气,泻火邪。主内伤,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 役所伤,以致中气不足,阴火独旺,上乘阳分,荣卫失守,气高 而喘,身热而烦,短气上逆,鼻息不调,怠情嗜卧,四肢困倦不 收,无气以动,亦无气以言。【用法用量】上作1 服。水煎,午前稍热服。【各家论述】黄耆、人参、甘草,除燥热、肌热之圣药,当归身以和血脉,柴 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陈皮导滞气,又能同诸甘药益元气, 独用泻脾,升麻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摘录】丹溪心法卷三使用补中益气汤来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