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路说明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90568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线路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电缆线路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电缆线路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电缆线路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电缆线路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缆线路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线路说明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缆线路说明书及附图目录1 总述2 电缆路径及敷设方式3 电线设计基本技术条件4 电缆及附件的选型设计5 安装后的电气试验6 计算结果7 注意事项1 总述1.1 设计依据1.1.1 有关电缆规范,主要有: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 4012002)额定电压 1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 要求 (GB/T 11017.1-2002)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B/T 11017.2-2002)额定电压 1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 ( GB/T 11017.3-2002)交流 l10kV 交联聚乙烯绝

2、缘电缆及其附件订货技术规范 (DL509 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92) 电力电线运行规范 (1979)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DLGJ 154-2000)电缆连续( 100%负荷率)允许载流量计算 ( IEC287)110KV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实用计算12 设计范围O2 电缆路径及敷设方式21 电缆路径2.1.1 航空港站前电缆终端杆至航空港变电站电缆从电缆终端杆下地后穿过长城路后,沿航空港站进站道路敷设至航空港站2#间隔。长度:180米。参见附图(S51191C-A02-02)穿越长城路航空港站外航空港站内上杆及预留总计25米

3、80米35米40米180米2.1.2 110kV羊牧线39#下地点至110kV牧马山变电站电缆从110kV羊牧线39#减10米处电缆终端塔下地后向南敷设 至规划区边界,采用桥架跨过江安河,沿规划区边界向西敷设至长城 路西侧绿化带,沿长城路向北敷设至路口,向西至牧马山变电站 2# 间隔。长度:1700米。参见附图(S51191C-A02-03)浅沟排管上杆及预留总计750米850米100米1700 米注:因土建部分图纸尚未设计,本长度根据双流规划提供的地形图及现场勘测确定。2.1.3 110kV 华牧线 49#下地点至 110kV 牧马山变电站电缆从110kV华牧线49#减10米处电缆终端塔下地

4、后向南敷设 至规划区边界,采用桥架跨过江安河,沿规划区边界向西敷设至长城 路西侧绿化带,沿长城路向北敷设至路口,向西至牧马山变电站 2# 间隔。长度:1700米。参见附图(S51191C-A02-03)浅沟排管上杆及预留总计750米850米100米1700 米注:因土建部分图纸尚未设计,本长度根据双流规划提供的地形图及现场勘测确定。2.1.4 110kV 牧马山变电站至 110kV 羊牧航支线川大路口下地处电缆从 110kV 牧马山变电站 2间隔 T 接,沿道路向东至长城路向北敷设至 110kV 羊牧航支线川大路口下地处。长度:870 米。参见附图(S51191C-A02-03)浅沟排管上杆及

5、预留总计700米120米50米870米注:因土建部分图纸尚未设计,本长度根据双流规划提供的地形图及现场勘测确定。22电缆敷设方式2.2.1 浅沟中电缆呈品字型布置在沙枕上,沟底用砂袋托垫,间隔为三米,每隔五米用绳绑扎固定,敷设电缆前须先清除沟内杂物、毛刺 等,羊牧航支线与羊牧线、华牧线共沟段羊牧航支线采用电缆挂钩, 电缆挂钩与埋件焊接固定,电缆垂直敷设于挂钩,上下每相中心间距200mm。参见附图(S51191CA02-03)2.2.2 排管内电缆排列方式原则上按水平方式排列,如情况特殊也可按三角形、垂直方式排列,参见图(S51191CA02-04)2.2.3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敷设时:20*

6、D 敷设后:15*D敷设中(mm)1840运行中(mm)1380注:D为电缆外径,敷设需要时,可作土建削角处理。2.2.4 转角井敷设参见图(S51191CA02-13)2.2.5 电缆敷设时承受的侧压力: SWP=3 kN/m2.2.6 电缆使用时最大允许拉力: f=34.3kN2.2.7 电缆设计使用寿命: 30年2.2.8 电缆沟及排管规模参见土建设计。23 电缆接头布置2.3.1 航空港站前电缆终端杆至航空港变电站 本段电缆长度仅180米,不需中间接头。2.3.2 110kV羊牧线39#下地点至110kV牧马山变电站本段电缆长度1700米,分为3段,共需绝缘接头6只。2.3.3 110

7、kV华牧线49#下地点至110kV牧马山变电站本段电缆长度1700米,分为3段,共需绝缘接头6只。2.3.4 110kV牧马山变电站至110kV羊牧航支线川大路口下地处本段电缆长度870米,分为2段,共需绝缘接头3只。3 电缆设计基本技术条件31设计气象条件气象站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如下表:历年气象资料统计项目月份年6月7月8月地下0. 4m平均地温(C)地下0. 8m平均地温(C)地下1. 6M平均地温(C)日最高气温平均值(C)极端最咼气温(C)极端最低气温(C)平均气温(C)按有关电缆设计规范,得出本工程设计环境条件取值如下:电缆敷设,计算电线载流量时按最热月日最高气温平均值取值, 地区极端

8、最高气温40C,根据GB50217-94及上表,最热月日最高气温取为32C; 成都地区在夏季,雨水较为充足,自然水源补充明显,土壤热阻系数 应较小,按有关规程要求,本工程从偏于安全考虑,计算选取土壤最 大热阻系数:1. 4Cm/w。110kV变电站性质属终端站,主变容量:本期2X40000kVA,最终 3X40000kVA,变电站最终规模为三台主变,按设计委托书要求,本工 程电缆输送容量按l条线路带2台变压器,且同时满载运行考虑。故 要求本线路的输送容量为80MVA,相应的载流量为420A。本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根据系统计算,本工程最大短路电流 110kV 侧最大短路电流为: 14.3K

9、A,本次设计取本电缆线路最大短路电流15kA,最大持续时间 为1. 5秒(s),短路热容量(12 T)为337.5(kA2S)。4. 2 电缆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水平本系统额定电压 l10kV,最高电压 126kV,基本雷电冲击耐受电压水平: 550kV。4. 3 金属护套的正常运行感应电压按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技术规范(GB 5021794),交流单相电缆金 属护套上正常运行时的最大感应电压,应满足如下规定:1 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层的安全措施时,不得大于50V。2 当采取穿绝缘靴等防护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本工程正常运行满负荷电流为420A,以100V为安全电压上限。4 电缆及附件选择、

10、电缆线路设计4. 1 电缆绝缘选型自70 年代以来,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材料的电力电缆在高压和 超高压领域发展非常迅速,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载流量大、不 受高差限制、几乎无需运行维护等显著优点,目前在l10kV电压等级, 除海底电缆外,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国内已几乎取代充油电缆,已 有较长时间的成熟的运行经验,且己实现国产化(部分附件需进口), 故本工程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要求干式交联、三层共挤、绝缘 材料超纯净。42 导体截面选择电缆导体有铜和铝两种,为降低线路电阻损耗,一般均选用铜做 电 缆导体,故本工程电缆导体选用铜。其性能应符合 GB3953 的规 定。系统要求本工程电缆的长期持

11、续载流量为420A,选用110kV电 压等级标称截面500 mm2的交联电缆,参照有关电缆生产厂家的资料, 按 IEC287 标准计算,在本工程的气象条件下,考虑各种不同敷设修 正系数后,电缆的持续载流量最恶劣为排管中:552 A。故标称截面500 mm2的交联电缆,满足本工程实际最大使用载流 量420A的要求。其导体线芯耐短路能力为:68.531KA、1秒,即短 路热容量为4696.5(kA2 s),满足本工程的要求。因此,本工程推荐选用500mm2截面的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导体的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的结构和直流电阻应符合GB3956和

12、GB/Z18890.2中表 2 的规定。43 导体屏蔽与绝缘屏蔽导体屏蔽与绝缘屏蔽应采用超光滑可交联型半导电材料,并符合 GB/Z18890.2 中的规定。导体屏蔽应由半导电包带和挤出半导电层组成: a. 导体屏蔽 应由半导电包带和挤包半导电层组成。b.半导电料采用超光滑可交 联型材料,并符合GB/Z 18890.2的规定;挤出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 覆在半导电包带外,并牢固地粘在绝缘层上。在与绝缘层的交界面 上应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痕迹。绝缘屏蔽为挤出半导电层,其厚度近似值为1.0mm。绝缘屏蔽与 导体挤包屏蔽层和绝缘层一起三层共挤。绝缘屏蔽均匀地包覆在绝缘 表面,并牢固

13、的粘附在绝缘层上。在绝缘屏蔽的表面以及与绝缘层的 交界面上光滑、无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44 电缆绝缘厚度110kV 交联电缆,各制造厂家的产品其主绝缘厚度略有差异,这 是由于各制造厂家在原材料、制造工艺、制造经验等多项因素不同所 决定的,绝缘材料应为超净化可交联聚氯乙烯料,按额定电压 1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CSBTS/TC21301-1999)规范,对导体截 面 500mm2 的 1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其标称绝缘厚度为 17.0 mm。 绝缘平均厚度与 标称值之正公差不大于其标称值的 10%+0.1mm;任一点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绝缘偏心度不 大于

14、8%。45 电缆金属护套选择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金属护套最常用的是铅和波纹铝两种,各 有 其优点,相对而言,波纹铝护套的主要优点是机械强度高,重量 轻,耐短路热容量大,径向防水能力强,但其纵向防水能力稍差,且 电缆外径较大。铅护套的主要优点是电缆径向、纵向防水性能好,电 缆防腐性能较优,电缆外径较小,电缆相对较柔软易于弯曲,但铅护 套抗外力破坏能力稍差,抗疲劳强度也较差,重量较重。两种电缆在 国内都同时大量使用,都有良好的运行经验。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条件, 金属护套选用波纹铝护套。波纹铝护套的厚度一般为2.0mm,其耐短路能力为42.14kA、1秒,短路热容量为1775.8(kA2s),可以满足

15、本工程的要求。46 缓冲层、纵向阻水结构和径向不透水阻隔层4.6.1 缓冲层在绝缘半导电屏蔽层外有缓冲层,可采用半导电弹性材料或具有 纵向阻水功能的半导电阻水膨胀带绕包而成。绕包要求平整、紧实、 无皱褶。4.6.2 纵向阻水结构对电缆的金属套内间隙有纵向阻水要求时,绝缘屏蔽与金属套间 有纵向阻水结构。纵向阻水结构由半导电阻水膨胀带绕包而成,半导 电阻水带绕包紧密、平整、无擦伤。如对电缆导体亦有纵向阻水要求 时,导体绞合时绞入绳等材料。4.6.3 径向不透水阻隔层采用金属套作为径向不透水阻隔层。47 电缆外护层选择电缆的外护层材料主要有HDPE(高密度聚乙烯)、PVC(聚氯乙烯)两种, PVC 外护层的主要优点是具有阻燃性能,较适合于明敷于隧道中。HDPE外护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