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899630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馈极性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反馈在电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反馈有正,负之分。负反馈主要用于模拟放大电路中,负反馈既能稳定静态工作点,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各种性能。放大电路很少用正反馈。在一定条件下放在电路中的负反馈可转化为正反馈, 形成自激振荡, 使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这是要避免的一面。正反馈还有有利的一面,就是在波形产生的电路中,人为地把电路接成反馈形式,产生所需的波形。在电子技术实践中,要正确组成反馈放大电路和振荡电路。必须清晰准确地判别正负反馈。如何有效判别正负反馈?本文介绍瞬时(变化)极性法。学习反馈电路,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反馈?反馈就是将放大

2、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 通过一定电路形式送回到输入回路称为反馈。( 2) 反馈元件如何判别?既与输出回路相连, 又与输入回路相连的器件都是反馈元件;虽仅在输出回路或输入回路,但与反馈支路相连,并对反馈信号大小产生影响的元件也是反馈元件。( 3)如何构成反馈放大器?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即反馈放大器。(见图 1)图1图中A是基本放大电路,F是反馈网络,两部分构成一个闭环。i和XX f分别是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 x d 是净输入信号, 三者汇交的节点称为混合环节。 X i、 x f 、x d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i与xX f在节点处可以相加也可以相减。如果是串联反馈 x

3、 i 和 x f 都用电压表示, 两个电压在此串联相减。 如果是并联反馈, x i 和 x f 都用电流表示,两个电流在此并联相减。(4)什么是正反馈,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 x f与原来外加的输入信号x i相位相同, 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强为正反馈,反之就称为负反馈。那么,在具体电路中如何正确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呢? 一般是利用电路中各点对“地”的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判别。假设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处于某一瞬时极性(正 半周为正,用“十”表示,负半周为负,用“一”表示),沿放大电路通过反馈网络再回 到输入回路。依次定出电路中各点电位的瞬时极性。如果反馈信号与原假定的输入信号瞬 时(变化)极性相

4、同,则表明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这就是瞬时(变化)极性法简称 瞬时极性法。严格地说,反馈极性(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与信号的频率有关,我们通常所说的反馈 极性是指中频而言。在此频率下,通常把射极旁路电容,隔直电容看作短路,把管子的极 间电容看作开路,并且不产生相移。运用瞬时极性法判定电路各点电位极性时,一定要非常熟练掌握三极管三种基本联接 方式(组态)的判定及相应组态输出信号电压的相位关系。双极性型或单极型的晶体三极 管有三种基本联接方式(组态),其中双极型是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见下图:共射极放大电路(图2)共基极放大电路(图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图4)在共射极电路中,基极电位和集电极电位

5、的瞬时极性相反,当有射极电阻并且没有旁 路电容时,基极电位和发射极电位间瞬时极性相同。在共基极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 压相位相同。则有发射极电阻的射极电位的瞬时极性与集电极相同,当有基极电阻无旁路 电容时,射极电位与基极相反。(见图 3)同理在共集电极电路中,因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基极电位与射极电位相同,与集电极电位相反(见图4) o共射极电路(图5)共射极电路(图6)用瞬间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要注意运用同点连接判别法。同点连接法,若反馈支路的 输出端与放大电路信号的输入端同点相连,且瞬时变化极性相同,则该反馈为正反馈,反 之为负反馈。(见图7)图7正反馈(A-同点)若反馈之路的输出端没

6、有返回到放大电路输入端,而是返回到共同极端,且两者(x f和x i)相位相同,反馈信号起到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相当于向放大电路输入端(同点)反馈“一”极性反馈信号,是负反馈。(见图8)图8 负反馈(B相当于AS)瞬时极性法判断反馈极性时,为了迅速而正确判断反馈极性应该熟悉每一个放大器输 入量与输出量的相位关系。以下举二例说明。例1.指出下图的反馈元件,并说明其反馈极性答:图中v1.v2均为共射极组态,Rf,cf是反馈元件。根据瞬极性法B1 ( + )-B2(-)-Rf.vf 与vi同极性,但是不是同点连接,VB2=vi-vf。净输入信号减小,所以该反馈为负反馈。Re1,Re2 也是反馈元件,用

7、瞬间极性判断,Re1为负反馈,Re2为直流负反馈。例2.判断图示Rf的反馈极性答:图10中由Cf , Rf支路引反馈极性。先假设vi的瞬时极性为上正下负,然后根据各极组态或输入输出的位置可以判断输出量的瞬时极性。图示中可以看出,第一级是共集极组态,信号由基极入射极出两者同相;第二级是射极组态(有Re2),信号由射极入。集电极出,两者反相;第三级也是共射极组态(有Re输入输出信号又一次反相。所以总的来说,输出量与输入量同相,输出电压的瞬时极性也是上正下负。但是,反馈支路的输端不是同点连接而是返回到共同极点 vi 与 vf 串联相减,所以反馈极性为负。反之,如果放大电路各级组态和级数原来就使输出量

8、和输入量的瞬时极性相反,则这样串联相减的结果使反馈极性为正。总之, 反馈极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反馈量与输入量的相位关系以及两者在输入端的接法。这是因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都有一端为地,所以为引入电压负反馈,如果是串联反馈(反馈支路的输出关没有返回到信号输入端的同点)放大电路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必须同相,即反相级数必须为偶数;如果是并联反馈(反馈支路的输出端与输入信号的输出端同点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必须反相,即反相级数必须为奇数。综上所述:反馈有正负之分,在正反馈中,反馈量增强原输入量,使相应的增益上升,但都有可能使放大电路工作稳定(产生自激),在负反馈中,反馈量削弱原输入量,使相应的增益下降,但却能稳定与反馈量成正比的输出量。判断反馈极性的方法:用瞬间极性法的前提是按中频段考虑的。具体步骤是:( 1)先假定输入量的瞬时极性。(2)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决定输出量与反馈量的瞬时极性。 ( 3)根据输入量与反馈量在输入端的接法及瞬时极性关系判断反馈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