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课后通关: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89875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资料】【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课后通关: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资料】【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课后通关: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资料】【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课后通关: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资料】【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课后通关: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资料】【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课后通关: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资料】【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课后通关: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资料】【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课后通关: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研析图表素养强化资源跨区域调配图的判读与应用资源跨区域调配包括国内区际间调配,也包括跨国调配。调配的资源既包括矿产资源(常见的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又包括非矿产资源(如水资源、电力资源等)。类图荟萃考场实战技法验证图一1.图一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天然气气源相对充足B.俄罗斯东部地区劳动力充足C.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低D.基础设施完善(2)中俄天然气合作对我国的意义有()加快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俄罗斯西部的燃气化,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解决中国国内能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改善大气环境,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A. BC. D(1)分析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建设的情况,必须了解气源区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油气富集程度、开发难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沿线区域人文环境特征对油气勘探、开发也有着十分突出的影响。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天然气气源相对充足;俄罗斯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劳动力匮乏,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高;沿线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管线建设成本高。(2)注意题干要求。中俄天然气合作的意义对于供气方的俄罗斯和受气方的中国有同有异。结合题目分析即可。中俄天然气合作将加快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俄罗斯东部的燃

3、气化、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缓解中国国内能源消费紧张状况、改善大气环境、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并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图二2.读图二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中部通道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哪些地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试分析其产生过程。(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1)关于南水北调东、中线的优劣对比可参考考点二“2.南水北调工程”。(2)南水北调东线投入使用使得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干旱且蒸发旺盛的黄淮海平原地区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该现象

4、的发生具有以下条件要求:地下水位上升,接近地表;气候较干旱,水分蒸发快。(3)西电东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结合题目选择其一,以有利影响角度分析回答即可。答案对照1(1)A(2)B2(1)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2)黄淮海平原。产生过程:沿岸地区潜水面低于东线北上江水的水位,东线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潜水面上升;该段沿岸地区地处半湿润区,短暂雨季外的其他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产生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3)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5、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或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调入区)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继西气东输二线之后,我国第二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通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读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完成12题。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C改善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6、D利用廉价的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答案A解析西气东输三线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2广东省成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重要输入地的原因是()广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广东省沿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广东省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AB CD答案B解析广东省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该地区常规能源短缺,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32015唐山联考阅读下面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京市不同年份水资源总量和用水总量统计2003年2005年2

7、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18.423.223.821.826.824.8用水总量(亿立方米)35.834.534.835.53636.4材料二按用途分北京市近几年用水量统计材料三据报道,2014年12月12日历时十多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约占汉江总量的24%,相当于1/6条黄河。(1)依据材料一,描述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和用水总量近年来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导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分析北京市除调水工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用水紧张。(3)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

8、,该工程实施后可能会对该丹江口下游地区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结合材料三,简析为应对这些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水资源总量年际变化较大,用水总量比较稳定、略有上升,水资源总量小于用水总量。原因:北京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不稳,导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的比重;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或实施阶梯水价等);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与沿海地区合作,海水淡化,收集雨水等(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统一流域内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限制各地争相抢水;实施引长江水到汉江工程;整治航道;实施“丰增枯减”的调水原则。解析(1)依据材料一所给的北京市不同年份水资源总量和用水总量统计表格,可以得知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年际变化较大,用水总量比较稳定、略有上升,水资源总量小于用水总量。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变化的原因与北京的气候有关,北京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不稳,导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北京市缓解用水紧张的措施可从开源、节流两方面考虑。(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可能会对该丹江口下游地区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为应对这些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应是保障丹江口下游的径流量,具体措施有:统一流域内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限制各地争相抢水;实施引长江水到汉江工程;整治航道;实施“丰增枯减”的调水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