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893017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0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化学》习题答案(第3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习题答案1答:能量单位J、质量单位g、长度单位nm、温度单位、属于SI单位;其他不是。2答:SI基本单位:m、kg、s、A、K、mol、cd。3答:一切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法定计量单位中还明确规定采用了若干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第二章习题答案1. 解: 根据 2解: 3解:4解:Tf = -1.855. 解:6. 解:用两种方法计算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7. 答: 若把一小块冰放到0的水中,因为0是水的凝固点,此时固液相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共存,所以冰不会融化。若将另一小块冰放到0的盐水中,盐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水的凝

2、固点降低而低于0,此时水的蒸气压小于冰的蒸气压,所以冰会融化。8.解:9解:(1)对0.2molL-1KCl的c os=i c=20.2molL-1=0.4molL-1 对0.2molL-1蔗糖的c os=i c=10.2molL-1=0.2molL-1 c os(KCl) c os(蔗糖), 水分子的渗透方向为从右至左。(2)对0.1molL-1葡萄糖的c os=i c=10.1molL-1=0.1molL-1 对0.1molL-1蔗糖的c os=i c=10.1molL-1=0.1molL-1 c os(葡萄糖)= c os(蔗糖), 水分子的渗透方向为不渗透。(3) c os(蔗糖) c

3、 os(葡萄糖), 水分子的渗透方向为从左到右。10答: 农田施肥太浓使土地的渗透浓度对于植物来说是高渗溶液,植物细胞中的水会渗透出来而烧死。盐碱地对农作物来说也是高渗溶液,同样的道理会造成农作物长势不好甚至枯萎。11解:12解:设应加入x g NaCl,血浆渗透浓度为0.28molL-1至0.32 molL-1,则应加入3.3g3.9g NaCl才能与血浆渗透压相等。13答: 晶体渗透压由小分子晶体物质所产生;胶体渗透压由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血浆的渗透压主要决定于晶体渗透压(约占99.5%),而胶体渗透压只占极少一部分。晶体渗透压决定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渗透方向;胶体渗透压虽然小,但在调节血容量

4、及维持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的水平衡方面却有重要的作用。第三章 习题答案1解:(1)错误。原因:氨水为一元弱碱,其OH-= (2)错误。原因:nHCl=nHAc 故所需NaOH的摩尔数应相同,体积相同。2解:I=1/2CiZi2=1/20.050(+3)2+30.050(-1)2+20.020(+1)2+0.020(-2)2=0.36 (molL-1)3. 4. 解: 应加入碱。原因:H2SHS-+H+ HS-S2- + H+ 要使S2-增加,应减小H+,使平衡右移,故应加碱。5解:稀氨水中加入少量晶体NH4Ac,会产生同离子效应,氨水解离度减小,颜色变浅(或消退)。6. 7解:NH4+-NH3,

5、 Ac-HAc, H2O-H3O+, H2O-OH-, HSO4-SO42-, HNO3-NO3-, H2SO4-HSO4-, CO32-HCO3-, HCO3-H2CO38. 解:质子酸:HCl 质子碱:NH3, SO42-, NO3-, Ac-, OH- 两性物质:Al(H2O)43+, HSO4-, HS-, HCO3-, H2PO4-, H2O9. 解:否。原因:pH=-lgH+10. 解: pH=5.0 H+=1.010-5 =CHCl pH=11.0 OH-=1.010-3 =CNaOH 两者混合后,OH-1.010-3 故 pH11.011 解:pH=1.4 H+=3.9810-

6、2 pH=5.0 H+=1.0010-5 故成人胃液是婴儿胃液H+的3980倍。12. 第四章 习题答案1. 答:能抵抗少量外来强酸、强碱,而保持其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在血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与血液中贮存的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缓冲系。正常人体中,HCO3-与CO2溶解的比率为20/1时,血液的正常pH为7.40。若血液的pH低于7.35,则发生酸中毒,高于7.45则发生碱中毒。当H3O+增加时,血液中大量存在的抗酸成分HCO3-与H3O+结合,使HCO3-与CO2溶解的比率不发生明显地改变;当OH-增加时,H3O+将质子传给OH-生成H2O,促使抗碱成分H2CO3(CO2溶解

7、)离解,以补充消耗了的H3O+, HCO3-与CO2溶解的比率也不发生明显地改变;因此血液可对抗少量外来强酸强碱而保持pH在7.357.45的狭小范围内。H2CO3HCO3-缓冲系在血液中浓度最大,其与血液中其他缓冲系一起,在维持血液pH的正常范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答:缓冲容量是衡量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通常用使单位体积缓冲溶液的pH改变1个单位时,所需加入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表示缓冲容量。影响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是缓冲系的总浓度和缓冲比;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越接近于1,缓冲容量越大。缓冲容量与缓冲系中共轭酸的pKa无关。所以总浓度相同的HA

8、c-NaAc和H2CO3-HCO3-缓冲系的缓冲容量相同。3. 解:HCl + NH3H2O可组成NH4+-NH3缓冲溶液 Na2HPO4 + Na3PO4 可组成缓冲溶液 H3PO4 + NaOH 可组成 或缓冲溶液。4. 解:欲配制pH=3的缓冲溶液,应选取值与之接近的。 3.75故:选择HCOOH-HCOO-共轭酸碱对5. 解:溶液为缓冲溶液。 , 解得:6. 解: 配制pH = 4.19的缓冲溶液,故为缓冲体系设H2C2O4溶液体积为V1;NaOH溶液的体积为V2解得:7. 解:依题意=100 mL,=50 mL,则混合溶液 =150 mL =10010-30.1=0.010 mol,

9、=5010-30.1=0.005 mol反应后剩余 =0.01-0.005=0.005 mol生成 =0.005 mol反应后为缓冲体系,则8. 解:混合液为NH4+-NH3缓冲体系 查得,由式计算缓冲溶液pH 设加入=V L,反应后:;故 解得:V= 75.5 mL设加入固体NH4Cl为m克,混合液为NH4+-NH3缓冲体系解得: m= 0.48 g9. 解:,混合液为HB-B-缓冲体系 与加入NaOH反应后:; 开始缓冲溶液中 开始缓冲溶液10. 解:阿司匹林以HAsp表示,解离后以Asp-表示。n(HAsp) + n(Asp-) =0.65g180.2gmol-1=0.0036mol设可

10、以从胃中吸收的HAsp有xmol,则已解离为Asp-的有(0.0036-x)moln(HAsp)=xmol=0.0028mol可吸收的阿司匹林的质量=0.0028mol180.2gmol-1=0.50g11. 解:依题意设:=3V L,=V L,则混合溶液 =4V L=3V0.1=0.3V mol,=V0.1=0.1V mol反应后剩余 =0.3V-0.1V=0.2V mol生成 =0.1V mol反应后为缓冲体系,则-0.301 = 4.43912. 解:设需加入HCl的体积为x mol根据,有解得:x=47.6(ml)13. 解:解:设需HCl溶液xml(1) HCl + NaOH = N

11、aCl + H2OHCl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NaCl,pH=7.00 0.1molL-1xml=0.1molL-150ml V(HCl)=xml=50ml (2) HCl + NH3H2O = NH4Cl + H2OHCl与NH3H2O的反应产物NH4Cl为质子酸,必须x50ml,才能使pH=7.0。平衡时0.1molL-1HCl溶液xml与NH3H2O反应,生成0.1xmmol NH4Cl ,剩余NH3H2O 0.1 (50x)mmol,NH3的pKb=4.75,代入式(4.4:) V(HCl)=xml=49.7(ml)(3) HCl + Na2HPO4 = NaH2PO4 + NaCl同

12、(2),平衡时n(HPO42-)=0.1(50-x)mmol,n(H2PO4-)=0.1xmmol,H3PO4的pKa2=7.21 V(HCl)=xml=30.9ml上述三种混合溶液中,第一种无缓冲作用。第二种因缓冲比等于5.6210-31/10,亦无缓冲能力。第三种缓冲比等于0.621/10,有较强的缓冲作用。第五章 习题答案1. 答:难溶电解质溶解和沉淀速度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分子或离子的量不再改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Ba2+、Cl-、SO42-、H+、OH-Ba2+/cSO42-/ c=Ksp,H+OH-= Kw等2. 答:活度积、溶度积指平衡状态下的活度积或浓度积,对给定的难

13、溶电解质其活度积只与温度有关,溶度积不但与温度有关,还和溶液离子强度有关,对于MA型难溶电解质:。离子积指任意状态下的浓度积,其值是任意的。3. 答: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不能根据溶度积数值大小直接判断。溶度积小的物质,它的溶解度是不一定小,如Ag2CrO4与AgCl。4. 答:除了沉淀物质本性以外,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还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等。5. 答:(1)CaCO3固体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CaCO3Ca2+CO32-H+ CO2+H2O(2)Mg(OH)2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Mg(OH)2 Mg2+2OH-NH4+ NH3+H2O(3)向少量MnSO4溶液中加入数滴饱和H2S水溶液,无明显变化;再逐滴加入2molL-1的氨水,有肉色沉淀生成。原因是饱和H2S水溶液提供的S2-很少,Qc,MnS,不生成MnS沉淀,加氨水后,使H2S解离度增大,S2-增多,使Qc,MnS,就会有MnS沉淀生成。(4)黑色固体变成白色固体。(黑)PbSPb2+S2-H2O2 SO42- +H2OPb2+SO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