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892341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在高校的领导体系中,中层管理人员是一批具有一定的组织、决 策、指挥和管理权的人,是职能部门和教学院部开展工作、做好工作 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学校领导与广大教职员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一、髙校中层管理人员职务绩效考核制度的必要性(一)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近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高校 的办学经费己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机构 臃肿、冗员过多、浪费现象严重、基础管理薄弱、效益不高等问题。 这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包括人事体制特别是考核机制创新不够有关。 其中,管理人员的考核流于形式、分配上

2、的平均主义是症结所在。如 果不在高校管理人员特别是校级和中层领导职务绩效考核上取得突 破,即使实行岗位聘任制、教育职员制,也无法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 管理效率和水平不高、资源浪费、人浮于事等“老大难”问题。(二)适应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基木完成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改革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在高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绩效考核不 是要不要实行的问题而是如何科学设计并有效实施的问题。具体说, 对教师工作的绩效考核应当遵循育人和学术规律,引入同行评价,推 进考核的柔性化;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应当创新思路,大胆借鉴企业管 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成功经验。(三)促进高校领导人员梯队建设的需要

3、高校应强化学术权力,形成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分工、相互 制衡的格局,使教师的学术权力落到实处;另外,要在初中级管理人员 中积极推进专业化进程,强化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职务的绩效考核, 通过发挥高校领导岗位绩效考核的示范作用,尽快建立起“能力本 位”、凭实绩用人的良好机制。二、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管理机制(一)制订完善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 程1。绩效计划的核心是设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的设定是一个自 下而上的目标确定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的目标结合 起来。设定绩效目标的步骤如下:1. 明确学校的战略方向。在制定高校中层管理干部绩效计划时

4、, 就要围绕学校的战略方向而进行,使中层管理干部个人的目标设定与 学校的战略方向相符合,学校的战略意图能够通过中层管理干部绩效 目标的设定而得以清晰体现,让每一位中层管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能 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朝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努力。2. 明确中层管理干部的工作职责。为了更好地进行绩效管理,使 绩效管理工作成功有序地进行,必须对中层管理干部所从事的工作进 行职责分析、界定和说明,使考评双方在工作目标、要求与职责上达 成一致,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理性,也使绩效管理落 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对每一岗位的工作职责、考评指标、 任职资格等作出具体描述,使它真正成为绩效考评的依据。3

5、. 制定中层管理干部的绩效目标。从部门职能出发,依据职位职 责,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中层管理干部的具体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 的起点。(1)制定绩效目标应强调严肃性,维护其权威性。中层管理 干部必须在充分了解学校战略规划的基础之上,再分析本部门的分目 标和分战略,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按 照学校确定的整体目标制定各自的管理工作目标。(2)在制定自己的 绩效目标后,要和分管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进行双向沟通,通过沟通 将学校和部门的规划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工作目标来进行衡量。(3)目 标的难度要适当,既要有挑战性,要根据合理加压的要求,每次制定目 标的时候,适当提高难度也要符合实际情况。(4)长期的规划性目标, 有年度的计划性目标,也有分阶段的具体性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