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89058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棒短应力轧机操作规程短应力轧机简介短应力轧机主要由轧辊装配、拉杆装配、压下装置、轧机机座 装配、导卫梁装配、孔型更换移动装置、轧辊平衡装置 (蝶形弹性胶 体)等几大部分组成。轧机本体轧机本体主要由四根带螺纹拉杆构成.轧辊辊缝的调节是通过压 下装置转动拉杆来实现。辊缝相对轧线对称、同步调整 .轧制力由轴 承座、拉杆吸收。轧辊由四列圆柱滚子轴承支承,轴向力由一对背对 背安装的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承受,上轧辊轴向调节通过蜗轮蜗杆驱 动装有止推轴承的螺纹套实现。张力拉杆装置 ,用四根张力拉杆,把 轴承座,压下装置联为一体,沿张力拉杆形成环形短应力线,具有很高 的刚度,保证轧制时轧机具有较小的弹性值。张

2、力拉杆装置中有四个 平衡装置,用于轧辊平衡,供给张力拉杆预紧力,并消除各接合件的 间隙. 压下装置压下装置用于控制轧辊开口度,压下调整装置由手动或液压马达 传动,通过离合器将两根传动轴连接为一体,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 再通过蜗杆带动四个蜗轮使张力拉杆转动,实现轧辊轴上下对称移 动,达到规定的中心距,单边调整时,将离合器打开即可.一、短应力线轧机的拆装要求:1轧机在下线后进入预装间前必须吹灰,清除轧机表面氧化铁皮及 油污后,方可拆卸,严禁带脏物安装.2、将轧机辊缝调整到需要位置,按顺序拆卸各零部件,并摆放整齐 严禁乱扔乱放.3、利用感应加热器取出轴承内圈(重车孑匕型的轧辊轴承内圈完好的 可不取出

3、)4、认真做好检查、清洗、更换工作,油孔管路安装前要畅通,清洗 干净。5、安装前必须仔细检查轧辊孔型、辊颈、扁头、螺丝孔等,不合格 者不准安装.6、轧机主轴承的润滑采用46#抗磨液压油,每次装配完上线前都必 须注油,轧机压下装置及拉杆装配内每次都必须加注润滑脂,压下装 置要定期打开检查。7热装另件应按图纸要求进行,公盈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8滚动轴承装配时,应清洗干净,再涂润滑油。装配时应使其受力 均匀,严禁用铁银头打击轴承体,如果配合过紧时,可用木头或铜棒 轻轻打或把内圈放入感应加热器重加热。存放轴承的地方一定要保持 清洁、干燥,存放的轴承超过一年后,重新涂油,如果失支使能力, 必须更换。9

4、、装辊要求水平(二轧辊保持水平)、垂直(上下轧辊的中心线必须 在同一垂直面上)、牢固(轧机紧固件,轧机横梁,轴向调整装置等要 固定牢固)准确(轧槽对正,辊身长度的中心线落在机架中心线)二、装辊操作步骤:1轧辊、轴承及其它零件首先投入使用前须检查测量装配面配合尺 寸,轴承间隙等,投入使用后还须定期检查;2、所有待装零部件,装配前须清洗油污、灰垢去除毛刺,注油孔及 油槽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确保畅通无阻3、予装前,应检查所有待装零件的破损情况,锈蚀、磨损、变形严 重的部件应及时更换.4、严格按技术图纸装配.5、轴承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需更换:a。滚动体或滚道上有疲劳剥落小坑;b。外圈与内圈工作面呈现裂纹

5、;c。内外套边缘损坏;d。轴承间隙由于磨损增大超出允许范围;e。轴承不齐全(缺少滚动体).6、装配前认真查对轧辊代号,辊径配套尺寸,并核对轧辊及孔型各 部位尺寸确认无误方可装配。7、轴承安装前在相配的辊颈表面涂上一层薄的润滑油,以利安装, 不到装配时,勿过早开启轴承油封.8、装卸轴承时,如需轻微敲打,必须使用铜棒,施于轴承上的力量一 定要加在配合公差的套上,否则使滚动体有可能因受冲击而出现小 坑。9、轴承装入轴承座内,应检查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端面距离,根据实测高度,垫上相应的垫片,以保证应有的轴向串动间隙(00.1mm)。10、轧机轴承内套与轧辊为过盈配合,应采用专用电感应加热装置 装卸内套,禁

6、止用气焊、喷灯或明加热,且加热温度在90100C左 右,不能超过120C,防止内圈装在辊颈上冷却后不回缩或回缩不彻 底。轧机压下装置内一定要时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脂润滑,加注情况应半 年检查一次,同时建立相关记录台账并签名,如因内部缺油而导致损坏 压下装置或无记录、记录本杂乱、破损等,11、轧机装配完后,装入轧机底座内,紧固螺栓后,需采用百分表检查轧机的径向窜动间隙和轴向窜动间隙 (径向跳动精轧控制在 0。15mm内 粗中轧控制在05mm内;轴向跳动精轧控制在025mm 内,粗中轧控制在0。4mm内),并且检查其油管和分配块是否有渗漏.12、装配横梁前,必须测量其尺寸是否符合装配要求,并且一定要

7、 吹扫上、下调节丝杆上的油污和氧化铁皮,注上稀油 ,保证横梁上下 调节灵活、轻松。横梁导卫左右调节丝杆一定要用气割吹扫丝杆表面 上的油脂和氧化铁皮,吹扫干净后,用干油脂涂满丝杆表面,同时保 证丝杆转动灵活,调节轻松,但两端不得有窜动。横梁上的导轨面一 定要保持干净,并且涂抹稀油,在装配横梁时 ,四个紧固螺栓一定要 装入弹簧垫圈,保证横梁工作中不会出现松动现象。13、轧机底座两侧锁紧缸接触面也要清洗干净,同时涂抹干油。底 座下的尼龙块每次起吊轧机时一定检查其表面是否有铁钉、螺栓崩裂 到尼龙块内,并且检查紧固螺栓是否有松动、尼龙块是否有破损,否 则将螺栓紧固或更换破损的尼龙块。14、轧机装配完后,

8、吊入指定位置由轧辊管理员检查是否合格,并 且贴上轧辊合格证和填写轧辊流动卡片。15、轧辊及轴承座吊运应遵守轻吊轻放原则.三、拆辊操作程序:1、拆下导卫横梁,冷却水管;2、将轧机吊放在机器人的机座上,并锁紧;3、插入轧辊托板;4、调节辊缝,使两块托板压实;5、拆除操作侧锁紧螺母及其他螺杆等连接物;6、启动油泵,操纵操作杆,移出左右轧辊轴承座;7、操纵操作杆,将轧辊托架移出;8、吊下轧辊,用加热器将轴承内套加热,用轴向力将轴承内套卸下, 清理干净轧辊(重车孔型的轧辊,轴承内圈完好的可不取出);9、根据轧辊流动卡,重新粘贴好轧辊标签,并吊至指定位置;10、填写好轧辊流动卡;11、将换下的轴承座.轴承.迷宫环等清理干净,不合格的报废,并按规 定摆放整齐;12、清理好现场,将拆卸工具摆齐,并做好拆辊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