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87308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一、试题类型: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二、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发展心理学的概念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天性”与“教养”之争,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 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

2、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 总的说来,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理论及对学前教育的启示爬楼梯实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而个体的成熟取决于基因规定的顺序。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孩子发展由成熟决定,急不来)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相信孩子新的能力。如孩子会自己倒水,不要不放心)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打一个比方,因为孩子要长大,

3、就给孩子买大鞋,结果不合脚,却阻碍了孩子的行动)4、不要老是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的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总之,教育要基于一个基点-教育要尊重成熟的客观规律发展的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和推动力量普莱尔1882年出版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首先是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其次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行为主义理论

4、:了解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基本观点(强化理论、观察学习概念、观察学习过程、替代强化等)经典行为主义 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认为理解发展的关键是可观测性行为与外部环境中的刺激。操作行为主义 斯金纳他认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社会学习行为主义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定义为: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生过程

5、强化和动机过程 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的可能性是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临床法;纵向研究、横断研究(概念及优缺点)、跨文化研究被选择的一组人群将代表更多人数的总体,他们需要回答有关自己对于某个特定主题的态度、行为或想法的问题。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调查法的缺点

6、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为了进行科学的调查,得出恰当的解释,必须有经过预先检验过的问卷、有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有能够反映总体的样本,还要采用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 纵向设计:(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以探究某个心理特质随时间变化的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优点: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深入了解发展的机制和原因。不足:时间长、耗资多、被试的代表性问题、练习效应、跨代问题横断设计:在同一个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优点:时间短,不易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7、取样大,材料更具代表性;省时省力见效快。不足:不足以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世代效应的影响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二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发展观(结合图示理解)l 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展。l 生态就是指个体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 l 生态发展观:l 微系统(microsystem):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

8、玩耍地等;l 中间系统(mesosystem):在微系统,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l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中有较强的支持性关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l 外系统(exosystem):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邻居、传媒、社会福利制度、家庭成员的朋友、工作场所等;l 宏系统(macrosystem):个体发展所处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l 历时系统(chronosystem):个体或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影响着发展的方向。如:青春期的认知生理变化似乎增加了父母与青少年的冲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也取决于时间的变量儿童的年龄。l 这五种环境因素同

9、时存在,并且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外系统,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微系统和中介系统。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发展。遗传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三种形式(这个内容可和天性和教养之争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l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单纯由遗传决定或由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是不存在的。 l 第一种为被动式(passive)影响,是指由儿童的父母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l 被动式影响的作用将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l 第二种是唤起式(evocative)影响,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具有不同遗

10、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反应。l 这种唤起式的影响在个体整个发展过程中将持续存在。 l 第三种为主动式(active)影响,指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主体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感到比较能适应的环境经验去体验,其结果是,个体间在发展的方向与程度上表现出差异。l 随年龄的增长,这种形式的影响程度将越来越大。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婴幼儿感知觉研究的技术(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视觉偏爱)视觉偏好方法: 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 实验者同时呈现两个图案,并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的注视时间长于对另一对象的注

11、视,则说明婴儿对第一个对象表现出了“偏好”。 产生偏好对婴儿发展的意义:出现这一“偏好”说明:婴儿的知觉系统能够对这两个刺激做出区分,也可以判断婴儿倾向于注意什么。 研究发现,甚至新生儿也表现出了某种知觉偏好:偏好相对新颖、清晰、复杂、对称、和谐的刺激。 曲线胜于直线,喜欢三维图形胜过二维图形,喜欢脸型胜于非脸型产生视觉偏好的原因:婴儿从出生起似乎便有了某种对视觉刺激的主动需求。 原因一,可能是视觉皮层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视觉刺激输入 原因二,可能在于婴儿所倾向于注意的环境信息,正是那些对他们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刺激,如母亲的面孔等。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婴儿的吸吮行为可作为评估指标。首先给

12、婴儿一个橡皮奶头供其吸吮,记下其吸吮频率的基线。 当一个新异的刺激(如声音)出现时,婴儿将产生定向反射,可能表现为吸吮行为的中断或频率降低。 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呈现,婴儿的定向反射将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吸吮行为不再受刺激呈现的影响。(习惯化) 如果这时又出现另一个新刺激,婴儿可能又产生新的反射行为,吸吮行为再次发生变化。 (去习惯化)该研究方法能够提供三方面的信息: (1) 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 (2) 婴儿的知觉偏好;(3) 婴儿的再认记忆的能力。“视崖”实验 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

13、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 当婴儿到能爬行时(一般为7个月左右),表现出逃避深侧的倾向(36人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 将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深侧时,他们的心率比处于浅侧时的心率为低,说明他们能够从知觉上区分这种差异。他们只是注意到悬崖,而不是害怕。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如果母亲表现出害怕,婴儿就不敢向前爬 如果母亲向他微笑,大多数的婴儿能够爬过视崖 深度知觉 2-3个

14、月婴儿有保护性闭眼反映 4-6个月躲避反应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同化、顺化) 组织:将已有图式(格式)整合成相关系统或知识体系的先天倾向。 适应:通过同化和顺应实现。 同化:把新的体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加以理解的过程。 顺应:调整已有图式来适应新的刺激的过程。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1)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不是守恒)的意识。 (2)出现了延迟模仿。 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

15、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儿童出现了象征功能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运算:皮亚杰理论中的特定概念,有四层含义:内化了的动作;可逆的动作;具有一种守恒性,;是系统性,不能单独进行。 1、获得了守恒性 2、群集结构的形成 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量和数的守恒,并且能够对实物加以排序和分类,但是他们不能就抽象的、假设的命题或虚构的事件进行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儿童思维此时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具体运算:在心理上操纵客体和事件(命题内思维:能够产生、理解和验证具体的、单一的命题 )形式运算:操纵假设情境中的命题与观念(命题间思维:能够推论两个或更多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思维的直觉性 思维的不可逆性 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