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871623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建ii设方案1111二0一九年八月1、项目背景21.1建设背景和意义21.2项目基本信息32、系统建设的必要性33、系统的应用需求53.1空间地理信息需求53.2运营管理需求64、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建设目标65、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总体框架66、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内容76.1外业数据采集76.1.1仪器设备投入.76.1.2人员配备86.1.3采集流程86.1.4采集任务96.1.5质量目标106.1.6项目安全生产106.1.7数据服务保障116.1.8保密安全要求116.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116.3客运站、物流园

2、区空间数据库建设116.4客运站运营管理数据库136.5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14地图146.5.2查询功能146.5.3统计功能15错误!未定义书签。6.5.5系统配置156.6数据接口 156.6.1与路网运行动态监管系统接口15客运信息的接口151、项目背景1.1建设背景和意义在交通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提升,越来越迫切地要求交通管理现 代化,-提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作为-“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 目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相继建立了若干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基于城乡交通一体化 基础数据库GIS的管理方面的软件开发尚属空白。当前交通运输体系以客运、货运以及旅游客运等业务

3、为主。为深入落实交通运输部“把公路修到农民家门口、把车站建到农民家门口、把班车开到农民家门口, 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乘车难”的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 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各-管辖范围内建设有数量和级别不等的客运站,统计资 料表明,从高等级的一级客运站到连队中的招呼站,-目前共有约 个客运站点、 多个物流园区,负责-辖区内所有的客流、货物运输工作;由于-的经济基础和基 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辖区的物流园区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交通行业主管 部门对客运站点、物流园区的信息化管理与国家提出的建设智能化与集成化交通运 输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全国发达省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背景,-要

4、建设基 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架构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库是公路运输管理体系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管 理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第一步,是结合对公路运输管理和客运站、物流园区运营管理 的真实需求建设的信息化系统。精心整理1.2项目基本信息通过-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库项目实施,以ArcGIS为技术支撑的地理信息 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采集、分析和处理辖区客运站点、物流园区等信息,建立GIS 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模式,选择符合现行使用条件的软、硬件平台,基于搭建式、 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法(部分功能采用底层开发),使数据库系统具有可更 新和可升级的特性。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

5、展性和对需求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以适应 业务管理内容和工作流程变化造成的系统需求的变化。提供开放式GIS系统接入接口,实现各种异构数据源的集中管理,数据交互。系 统将客运、货运体系建设和运营中的固有信息数字化,按地理坐标组织起一个时空 数据库,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的基础是对客运站、物流园区与空间位置 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地面地形、公路、桥梁、涵洞、客源、货源等)的数字化, 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各种信息辅助现代公路运输管理系统的建 设和运营。实现交通基础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利用,为兵-各级管理者提供可 查询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服务,同时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适时监

6、管数据, 为后期的城乡交通一体化智能化建设奠定相关数据基础。2、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 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 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 过程。它包括城乡产业布局、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也包括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同时还包括城乡政策措施的一体化。其中城乡基础设施 建设一体化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城乡 一体化的“先行官”、“主动脉”、“推进器”和“发动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精心

7、整理化程度决定着城乡一体化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发达省份的道路运输业信息化,已有传统的管理方 式向广泛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管理方式下转变。在运输生产、经营和管理 中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数 据交换技术(EDI)、和电子商务技术等,迅速地改变了传统运输产业的生产、管理 和服务方式,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和效益。(1)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GPS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报时准确、全天候服务、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显示直 观、易于与其它信息设备连接等优点,最适于现代汽车导航使用。近年来,随着用 户设备即GPS接收机费用大幅度

8、下降,GPS技术迅速在国外汽车生产、经营、管理中 得到推广应用,并有普及的趋势。(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GIS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资源与环境应用领 域中,它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GIS技术在公路运输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管 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 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 期的公路运输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 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 解决公路运输动态管理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

9、技术支持。(3)移动通信技术(MCS)MCS技术目前主要指陆地移动(模拟或数字)通信系统。不久它将与卫星通信系 统结合起来,形成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MCS)。汽车运输行业可利用GMCS技术,在 任何时间和地点,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驻地(货运站)、货运站与货运站、货 运站与货主间的生产调度通信联系和营销业务通信联系等。(4) 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CMS)国外道路运输企业普遍拥有一个完善的、功能强大的、采用因特网技术的企业内 部网络。企业内部网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它是一种采用因特网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 内部信息管理和交换的基础设施,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主动地 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并且

10、可以和底层的数据库相连接来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交 通管理部门建立内部网后,必将使公路运输的管理运作上升到一个新的符合信息革 命要求的高度。一个高度信息化的企业必将是生机勃勃、极具竞争力的企业。-现有公路运输体系处于急速发展阶段,与全国发达省市相比,目前-辖区 内公路里程、分布、高等级公路里程、客运站点数量、物流园区规划以及信息化管 理建设上与全国发达省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客运站点建设管理角度来看,截至2 0 16年底,辖区内有近 个各级客运站点,客运站点的管理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管 理不规范等情况,各级客运站点管理信息与实际有较大出入,在城乡共同发展的前 提下,原有的区域、局部交通规划与建设体

11、系,公共交通网络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 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因此,要打破原有的单一交通体系模式,发展多元化、 多区域、辐射型的交通出行体系,充分考虑到城市与农村结合的特性,通过交通模 式的改变带动农村原有劳动力的转型,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建设,也为团场的经济发 展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因此建立-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库作为支撑,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整 体推进,实现“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目标还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3、系统的应用需求3.1空间地理信息需求由于当前客运站、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以及级别划分不清晰的情 况,尤其低等级客运站、招呼站存在详细的地理信息位置数据缺乏,导致目前仍

12、没 有精确的关于各级客运站、物流园区的空间数据库。现在要建设公路运输信息化管 理系统,首要工作就是先要进行全面、准确的客运站、物流园区基础信息调查,完 善基础地理位置信息,并构建空间数据库。3.2运营管理需求当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缺乏专门对客运站、物流园区的运营情况、管理形式、调 度情况、发运旅客量、报表情况的管理系统。本系统的建设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 “一张图”的形式快速查询客运站点、物流园区各项统计信息。4、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建设目标(一)建设客运站空间信息数据库:测绘各级客运站、物流中心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经纬坐标、海拔高程、建设情况、占地范围、面积等信息,将采集的地理信息 数据整

13、理并转换成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建设高精度的客运站、物流中心空间地理信 息库,为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营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二)建设客运站业务数据库:将各级客运站的客运业务报表信息进行整理,整合为具有开发性、可扩展性的业务数据库。(三)建设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管理系统:以-辖区内的公路、桥梁信息为底图数据,建设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客运站、物流园区的地 理信息的可视化查询、统计、分析和业务运营的快速查询,为交通运输管理单位提 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5、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总体框架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库的总体框架如下页框架图所示意,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标准规

14、范体系: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通运输管理标准规范,保证系统数精心整理据有效整合和统一,包括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等。(2)基础地理数据库和客运站、物流园区信息数据库:系统存储的所有数据,包括 -范围内的电子地图数据、公路数据、客运站数据、物流园区数据、客运站业务数 据、客运站运营数据等。(3)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封装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 信息数据库中各类数据,供内外系统使用,包括地图空间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基 础设施信息、业务数据信息等;同时负责跟其他各类系统的数据交换,如客运业务 数据获取、路网运行管理系统等。(4)系统应用层:基于GIS的可视化界面,为用户提

15、供各类应用管理功能,并构建 以城乡交通一体化信息系统为主的各类应用,并以PC、WEB、移动终端不同载体实现信息的共享。6、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内容|=|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数据信息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夕卜业数据采集参照建设-桥梁管理系统、-路况评定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综合考虑-辖 区分布,划分-片区实施。每个片区成立外业信息采集组,组员包含一名熟悉公路 运输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一名有测绘经验的人员、记录及GPS导航人员。统计梳 理工作任务,制定采集路线,合理计划工期,做好详尽的安全、质量、进度控制工 作目标,预期120天左右完成外业采集工作。6.1.1仪器设备投入本次外业调查所需要准备的测绘仪器见下表,所有设备检定在有效期内,且使 用前经检验校正,并且设备使用情况良好。编号设备装备名称型号用途1南方GPS定位仪S760坐标采集2相机佳能US 175影像采集3笔记本电脑Delliron15计算,整理资料4笔记本电脑联想E440导航、定位数据采集5台式计算机数据入库6绘图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