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篇).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86689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_月_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南漳县减灾委为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灾害事故的高度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用心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1、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突出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县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状况。2、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组织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在南漳县水镜广场集中开展“防灾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

2、灾科普知识,透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理解现场咨询、现场答卷、现场提问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3、开展“五进”活动。“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南漳县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会、进家庭活动。_月_日至_日,全县共开展应急演练4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10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60处,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3200户,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120块,发放防灾减灾图书8000册,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30000份,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6000张,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标语32条,参加活动志愿者600人,参加防灾减灾活动15000人(次),活动资料丰富多彩,形

3、式灵活多样,宣传资料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效果显著,好处深远我县透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有力的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高度关注,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动了全民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提升了综合减灾潜力,进一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二)今年_月_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为认真做好第14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们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活动取得了一下成绩,总结如下:1、防灾减灾活动氛围浓厚。(1)制

4、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2)_月_日之前,在校内悬挂了横幅,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2、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2)以班级为单位观看了防灾减灾教育宣传片。(4)开展了一次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3、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由校长室、总务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室、运动场地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通过强化责任,严密组织,可以说本次防灾减灾活动取得了实效。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三)根据区行署办公室关于做好_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单位高度重视

5、,及时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扎实做好了防灾减灾日的各项活动,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1、领导重视,精心部署为切实开展好防灾减灾日的各项活动,单位领导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并对防灾减灾日活动进行了研究部署,对活动期间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切实增强了我单位对于开展好此次防灾减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在宣传方面,我单位充分利用了横幅、海报、标语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首先我单位制作了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内容的宣传横幅,悬挂于单位大门口。其次还专门制

6、作了防灾减灾主题海报,并粘贴于办公区显眼位置。海报内容结合我馆实际,具体从地震来了如何避险与火灾发生了怎么自救这两方面展开,内容精炼,切实有效。3、周密计划,突出重点为切实增强预防和应对火灾、地震等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能力。_月_日,我单位组织起机关干部、保安等人员在我单位管辖区域内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专项宣传及消防知识培训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通过召开家属院全体居民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掌握面对灾害降临时该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和该怎样进行救援;掌握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战演练。通过此次培训、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灾害处置的决策水平和实战能力,切实增强了应对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为确

7、保排查治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按照以查促防,防消结合的原则,对全单位家属院的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隐患立即责成相关部门整改。特别是对粮食收储公司所下属的各乡镇粮站开展大力排查工作,此次排查过程中,对于家属院的用电、危旧住房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了特别严格的检查,发现我单位家属院用电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由此,办公室立即整改隐患问题,发布安全用电通知,在家属院内张贴公示,并以发文的形式转发给各部门,要求召开部门会议,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我单位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消防培训及演练、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对于有效防范灾害

8、发生、减少灾害危害打下坚实基础。2023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四)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在防震减灾日来临之际,我校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成立领导小组。1、“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长:_副组长:_现场指挥:_、_各班主任2、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由教导处制定了“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精神。3、成立学校防震减灾科普

9、宣传领导小组,由政教处、教务处负责主抓这项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防震减灾疏散演习与宣传教育工作。二、“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活动内容:1、大力宣传学校打出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提高抗震救灾能力!”、“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等宣传标语。在学生、家长、教职工中进行大力宣传,增强人们的重视。2、班级召开“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全校利用周一下午第四节组织召开了专题的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普及学生防震知识,切实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做好此项工作,政教处还给班主任印发防震减灾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4、在全校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早操时利用广播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专题讲座,提高广大教职工、学生的

10、防灾减灾意识。内容如下:一是: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十二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源,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里人多,如遇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三是:远离危险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

11、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这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更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防灾自救知识。同时,师生们也知道了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如何去应对。5、开展全校性应急疏散演练由后勤、教务处联手根据学校教学楼结构和班级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学习。认真落实责任分工,各班班主任为本班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当听到防震预报紧急疏散铃声后,各班主任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在学校领导安排下,全校用了5分钟的时间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在本次活动中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防震避险,加强了这方面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通过这次“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还编出了一套顺口溜:地震来了不慌张,头脑清醒不着急,人多先找藏身处,用手先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处,如果不幸被埋压,保持冷静要自救,耐心等待来救援。今后,将继续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