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设计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866610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井降水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井降水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井降水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井降水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井降水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井降水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井降水设计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 ? 诺德国际花园基坑管井降水设计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编制单位:中铁建工集团包头诺德国际花园项目部编制时间: 2010 年 5 月 25 日目录一、场地岩土工程情况1二、降水方案的选择3三、降水模型选择及设计计算41、降水模型的选择 .42、降水设计计算 .5四、管井降水方案实施61、施工工艺流程 .62、关键工序说明 .63、监测、维护 .84、质量保证措施 .85、安全保证措施 .96、环保措施 .10一、场地岩土工程情况第层杂填土,以粉土为主,混少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呈稍湿、松散状态。该层厚度在0.3 3.2m 之间,层底标高在1052.62 1057.02m之间。第层粉砂,黄

2、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稍密状态。该层厚度在0.3 4.2m 之间,层底标高在1052.02 1054.06m 之间。第层粗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颗粒级配较好,混少量砾,局部分布有粉质粘士薄夹层。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该层厚度在 3.4 6.6m 之间,渗透系数为 K=1.6610-2 cm/s。第 1 层细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 中密状态。该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存在于第3 层粗砂层中,该层厚度在 0.4 2.2m 之间,层底标高在 1047.91 1050.61m之间,渗透系数

3、为K=5.6410-3 cm/s。第层粉砂,黄绿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局部分布有粉土、粉质粘土薄夹层。 天然状态下呈饱和, 中密状态。该层厚度在 4.3 9.4m之间,层底标高 1039.21 1041.58m之间,渗透系数为 K=2.2410-3 cm/s。第层粉质粘土,灰黑色,含云母,有光泽,略带腥臭味,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为 1.3 6.1%, 无摇振反应,切口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天然状态下呈可塑软塑状态。该层中分布有粉砂、 细砂及粉土薄夹层, 局部含有薄层钙质胶结层。 该层厚度在 31.2 33.4m 之间,层底标高在 1006.57 1009.65m 之间

4、,渗透系数为 K=3.8910-6 cm/s。地下水埋藏于自然地表下 5.2 6.5m,标高在 1049.64 1050.73m 之间,属潜水。由于临近场地正在进行降水施工,水位受其影响,现场水位偏低,根据该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该地下水年幅度变化在1.0 1.5 米之间。二、降水方案的选择本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为粉土、砂土。现场基坑深度为7.0m,根据该场地附近地区的已有降水经验, 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及坑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管井, 由管井统一将地下水抽出,达到阻截基坑外围地下水流入基坑的目的,从而满足基础施工对降水的要求。三、降水模型选择及设计计算1、降水模型的选择假定:

5、由于第五层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远小于其它土层的渗透系数,近似将第五层视为不透水层。( 1)含水层厚度: H=第 3 层土层厚度 +第四层土层厚度 =16m,( 2)管井深度:依据 JGJ/T111-98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井点管深度为: HW=HW1+HW2+HW3+HW4+HW5+HW6式中: HW降水井深度HW1基坑深度,取7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取1mHW3水力坡度作用基坑中心所需增加的深度。由于基坑等效半径r=65m,按照降水井分布周围的水力坡度 i 为 1/10 1/15 ,如降水井需影响到基坑中心,所需的降水管井深度 HW3=r*i=6.5 4.3 ,取

6、HW3=5.0m,原理如下图:r- 基坑等效半径 R- 降水影响半径 S- 降水深度 H- 水层厚度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幅度变化。根据地质资料, HW2取 1.5m HW5降水井过滤器的工作长度,取 4.0mHW6沉砂管长度,取1.5m代入上式: HW=20mH+地下水位标高 =16+6.5=22.5m降水模型按照潜水非完整井进行设计计算2、降水设计计算降水管井采用直径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布置在基坑上口1.5m 处。( 1)基坑等效半径r 02A/3.14 ,基坑底面积为 A=13323, r=57.7m,综合考虑 r=65m( 2)加权平均渗透系数k= kh/ h=( 6.6*16.

7、6+2.24*(20-6.5-6.6)) /(20-6.5)10-3 cm/s-3=9.2610 cm/s=8m/d( 3) 降水影响半径=63.35m,取 R=63mR 2S kH其中 S=7+1-5.2=2.8m( 4)总涌水量Q 1.366kH 2 hm23/dHhR=5987.1mhmhm l)(hm)lg(1)lg(1 0.2r02r0lH=16m h=2.5m r0=65m R=63m l=HW5=4m h m=9.25m( 5)单井出水量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单井出水量为:3/d3式中: q单井出水量( m/d ); rs 管井半径( m); l 淹没部

8、分的滤水管长度( m); K含水层渗透系数( m/d)按照按水泵抽水功率出水量计算3=653.14 0.04 13.5 2=220m/d3m); l 式中: q单井出水量( m/d ); d拟采用水泵抽水管管径(淹没部分的滤水管长度( m); K含水层渗透系数( m/d);参照两种计算结果,取较小者,单井出水量为220 m3/d考虑群井中每个井的出水量相互影响,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实际的单井出水3量只有设计计算的50%,故最终单井出水量为q=110m/d( 6)管井数量管井数量为:n=Q/q=5987/110=55 口考虑常规水泵的损坏时维修问题,取 1.2 的富余系数,管井数量为 1.2*55

9、=66口。( 7)管井间距基坑的周长为 619m,管井间距为:619m/66 口=9.38m/ 口该数值在管井间距8m 15m的区间范围,符合要求。综上所述,本工程降水管井为直径 400mm的无砂混凝土管,管井深度为 20 米,井间距为 9.38 米,抽水水泵采用功率 1.8kw ,扬程为 26 米,抽水管径为 40mm,排水主管径采用 200mm钢管。四、管井降水方案实施1、施工工艺流程测放井位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清孔下井管泥浆制备降水洗井排浆填滤料2、关键工序说明(1)钻机就位吊移设备,必须由持有专业执照的起重人员作业,严禁无证操作,吊移钻机时由专人指挥。桩机安装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即钻杆中心、

10、转盘中心、桩孔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以保证钻孔垂直度,转盘中心同桩孔中心位置偏差 10mm。钻机安装必须平稳、牢固,钻进中不得有位移,底座应垫实,在钻进中经常检查。设备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安装牢固,作业之前应先试运转,以防止成孔或灌注中途发生机械故障。所有的机电设备接线要安全可靠,位于运输道路上的电缆应埋设管道保护。各项设备的安装、 使用、搬迁、拆卸和维护保养应按其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使用。(2)泥浆制备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膨润土, 膨润土泥浆按下表所列的性能指标进行制备。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项次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1比重1.1 1.15泥浆比重计2黏度20 25s漏斗法3含砂率 6%4pH 值

11、79pH试纸泥浆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3)钻进成孔循环系统设置 : 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 对循环系统的设置进行合理布局,并3要求冲洗液循环畅通,易于清除钻渣。循环池容量不宜小于12m,沉淀池容量不3宜小于 8m,以确保冲洗液正常循环,循环槽的坡度以 1:100 为宜。开孔钻进时应先轻压、慢钻并控制泵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在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成孔。钻孔作业要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离孔底 5m以上以防止坍孔埋钻。在钻进过程中,要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在硬粘

12、土中钻进时,用一档转速,放松起吊钢丝绳,自由进尺;在普通粘土、砂粘土中钻进时,可用二档、三档转速,自由进尺;遇地下水丰富容易坍孔的粉砂土,宜用低档慢速钻进, 减少钻头对粉砂土的搅动, 同时要加大泥浆比重和提高水头,以加强护壁防止塌孔。钻孔时,必须采取减压钻进,即使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出钻锥重力和压重块重力之和扣除浮力后的 80%,这样可使钻杆维持竖直状态,使钻头竖直平稳旋转,避免或减少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达到设计孔深后及时清孔提钻,清孔时先将钻头提离孔底 15-20cm,输入泥浆循环清孔,并应控制泥浆比重, 调节泥浆性能。 以所换新鲜泥浆达到孔内泥浆含砂量逐渐减少至稳定不沉淀为度。(4)下管:下管采用悬吊式托盘下管法,管筒在砂层段必须用纱网包封严密,以防涌砂。在下滤水管先下长 1.0m 沉淀管(砼实壁管),然后再下砼滤水管,上下管之间用竹皮 (细竹子)铁丝绑扎连接。 下管时,必须把管中心对准钻孔中心,严禁管壁与孔壁靠在一起。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