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862343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肥力测定实验方案范文土壤肥力调查实验方案1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本身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得多,因此必须重视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另外,要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样和处理方法。11.1土壤样品的采集1土样的采集时间和工具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供应的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或早春采样。采样时要特别注意时间因素,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常用的采样工具有铁锨、管形土钻和螺旋土钻。2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采样的方法因分

2、析目的不同而不同。(1)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一般每层采样1kg,分别装入袋中并做好标记。(2) 土壤物理性质样品。如果是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必须采集原状土壤样品。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样品不变形,并要剥去土块外面直接与土铲接触而变形部分。(3) 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研究盐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和变动时,不必按发生层次采样,可从地表起每10cm或20cm采集一个样品。(4) 耕作层土壤混合样品。为了评定土壤耕层肥力或研究植物生长期内土壤耕层中养分供求情况,采用只取耕作层20cm深度的土样,对作物根系较深的或熟土层较厚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

3、采样点的选择一般可根据土壤、作物、地形、灌溉条件等划分采样单位。在同一采样单位里地形、土壤、生产条件应基本相同。土壤的混合样品是由多点混合而成。一般采样区的面积小于10亩时,可取5个点的土壤混合;面积为1040亩时,可取515个点的土壤混合;面积大于40亩时,可取1520个点的土壤混合。在丘陵山区,一般510亩可采一个混合样品。在平原地区,一般3050亩可采一个混合样品。采样点的分布方式主要有:对角线取样法(图1):适用于面积不大,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的地块。棋盘式取样法(图2):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但地力不均匀的地块。之字形取样法(图3):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地形多变的地

4、块。某某某某某图1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图2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图3如果采来的土壤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一般保留1kg左右的土壤即可。四分法的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弄碎混合并铺成四方形,然后划对角线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如果所得的样品仍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到所需数量为止。11.2土壤样品的处理土壤样品的处理包括风干、去杂、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保存和登记等操作过程。1风干和去杂从田间采回的土样,除特殊要求鲜样外,一般要及时风干。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又无特殊的气体(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无灰尘污染的室内,把样品

5、弄碎后平铺在干净的牛皮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并且经常翻动,加速干燥。切忌阳光直接曝晒或烘烤。在土样稍干后,要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粘性土壤),以免结成硬块后难以磨细。样品风干后,应拣出枯枝落叶、植物根、残茬、虫体以及土壤中的铁锰结核、石灰结核或石子等,若石子过多,将其拣出并称重,记下所占的百分数。2磨细、过筛和保存进行物理分析时,取风干土样100200g,放在牛皮纸上,用木块碾碎,放在有盖底的18号筛(孔径1mm中,使之通过1mm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牛皮纸上重新碾磨。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全部通过为止。不得抛弃或遗漏,但石砾切勿压碎。筛子上的石砾应拣出称重并保存,以备石砾称重计算之用。同时将

6、过筛的土样称重,以计算石砾重量百分数,然后将过筛后的土壤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盛于广口瓶中,作为土壤颗粒分析以及其它物理性质测定之用。化学分析时,取风干好的土样如以上方法将其研碎,并使其全部通过18号筛(孔径1mm)所得的土壤样品,可用以测定速效性养分、pH值等。测定全磷、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时,可将通过18号筛的土壤样品,进一步研磨,使其全部通过60号筛(孔径0.25mm测定全钾时,应将全部通过100号筛(孔径0.149mm的土壤样品,作为其分析用。研磨过筛后的土壤样品混匀后,装入广口瓶中。12土壤水分的测定(吸湿水和田间持水量)13田间持水量是土壤排除重力水后,本身所保持的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数量。它

7、是研究土、水、植物的关系,研究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改良、合理灌溉不可缺少的水分常数。吸湿水是风干土样水分的含量,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12.1土壤吸湿水的测定测定原理风干土壤样品中的吸湿水在1052C的烘箱中可被烘干,从而可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后土重的百分数。在此温度下,自由水和吸湿水都被烘干,然而土壤有机质不能被分解。测定步骤1.取一干净又经烘干的有标号的铝盒(或称量瓶)在分析天平上称重为A。2.然后加入风干土样510g(精确到0.0001g),并精确称出铝盒与土样的总重量B。3.将铝盒盖斜盖在铝盒上面呈半开启状态,放入烘箱中,保持烘箱内温度105士2C,烘6小时。4. 待烘箱内温度冷却

8、到50C时,将铝盒从烘箱中取出,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然后再启开铝盒盖烘2小时,冷却后称其恒重为C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3mg结果计算该土样吸湿水的含量()二(B-A)-(C-A)/(C-A)某100%=(湿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某100%注意事项(1)要控制好烘箱内的温度,使其保持在105士2C,过高过低都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2) 干燥器内所放的干燥剂要在充分干燥的情况下方可放入烘干土样。否则干燥剂要重新烘干或更换后方可放入干燥器中。主要仪器铝盒、分析天平(0.0001g)、角匙、烘箱、坩埚钳、干燥器、瓷盘。12.2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测定方法(铁框法)1.在田间选择具有代表性

9、的地块,面积不少于0.5m2,仔细平整地面。2. 将铁框击入平整好的地块约67cm深,其中大框(50某50cm2)在外,小框(25某25cm2)在内,大小框之间为保护区,其之间距离要均匀一致。小框内为测定区。3. 在上述地块旁挖一剖面,测定各层容重及其自然含水量。从而计算出总孔隙度及自然含水量所占容积%然后根据总孔隙度与现有自然含水量所占容积沱差,求出实验土层(一般为1m左右)全部孔隙都充满水时应灌水的数量,为保证土壤充分渗透,实际灌水量将为计算需水量的1.5倍。按下式计算测试区和保护区的灌水量:灌水量(m3)=H(a-w)某d某某h式中:a土壤饱和含水量();w土壤自然含水量();d土壤容重

10、(g/cm3);测试区面积(m2);h土层需灌水深度(m);H使土壤达饱和含水量的保证系数。H值大小与土壤质地、地下水位深度有关,通常为1.53,一般粘性土或地下水位浅的土壤选用1.5,反之,选用2或3。4. 灌水前在测试区和保护区各插厘米尺一根,灌水时,为防止土壤冲刷,应在灌水处铺上草或席子。5. 灌水时先往保护区灌水,灌到一定程度后,立即向测定区灌水,使内外均保持5cm厚的水层,一直到灌完为止。6. 灌水完毕,土表要用草或席子以及塑料布盖严,以防蒸发和雨淋。7. 取样时间,一般为砂土类、壤土类在灌水后24小时取样,粘土类必须在48小时或更长时间以后方可采样测定。8. 采样于测定区按正方形对

11、角线打钻,每次打3个钻孔,从上至下按土壤发生层分别采土1520g(精确到0.01g),放入铝盒,测其含水量。以后每天测定一次,直到前后两天的含水量无显著差异,水分运动基本平衡为止。结果计算重量田间持水量%=(湿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某100容积田间持水量=重量田间持水量某容积注意事项因地下水位的高低可影响所测得的田间持水量的数值,因此在报所测田间持水量的结果时必须注明地下水的深度。主要仪器铁锨、锤子、铁框(50某50cm2和25某25cm2各1个)、草席、塑料布、水桶、土钻、铝盒、天平(0.01g)、厘米尺。13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有机质既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源泉,又

12、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土壤的肥沃程度。因为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状。测定原理在加热的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铬酸钾一硫酸(K2Cr2O7H2SO4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中的碳,Cr2O-27等被还原成C叶3,剩余的重铬酸钾(K2Cr2O7)用硫酸亚铁(FeS04)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出有机碳量,再乘以常数1.724,即为土壤有机质量。其反应式为:重铬酸钾一硫酸溶液与有机质作用: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2H2C硫酸亚铁滴定剩余重铬酸钾的

13、反应:K2Cr2O7+6FeSO47H2SO4=K2SO4Cr2(S04)3+3Fe2(S04)3+7H2O定步骤: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目筛子(v0.25mm)的土壤样品0.10.5g(精确到O.OOOIg),用长条腊光纸把称取的样品全部倒入干的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缓缓准确加入0.136mol/L重铬酸钾一硫酸(K2Cr2O7-H2SO4溶液10ml,(在加入约3ml时,摇动试管,以使土壤分散),然后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2. 预先将液体石蜡油或植物油浴锅加热至185190C,将试管放入铁丝笼中,然后将铁丝笼放入油浴锅中加热,放入后温度应控制在170180C,待试管中液体沸腾发生气泡

14、时开始计时,煮沸5分钟,取出试管,稍冷,擦净试管外部油液。3.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小心仔细地全部洗入250ml的三角瓶中,使瓶内总体积在6070ml,保持其中硫酸浓度为11.5mol/l,此时溶液的颜色应为橙黄色或淡黄色。然后加邻啡罗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的标准硫酸亚铁(FeSO4)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过绿色、淡绿色突变为棕红色即为终点。4.在测定样品的同时必须做两个空白试验,取其平均值。可用石英砂代替样品,其他过程同上结果计算在本反应中,有机质氧化率平均为90%,所以氧化校正常数为10090,即为1.1。有机质中碳的含量为58%,故58g碳约等于100g有机质,1g碳约等于1.

15、724g有机质。由前面的两个反应式可知:1mol的K2Cr2O7可氧化3/2mol的C,滴定1molK2Cr2O7可消耗6molFeSO4则消耗1molFeSO4即氧化了3/2某1/6C=1/4C=3计算公式为:有机质g/kg二(VO-V)N某0.003某1.724某1.1)/样品重某1000式中:V0-滴定空白液时所用去的硫酸亚铁毫升数。V滴定样品液时所用去的硫酸亚铁毫升数。N标准硫酸亚铁的浓度。mol/L附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含量分级表如下以供参考。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有机质()403040203010206106注意事项1.根据样品有机质含量决定称样量。有机质含量在大于50g

16、/kg的土样称0.1g2040g/kg的称0.3g少于20g/kg的可称0.5g以上。2. 消化煮沸时必须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3. 最好用液体石蜡或磷酸浴代替植物油以保证结果准确。磷酸浴需用玻璃容器。4. 对含有氯化物的样品可加少量硫酸银除去其影响。对于石灰性土样须慢慢加入浓硫酸以防由于碳酸钙的分解而引起剧烈发泡。对水稻土和长期渍水的土壤必须预先磨细在通风干燥处摊成薄层风干10天左右。5. 一般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量不小于空白用量的1/3,否则,氧化不完全,应弃去重做。消煮后溶液以绿色为主,说明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减少样品量重做。仪器、试剂1.主要仪器分析天平(0.0001g)、硬质试管、长条腊光纸、油浴锅、铁丝笼(消煮时插试管用)、温度计(0360C)、滴定管(25ml)、吸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