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85726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周江镇增洞村百香果种植业发展的调研目录1百香果基本情况12百香果发展规模.23市场前景及制约因素.24政府支持及村民反馈.45总结46解决方案.5百香果又名“情人果”、“爱情果”,因其具有特殊的浓香味及能引起人兴奋的激素物质而得名。原产于美国夏威夷,约于1999年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后,陆续被我国各地引种成功。百香果是一种藤本攀缘植物,果实为营养丰富的浆果,含有七种维生素和十七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果实利用率较高,除果汁做饮料外,其种子也可鲜食,果肉还可做饲料或菜肴。目前,市场上百香果主要用做加工原料供应饮料厂,同时也直接上市鲜销。百香果汁饮料素有“饮料之王”美誉,除了香气袭人之外,还具有排毒

2、美颜、清肠健胃、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降脂塑造形体、提神醒酒、治疗疮炎等效。百香果粗生易长,抗性强,栽培比较简单、容易,极适宜于农村山区推广种植。该果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我国南部地区有着与美国夏威夷类似的气候条件,均可栽培。因其根系为肉质根,故该果喜旱怕水,栽培中基本不需淋水,且喜强烈光照,最适于山坡种植,不与粮争地。尽管该果怕霜雪冻害,但由于其生长快,地上部即使冻死后,也可经修剪,很快就可生长成形,基本上不影响次年结果。其次,栽培技术比较简单。百香果雌雄同株,不需人工授粉,只要搭好蓬架栽培,极易着果,结实率极高,且稳产。再次是该果不招病虫或极少有病虫,据栽培户称,自种植后,几年

3、来从没打个农药,不但节省成本和人力,更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第四,投入成本低,管理方便。据栽培户经验,第一年包括苗木、架材、肥料等,每亩投入约为600元,第二年以后,只需施肥、除草、整枝即可,一般情况下每亩投入不超过200元,主要人工将用于捡拾成熟果,按工效,每人可管理上百亩。第五,收益快,收效长。一般定植后六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果实生育期约6065天,一年多次成熟,从当年7月份陆续采拾,一直延续到次年3月,采收期长达八个月,随熟随采随供市,可免除贮藏。据栽培户称,第一年亩产约为500公斤,第二年后,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4000公斤。种植一次,可收获10余年,但一般35年换种比较

4、好。目前,该果做为饮料厂原料,收购单价为1.6元每公斤,按此计算,第一年收入将达到800元/亩,当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次年后,亩收入超过1500元,相比传统农业,种植百香果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山区农民种植百香果,其人工、土地、架材,都具备良好的条件,更具发展优势。每100g百香果汁营养成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1018g有机酸(果酸)1.54.5g蛋白质3.3g矿物质:钾210mg钠2.60mg钙5.42mg铁4.48mg锌2.30mg锰0.17mg铜0.09mg镁9.63mg磷18.7mg维生素:维生素A1.07mg胡萝卜素0.31mg维生素B20.07mg维生素C3.0mg维生素PP0.

5、29mg氨基酸:天冬氨酸113mg氨酸118mg亮氨酸51mg甘氨酸31mg苯丙氨酸37mg谷氨酸123mg苏氨酸25mg精氨酸46mg赖氨酸55mg发展规模 果壳茶 原个人投资种植70多亩,2010至2011,在梅州市市卫生局投入资金40多万扩种面积达210亩,现基地依靠山形,荒田,技术种植,产量客观,百香果粗生易长,怕霜冻,基地面临这一困难仍无法妥善解决,另外,在基地同时发展养鱼,养鸭等养殖业。市场前景:百香果,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原果销售市价为12元/千克,深加工产品,做成饮料果汁及附带产品打包销售,扩大规模,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生态旅游于一身的特色村 制约因素自然因素:水源欠

6、缺,十年九旱,水利设施不佳经济因素:交通单一,仅有一条乡镇干道 种植技术简单,不精确,生产技术未掌握,专业人员少 资金单一,仅靠个人和政府 销售渠道单一,销售种类少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增洞村的

7、特色种植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反映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产品都是初级产品,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即老百姓种出来的东西直接就卖出去了。而且多以零散种植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村里没有相应的加工龙头企业,如桑葚从树上摘下来后,简单处理就卖了,如果有个初加工的企业,对桑葚进行加工以后再销售,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可以减少运输成本等。二是农民与市场的联接机制还不够活。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不稳定,而且专业程度不够,加上农民信息来源渠道少,不了解市

8、场行情,近年来,在发展种植业上经常出现跟风现象,见别人卖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大家一窝蜂跟上,到最后,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价格下跌,老百姓就受到损失,或者价格还处在低谷的时候贱卖自己的产品,如增洞村很多老百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蒙受了很多损失。三是技术落后,新技术推广慢。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大多数农户基本掌握了常规种植技术,但是由于新技术在农民当中推广缓慢,对各别品种所需掌握的新技术还不甚了解,因而缺乏比较规范的种植技术,全凭农户在实践中摸索,主要表现为整地不细、基肥不足、品种混杂、种植密度偏低、中耕培土不到位、田间管理简单、病虫害较重、防治不及时等,使作物产量受到影响。四是资金运作困难,农民专业

9、合作社在发展初期和发展期间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但从目前情况看,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没有予以一定的支持和扶持,从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五是特色种植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增洞村发展特色种植业达20亩以上的仅有几户,比例很小。绝大多数都是在3亩到5亩左右,有大量的农户在3亩以下,少的只有几分,这难以对其家庭收入构成实质影响。同时,由于小规模发展,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出现“牛车拉不完,大车不够拉”现象。而且农户习惯于谁种谁的田,谁挣谁的钱,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

10、险共担,有利则合,无利则散。 发展方向:建厂深加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依托山区优势,打造饮料产品品牌;形成种植-生产-销售-生态旅游一体化。政府支持:梅州市市卫生局扶贫投资40万;村民反馈:种植业在农闲时提供了赚钱机会,帮补家用。总结:寒假期间,走进村里的百香果种植业基地,发现近250亩的种植面积,漫山遍野的绿色,走近,果实累累。基地理事长张玩天介绍说:基地刚种植时,只有70亩,由自然灾害,技术等问题,经营不善,总的来说,百香果种植业属于私人种植,在穷乡僻囊中,启动资金大,村民合资可能性小,因此2010年前发展缓慢,但远比同村挖土烧砖有意义,同时,也为收入少的村民在农闲时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11、。后经卫生局资金支持,扩大种植规模,正准备建厂,专业生产。在此同时,面临的困难也前所未有,早期灾害影响,现在销路不畅。市场广大,却难解决。解决方案: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村民投资,建成全村种植基地;二,招聘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解决种植问题,培养新品种,与养殖业有机结合;三,着手建厂,进行深加工,建立原果包装,果汁饮料及其他产品;四,建立多种销售渠道,加大网络宣传;五,完善配套设施;六,申请政府相关援助。七,研究市场,打造百香果饮料产品品牌。市场是企业的上帝,新产品上市,对市场有个适应和培育的过程,企业必须集中精力,做好细致的市场研究分析,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建厂的同时,加大开发市场的投入,制

12、定相应的市场策略,迅速打开销路,并向品牌化产品推进,扩大市场份额,打响独特的新型饮料品牌,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毕竟,加工型企业产品销路也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户产品。政府:增洞村位于梅州市山区,自然交通、地理区位等处于劣势,所以,在发展特色种植业的时候,一定讲求质量,逐步做强做大,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路子。一是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落实对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政策,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村合作银行等涉农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帮助解决专业合作社启动资金和各个环节流动资金的不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

13、实现应享受国家规定的对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相应的有关税收优惠。同时,要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临时用地的优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输的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国家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基地:二是注重打造品牌,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经设立,就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增强市场开发开拓能力,增强龙头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同意识、商标意识、广告意识,实现“一社一标”和“一社一牌”,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这就要求一方面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展和开发名、特、优、新”农

14、产品及加工品,注重农产品质量,特别是要大力开发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通过创建品牌,不断增强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运作;再次,就是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思路,将龙头企业优势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出“龙头企业+农户”、“协会+农户”模式,加快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三是开展相关培训,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扩大交流。如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和各类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成员素质;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内做好服务,对外推介产品;推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产品,提供农产品信息,拓宽销售渠道;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商品包装、

15、销售、市场等环节提供支持和帮助,大力培育扶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四是要积极培育龙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引进龙头企业。要按照政策优惠、放活经营、大胆扶持、放手发展的思路,鼓励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按照壮大一批、嫁接改造一批、开放引进一批、大力发展一批的思路,做强做大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和发展,推进特色种植发展进程。五是合理统筹规划百香果、甘蔗、果树、养殖业等各产业发展区域,努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带。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特色种植业,真正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在引导和扶持上有的放矢。六是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本着民主自愿的原则,大力鼓励和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做实一批专业协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民间“自治”作用,形成连接企业和农户的桥梁纽带,有效组织农民,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激发农民参与发展特色种植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七是促进土地流转,引导建设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