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陶育路小学(郑鑫发)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85633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陶育路小学(郑鑫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陶育路小学(郑鑫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陶育路小学(郑鑫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陶育路小学(郑鑫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陶育路小学(郑鑫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陶育路小学(郑鑫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学设计+陶育路小学(郑鑫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教学经验 分享课堂智慧 解决问题之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学校名称:天河区陶育路小学 姓名:郑鑫发课题名称解决问题之积的变化规律科 目数学年 级四年级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设想学生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会利用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能计算购物的价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直线、三角符号等特殊的信息符号对题目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标注并培养良好的审题、书写与计算习惯。教学目标1、 能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2、 学会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3、 能用直线、三角符号等特殊的信息符号对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标注。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2、教学难点:能找出用积的

2、变化规律解决的问题教学资源课件、教材、多媒体教室、练习卷等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设计说明教学活动1(4分钟)一、温故式练习:盘点积的变化规律1、赛一赛:学生能又快又好地运用积的变化计算两组练习。(1)引言:同学们,我们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下面看谁能最快把练习一第一组的结果算出来。(演示白板并板书)(2)疑问:哇,太棒了,为什么他能那么快把结果算出来呢?(指着最快举手的那个同学并叫他解释)(利用积的变化规律)(3)竞赛延续:下面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第二组的题目,看谁又能最快完成。课件一:1、根据已知算式结果,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415= 373111815= 376=1615400 37

3、9= 3215= 3712=6415= 3715= 2、理一理:学生能回顾整理出积的变化规律的具体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积的变化规律吧。学生在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回顾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教学活动2落实目标1(20分钟)二、巩固式练习:体验积的变化规律1、比一比: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这道题,并通过比较得出利用积的变化规律解题的优越性。(1)过渡语:积的变化规律在我们的算式计算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那么在解决问题中我们能不能用到这个规律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底,我们一起研究(努力)吧。(板书课题)(2)引出题目:郑老师周末就在广百百货买了一些水果,我想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下我要付多少钱?(演示

4、白板)课件二:(1)郑老师在广百百货中买了6千克葡萄和12千克柚子,其中3千克葡萄售价54元,4千克柚子售价24元,一共需要多少钱?(3)读题:知道老师为什么一边读题一边在题目上标注重点词语?(那些都是重点词语,可以随时提醒我们的注意)(4)做题:引发学生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师选择两个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上台完成)(5)分析:上台的同学解释做题的方法;师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这道题。(6)对比:你喜欢哪种方法解题?为什么?2、试一试:学生能发现这道题与第一道题的区别,会用且能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这道题。课件三:(2)郑老师到好又多超市购买水果,

5、其中3千克葡萄售价52元,4千克柚子售价22元,买了6千克葡萄和12千克柚子,一共需要多少钱?(1)读题:你能按照老师刚才读题的方法读题吗?(2)同桌之间讨论:怎么样解决这一道题?(3)师用投影机展示学生的结果,并提问学生: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4)教师小结。3、做一做:学生能用积的变化规律做出下列的题目。(1)、过渡引入:哇,现在的水果真的非常畅销,这可就乐坏了农民伯伯了,现在陈伯伯想扩建他的葡萄园(一个面积是540平方米,宽是9米的长方形),请我们帮他算算扩建后的葡萄园的面积:课件四:陈伯伯有一个面积是540平方米,宽是9米的长方形葡萄园:(用积的变化规律解答)(1)把长方形葡萄

6、园的宽扩大3倍,长不变。扩大后的葡萄园面积是多少?(2)把长方形葡萄园的长增加到180米,宽不变。扩大后的葡萄园面积是多少?(2)读题理解题意:按照之前读题的方法(3)小组讨论:组内的同学要互相帮助,教师随时进行指导。小组内交流,通过读题发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怎么样解决?各组进行交流汇报。(4)师按照学生的汇报利用白板写出解题过程。(5)、师提问小结: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第一小题中学生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计算,一是求出单价再求总价钱,第二种是通过积的变化规律来求,再结合第二题,突出后者的优越性。首先通过“比一比”、“试一试”的设计,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选择

7、简单的方法。再通过“做一做”达到情境的再引入,创设有梯度的问题,由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意识和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知识巩固的效果,并养成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活动3落实目标1、2、3(14分钟)三、拓展式练习:创编积的变化规律编一编:学生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创设题目。(1)、提出问题:小朋友,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你们知道积的变化规律的用处有多大了吧。现在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同学。亚运会就快举行了,大家都知道几个亚运场馆都是扩建的,那么您能自己创造出一道既有亚运知识又有本节课知识点的解决问题的题目吗?(如场馆内的座位;舞台、球场、场馆等的面积等)(2)、学生小

8、组讨论编写(3)、师利用投影机展示学生作品。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教学活动5(2分钟)五、总结反馈,深化提高: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的吗?总结提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之积的变化规律 2(1) 425= 3kg 54 825= 1625400 6kg ? 3225= 6425= 63=2 124=3 542=108(元) 243=72(元) 10872=180(元) 答: 。设计总评科组评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节练习课,郑老师围绕我校提出有效教学从研制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开始,经过反复

9、的思考和请教,提出了“温故式练习:盘点积的变化规律;巩固式练习:体验积的变化规律、拓展式练习:创编积的变化规律”的练习课模式,作为一名新教师,确实难能可贵,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了:一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等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设计的练习跟生活、跟广州亚运紧密结合,学生感到亲切,又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三是课堂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直线、三角符号等特殊的信息符号对题目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标注和画示意图等的解题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更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为

10、我校本学期主题研修提供了有效的样本。教学反思让规律渐次弥新:练习课教学之道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紧靠本学期学校的校本研修主题“精心预设,有效生成”,围绕“高效教学经验的创造”这一重点,通过查阅、学习相关材料,经过反复、深入的思考,期望通过有效的预设达到了高效教学的动态生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一理论,精心创设了一系列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力图让积的变化规律渐次弥新。第一部分,我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铺垫,引航学生温故知新,这里,我的设

11、计是这样的:首先以竞赛的形式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然后快速找到最快完成题目的学生给予夸张的肯定,让他介绍自己的方法,最后大家进行交流学习。设计的目的是既能使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第二部分,我充分引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购物和农民伯伯扩建农场求面积等生活实例,特别是用学生生活中经常到的广百百货、好又多为例,且在设计问题时,我又加入了我这个“郑老师”的元素,希望能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特色,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知识强化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第三部分,我结合当前最热门的“亚运”话题让学生自己创编一道

12、题目,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真正达到拓展知识和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的效果。 在教学实施中,我力图把有效的预设转化为高校教学的动态生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温故知新。在“温故式练习”环节,我以几组含有积的变化规律的乘法算式为载体,通过前置学习,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从中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因为是旧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学生的基础又比较扎实,因此他们在竞赛中激情很高,课堂氛围也比较融洽,马上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我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兴趣陡增。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不觉得这是一节新课,也没有知难而退的胆怯,纷纷在热烈的氛围中一

13、步一步轻松地走向我设计的新知识的彼岸。2、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在“巩固式练习”环节,我采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个个跃跃欲试,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同时因为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些生活片段,加上对象是他们的老师,学生兴致极高,都争先恐后要为“郑老师”解决问题,以体现他们的主人翁立场。我恰巧抓住了学生这一特点,充分发挥,他们也克服了学习的倦怠,踊跃思考和讨论。同时,解决问题过程中,

14、用积的变化规律挑战常规计算方法,使得他们在比较中深化了本知识点,体验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内化成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能力,也自然地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升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深信,以后他们陪妈妈去买东西,会主动思考并用这种方法运算起来。以下是我设计的题目及某学生的解答过程:3、举一反三。在“拓展式练习”环节,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了清晰的认识,也熟悉了规律的运用,那么就要学会利用规律进行创编,进一步体会规律在生活中的优势。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下,学生创编一道既运用了积的变化规律又与亚运有关的应用题。在创作当中,很多学生的成果不一,但都能体现本节课的特点,再经过小组和全班的交流,大家的经验更为丰富。这样,学生不仅会解决问题,还会创造问题,说明已经真正理解了本节课的精髓,达到了有效学习的效果。学生的设计举例:从这一节课我更加体会到: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