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85622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农经济眼:究竟谁“哺”谁 时光进入22年,一个不算陌生倒鲜的关键词频频出现,可谓闪光耀眼,笔者起草这篇短文之前,打开“搜狐”输入此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回应是,找到3045件。宣传力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这个关键词叫做“工业反哺农业”。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政策趋向的变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解决好“三农”问题。 何谓“工业反哺农业”。我的理解,所谓工业反哺农业”,是指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到定程度之后,要适时改变农业为工业化供积累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新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这里所说的“工业”泛指非农业,反哺的主要

2、途径是从非农业提供的财政收入中划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在我国所谓“农业”,应该是泛指“三农”,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扩大为“县域经济”。此外工业反哺农业”实际上就包含着“城市支持农村”的意思。正确理解和宣传“工业反哺农业”的准确含义十分重要。它不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工业企业去“反哺”农业,也不是工人“反哺”农民。 农村怎么了,为啥要“反哺”,财政有能力吗。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的农业和农村都有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善,有一些农村,特别是东部省市的不少农村,已经相当富裕、,不能认为,我国农民仍处在嗷嗷待哺的境况。但也无须讳言,全国还有不少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农民并不富裕,有

3、的还相当贫困,农业的发展真可谓举步维艰。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农民的相对贫困化也愈来愈明显。22年初,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包括医疗和教育等因素在内,“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这种状况如果再继续下去,说不定那一天,如果农民真正嗷嗷叫起来,情况就不妙了。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形势,及时作出果断决策,要求全党全国“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主动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业的领导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

4、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这样的方针不是没有根据的。国内国际社会都公认,我国的工业化已进人“中期阶段”,工业早巳起飞。而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的“先哺”功不可没。有专家测算,在15-97年的2年中,政府通过“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10亿元;在979年194年的1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占有了大约15000亿元的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7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76亿元,政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农民平均每年的总负担高达81亿元(据人民网”)。古人云,“雏已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工业“反哺”农业,正当其时了。对此,胡锦涛总

5、书记明确肯定,“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不要说全国,即使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我省,也已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首先,工业和其它的非农产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202X年起,在全省的p构成中,农业已下降到5%以下,X年为13.7%,同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其次,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2X年同20年比较,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增长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其它方面,如国民经济中的劳动力分配,出口产品的构成等等,都说明,我省的工业化已发展到“国际标准“所说的“中期阶段”。 一年前,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部署了许多的利农举措。拿我省来说,财

6、政支农的力度确实是空前的,实施了多项前所未有的支农政策。这里不妨列举几项。一是在全省范围内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总体降低了个百分点,有1个县全部免征农业税,全省共减轻农民负担.3亿元。二是向2个粮食主产县农民兑现种粮直补资金14亿元,受惠农民367万户,户均增加收入41.3元:向种植地膜玉米的农民补贴资金350万元,受惠农民2.6万户;向统供统繁小麦良种和农民购置农机具补贴资金300万元。三是认真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落实资金2.8亿元,支持贫困地区“普九”教育和“两基”攻坚,下达教育专项经费404万元,向农村10.万名贫困学生免费发放了教科书,减

7、免了3万名贫困学生的学杂费,资助000名特困大学生;筹集资金3800万元,支持农村劳务输出和青年农民培训;拨付资金20万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落实资金.4亿元,保证了16万农村优抚对象抚恤金的发放:落实资金79万元,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服务,井为4.万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绝育户建立了养老保险。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真正开始了。万幸。万幸。 但是,我们还必须理性地看待这个“哺”字。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实质是调整“利益结构”。因此,各个利益主体都必须正确对待并自觉接受政府作出的“调整”。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前已谈到,我省已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

8、条件,大幅度地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势在必行。这样一来,城市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就要调整自己对政府拨款、个人收入和福利增长的预期,由衷地支持政府对“三农”的“反哺”。所以我认为,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农村要学,农业各部门要学,非农业部门同样要认真地学。 但是,我省财政拮据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还要继续推进,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也还要发展,“倾斜的角度”只能适度.因此,“三权”方面也不要抱过高的“期望”,特别不宜同东部地区的省市攀比,省内不同市县也会有不同的“反哺”力度。 还要特别指出一点,今天的农民,也不只是在“受哺”。他们还在继续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前已提到,在工业化初期,国家

9、是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由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于供求关系变化等原因,这个问题己大有缓解。但是,征地方面的“地价剪刀差”、“农民工的低待遇”等等,政府和城市仍然从农民身上获得巨大的利益。由于“地价剪刀差”,农民作出了多少“贡献”,我还没有看到具体资料,也不敢粗估冒算。至于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倒有一份研究报告令人“大开眼界”。(中国经济时报)曾有文章介绍说,22年,全国共有6512万人为第二、三产业职工,第二、三产业共创造83亿元gd,平均每个职工制造的gdp为2231元。农民工约有60在第二产业工作,0%在第三产业工作,以平均数计,每个农民工在城市创造了231元的gd

10、p。他们得到了什么呢。农民工的工资,全国没有统计,202X年深圳市劳动局统计,该市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58元,一年是56元,加上还有一些额外的奖金、福利等的收入,农民工的平均年收入约为80元,那么一个农民工一年就为城市创造了22318000:1441元的财富。02X年全国有9万农民工,也就是说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15亿元财富(据“人民网”)。 也许有人会说,不宜将农民工与非农民工拉平计算,不宜以深圳推算全国,9千多万农民工,也不全是全年在城市打工。那么好吧,我们来个“拦腰切”,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一年也有近千亿元,而中央财政202X年对“三农”的扶持也只有2600多亿元。 这个事实说明,以为今天的农民只是在享受工业化的好处,是不符合事实的,他们仍在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发展作出额外的、不应承担的“牺牲”。农民“哺”城市,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今年3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三农”问题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话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据“人民网”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