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16568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85611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设计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16568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设计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16568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设计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16568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设计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16568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设计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16568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设计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165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设计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1656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方法与策略对综合学习网络课程开展效果的质的分析与思考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mong Schools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Learning Web Course郭 锂 徐晓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广州 510631电话:13076804545、02038745164Email:摘要:本文从综合学习课程网络平台WWW.ISNE

2、T.ORG.CN上学习者学习历程的分析以及对实验学校调查结果中,总结出了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开展经验,列举了在网络协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make a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ing among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course on and the res

3、earch reports from schools. Some usual problems which often exist in the 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ing are mentio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afforded .关键词: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综合学习,差异学习,校校通,网络平台一、基于网络的远程校际协作学习的原理和开展方法基于网络的远程校际协作学习的研究教育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始兴于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其中校际协作学习是指,“利用因特网开展校际共同主题学习活动,并关注在不同

4、学校间学习的差异性,学习这一差异,并相互利用这一差异开展学习,由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相互认识,并开展共同的调查研究或作品创作,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形式的学习。在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活动中,参加学习的伙伴之间表现出一种相互协调和合作的关系,由此一般称为校际“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徐晓东,2002)。这一概念中所提到的“差异性学习”主要指的是:处不同地区的学生之间开展本地区特有文化、自然、社会习惯等的协作调查研究活动;或者是不同国籍及文化背景的学生超越国家框架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理解,尝试从多种角度来观察由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而造成的冲突和问题。基于网络的校际协

5、作学习活动开展通常采用以下形式:(1)确定主持学校由某个学校确定主题,并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制定主题的活动形式,成为主题的主持方,和负责指导者(通常是大学里的研究者或科研课题的承担者)共同承担该主题的管理,主题活动的安排,消息的发布,课题结束之后的评价等。 (2)寻找参与学校其他参与该主题的学校成为参与方,参与方负责在校内组建项目小组,根据主题的要求组织和开展活动(包括网上、网下的活动),主持方必然为该主题的参与成员。实验学校参加校际协作学习的一般过程如下:(1)选定主题提供资源选择主题,并提供必要的背景以及其他相关的学习资源。 (2)网下实践活动各参与学校根据主题,组织学习(研究)小组,并根

6、据主题的要求开展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在网下,即在现实生活当中开展。(3)网上开展相互借鉴活动同时定期将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上传到支持平台的指定位置,经常互相参考别人的研究进展情况,还可相互评价。有时,参与该主题小组组织的网上活动,如实时的或非实时的讨论会。二、“综合学习网络课程计划”(Intergrative Study Network Project)简介为了探索我国学校教育中利用因特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为“校校通”工程提供样板课程内容及开发技术资源,“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项目作为中央电教馆主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和实践研

7、究” (课题主持人王珠珠)的子课题于2002年3月正式立项开展研究。此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在教育部领导下开展的全国性中小学远距离校际协作学习研究。本课题是由以徐晓东博士为主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师生组成的课题小组承担课题开发及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简称“综合学习网络课程计划”,英语简称为“ISNET PROJECT”。(徐晓东,2002)。课题组设计开发了校际协作学习的网络平台WWW.ISNET.ORG.CN,各实验学校的课题小组可通过平台参加选定主题的学习,发表作品,交流成果,并参加实时的或非实时的讨论会。在ISNET平台上,课题组开发了5门基于网络的远程校际协作学习模式课程:1、小灵通信

8、息台;2、儿童自然探奇;3、爱迪生学校;4、全球华语学校;5、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以期通过这5门课程的学习,使得实验学校师生能尽快熟悉了解协作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后可以自主开发校际协作学习课程,在平台上发布并组织协作学习。ISNET PROJECT自开展以来,已有全国共计26个省市地区的87所实验学校参加了项目研究,培训指导老师130多人,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达1000名以上。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项目十分重视,学校师生也有极高的参与热情。以“小灵通信息台”课程为例,从2002年4月始共注册“小记者”300余名(均为小学学生),开展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调查”“暑期全国各地气温测量报告”等大

9、型主题活动,每月在ISNET平台上发表交流的作品达百篇以上,上传作品的形式也丰富多样,除文字报告以外还有学生拍摄的数码照片、用于说明调查数据的图表、及使用DV等摄制的视频短片等。学生通过主题活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收集信息,通过网络发送信息进行交流,体验了信息共享的经验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感受到收集和发布“有益信息”的价值。三、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开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担任ISNET平台管理工作以来,感受到在我国推行素质化、个性化教育的今天,网络协作学习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协作学习模式始创于欧美,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在与传统教学理念、制度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提示这些

10、问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1、 忽视“网下”活动的重要性针对主题的协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们在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进行调查、体验、创造等活动,再将自己得来的信息、感受体验及创造的成果作品等在网上发表交流,互助互长的过程。这是一个“网上”活动与“网下”活动相结合的过程,而且通常是“网下”活动是“先”于“网上”活动的。可是在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思想中对于基于网络协作学习仍然存在一种模糊和片面的认识,认为这中学习就是让学生上网使用电脑,掌握信息技术。例如, 在“小灵通信息台”中曾推出一个学习主题“调查你所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一些学校的老师只是安排学生上网发表了一些感想并没有开展实地的调查活动,所以完

11、全没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而与此相对的,一些实验学校如山东德棉子弟小学的师生,在课下根据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实地调查收集了资料,推出了诸如“关于德棉宿舍区生活垃圾处理历史的调查”、“关于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调查”、“关于生活垃圾回收的调查报告”等一系列的主题报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两种事例的对比,充分说明了“网下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协作学习的效果。对于一个共同研究主题的参与学校而言,一个学习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接触主题、制订计划、小组分工、资料收集、制作报告、网上发布、交流讨论、发现差异、深入研究、共同评价。其中很多成份都属于“网下”活动。整个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

12、都不容忽视,而割裂“网上”活动与“网下”活动的作法则更是不可行的。2、“协作”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笔者认为,在网络协作学习中,协作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本地协作”和“远程协作”。前者指的是本校的协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的协作,后者指的是远程协作学校小组间通过学习成果的交流,发现彼此间的差异,以差异为切入点,寻找原因,由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相互认识,并开展共同的调查研究或作品创作,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暑期相同的日期和时段测量气温,由于纬度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协作小组测量结果的不同,由此使学生产生疑问,开展调查原因的学习,从而促进进一步的学习开展。由此可见,对于“远程协作”而言,学习的重

13、点应放在“差异”上。以笔者对协作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跟踪观察来看,“本地协作”的开展情况较好,“远程协作”则没有充分的展开。各校学习小组的学习过程表现出“前重后轻”的特点,同学们在学习成果发布后的交流讨论中虽然时常会触及到“差异性”,但很少对问题继续挖掘深入下去,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3、缺乏具备网络协作学习特色的评价方法和其他的教学模式一样,学习者评价部分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中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欧美与我国之间教育理念的差异,我们的研究中不能照搬国外的评价模式,而网络协作学习的特殊性使得传统学校教育中的评价方式同样不能完全适用。目前,我国开展网络协作学习对学习者评价,主要采取两

14、种评价标准,(1)小组作品或报告的成绩;(2)学习者登陆平台的次数及时间。(1)的成绩通常由指导老师评判给出,(2)则是由网站程序自动记录生成。由于协作学习目标的多样性,加之学生网络学习情况难以监控,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常常受到质疑。如何设计出适于网络协作学习、真正实现“重过程”和“重主体”的评价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四、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实践出真知。“综合学习网络课程计划”课题项目的研究实践不仅揭示了网络远程协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现提出与读者共享。1、突显指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加大培训力

15、度。在远程校际协作学习中,各实验学校的学习小组是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而学习小组的直接的指导者、组织者,则是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很多实验学校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都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指导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学生,光靠自身很难深刻理解这种学习模式的意义并掌握好学习方法,因而需要教师观察和指导学习过程的每一环节,作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学习的帮助者,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观念更新,直接决定了学生开展此项学习活动成败的主要因素。2、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技术支持要想使得远程协作学习开展顺利,网络平台的功能设计至关重要。一个功能完备的远程协

16、作学习平台不仅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成果的展示空间和多种多样的沟通手段,最重要的是它必须能够支持、辅导、记录、再现、评价协作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是平台设计者要遵循的原则,在平台的设计中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协作小组活动模块。可包括:制定研究计划、小组分工、资料收集、活动日记、在线制作报告、作品发布、组内互评、投票决策等子模块。(2)远程协作模块。可包括:主题会议、公告板、电子邮箱、专题评价等子模块。(3)教师辅助模块。可包括:教师建议、教师答疑、FAQ、教师讨论区等子模块。3、设计“五评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开展的网络协作学习中学习者评价主要采取两方面的依据:小组作品或报告的成绩、学习者登陆平台的次数及时间。由于专题的产出(由专题作品、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