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85586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导向与“四大区建设邱 凤 林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既是一定经济开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又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任务更是进一步促进未来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适时适度地推进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才能不断推进地区经济的增长。毕节地区在建设“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根底上,进一步提出“四大区建设的设想,正是为了从中选择和培育地区主导产业,为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开展提供明确的导向,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开展。第一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根本理论一、主导产业的根本内涵主导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与经济开展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一个地区经济开展的过程,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培育与演进的

2、过程。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开展速度快,对地区整体经济起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具有参加区际分工和带动区内其他产业开展的双重功能。从历史上看,毕节地区曾有工业开展的历史,但没有一个产业起到主导产业的作用。在毕节地区选择烟草产业后,烟草产业在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参加区际分工的同时,带动了地区烟草种植,复烤,包装等产业的开展,“两烟的利税迅速成为毕节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烟草产业的开展成为毕节地区成功选择主导产业的典型案例。在主导产业的开展过程中,主导产业表现出以下特征:1主导产业的经济增长直接或间接影响地区的经济增长。毕节地区烟草产业的开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就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当

3、烟草产业逢勃开展时,地区的财政收入,经济增长明显加快。1997年由于市场因素及税率下调,烟草产业的开展呈现出明显的趋缓,地区经济的增长以及在贵州省的排位就迅速下落。事实上,在世界经济开展的历史上,有许多案例可以说明,不同开展阶段正确适时地选择主导产业,可以加速推动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开展。日本战后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就是正确、及时地选择了主导产业。日本产业经济学家佐贯利雄认为,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转换是由日本工业开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三组主导产业更替引起的:第一组主导产业是电力工业。其中,火电的大开展为高耗电的原材料工业例如石油、石油化工、铝、钢铁等工业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第二组主

4、导产业是石油、石化、钢铁、造船等。这些产业继电力工业的开展而勃兴。第三组主导产业是需求收入弹性更高的机械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可见,日本的主导产业的演进经历了一个从原材料到生产手段,再到加工组装工业的生产开展的开展过程。与此相反的案例是英国。英国从19世纪起就走上经济衰退的道路。到本世纪20年代,经济长期陷入停滞状态。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顽固和保守,英国没有顺利地选择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九十年美国的主导产业是IT产业,IT产业的开展,使八十年衰落的美国再度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日本却失去了时机,九十年代至今仍然处于经济开展的低迷状态。2地区经济阶段的开展表现为主导产业的更替

5、。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开展进行了实研究后,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六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开展阶段向更高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尤其是主导产业的转化来推动的。一个地区经济中,有许多专业化部门,但是其中的部门要成为主导产业部门必须具备一些根本特征:第一,其主要产品主要为区外效劳,是出口主导型产业。一个仅供地区内消费的产业,其市场占有率、区域专业化水平难以到达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主导产业的产品和主要为区外效劳,这也说明这一个产业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第二,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简单地说,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率。显然,

6、需求收入弹性较高,大于1,那么说明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社会对产品和需求更大的增加。这种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展前景,符合产业结构开展的方向。第三,生产率增长较快,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当地原材料的吸纳力。事实上,主导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对当地原材料的吸纳能力方面。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毫无竞争能力,生产率增长较慢的产业不会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第四,产业关联度大,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主导产部门和起飞?1963年一文中分析了汽车工业的产业关联度。这种关联效应是主导产业的重要特征,有这种关联效应,该产业就会是在地区和国家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主导

7、产业。这种关联效应说明:其一、该产业的开展会诱发出新产业;其二、该产业对提供原材料的产业有很大的影响;其三、该产业的开展对所在地区经济结构有较大的影响。第五、主导产业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部门。由于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资源丰度、开展阶段不同,在兴旺地区已退出主导产业的部门,在另一不兴旺地区却是主导产业。因此,从地区之间的开展差异上讲,主导产业不一定是技术先进的产业,但,一定要使用较为先进的适用的技术。同时,主导产业的持续成长必然以制度创新为背景,没有制度创新作根底,主导产业不可能保持长期的增长。二、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一个地区选择主导产业关系地区的开展前景,但在实践中,一个地区有选择主导产业的

8、多种可能性。如果确定出很多重点,就等于没有重点,也就不可能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在某个最有利的产业上,以加速地区经济的整体开展。选择主导产业必须依据以下根本原那么:一是资源优势原那么。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具有资源优势。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进而成为主导产业部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1必须与国家的总体战略开展目标一致,才可能得到确认。我国环渤海地区的工业、科技、交通等领域在全国占有很大优势,但是,由于八十年代初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重点先是珠江三角洲,后是长江中下游,这种优势只是潜在的,直到“十五方案,才把环渤海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的增长点。连云港作为欧亚大陆桥的东端出口,地理位置优越,建港条件也好,直

9、到“九五方案期间,连云港才获得开展机遇。2必须进行区内外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比拟时,才能确认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日益密切,资源优势互补也必须置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进行分析。资源优势确实认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区内外,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比拟,才能科学地确定。美国与南部丘陵地区,无论从地形、气温、土壤、降水等条件中来看,都非常适合种茶树,又是世界的茶叶消费大国。然而,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一地区就是没有开展起来,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本钱太高,进口茶叶比拟本钱更低。毕节地区曾经在金沙的一些乡镇,推广过蚕桑种植,然而,市场的原因、种植习惯及技术原因,这种产业并没有开展起来。二是规

10、模经济原那么。这是由主导产业的特征或性质决定的。产业规模有四层含义:其一是产业的绝对规模要到达规模经济的要求。这是规模经济规律对产业的要求。其二是区内的相对规模必须在区域中占一定的比重。这是地区对主导产业傍侧效应的要求。其三是在较高层次区域中相同产业的相对规模占一定的比重。这说明的是产业的区外竞争力。其四是产业的产品的输出规模。这说明的是主导产业的区位商。三是市场优势原那么。主导产业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和较高的市场需求。四是关联效应原那么。这一原那么要求主导产业必须能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开展,同时,能节约能源及资源,符合可持续开展原那么,能对地区经济开展目标作出重大奉献。五是比拟优势原那么

11、。主导产业必须尽可能使本地区的限制因素得到有效利用,发挥地区的比拟优势。每个地区都有限制产业开展的因素,如:贫困地区的资源丰富,缺乏资金和技术,劳动力素质不高,甚至交通的制约都存在。因此,利用比拟优势原那么选择比拟本钱相对较低的产业,有利于主导产业的开展与竞争。三、地区主导产业转换的有序性库茨涅茨曾对美、英、德、法、比利时等国从19世纪初中叶到20世纪初期6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和35种主要产业价格进行系列分析,发现各产业的开展具有与技术创新相联系的生命周期,特定产业的产量增长先是加快,后是放慢,主导产业不断地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构成不同主导产业部门依次更替的动态序列。一国或一地区的主导

12、产业决定其产业结构的水平,因此,主导产业的转换就规定了产业结构的演进。事实上,主导产业的有序转换,对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导产业转换的时机和定位正确,就可以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主导产业转换的时机和定位不正确,那么会延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日本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八十年代的三次主导产业转换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九十年代日本没有抓住新经济带来的机遇,日本经济的低速开展至今没有改变。美国二战后进入了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其钢铁、汽车制造等产业为经济的开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进入八十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的飞速开展,美国的汽车制造产业失去竞争力和市场的同时,美

13、国经济的也开始走向低迷,直到九十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美国经济重新走出低谷,而稳步开展。毕节地区在烟草业成为主导产业后,曾经试图选择纺织业作为另一个替代产业,然而,没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的纺织业没有开展成为地区的另一个主导产业,也没有起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一般地说,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有序转换有以下几方面:1、从生产要素的密度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2、从采纳新技术成果能力上看: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新兴与传统相结合产业;3、从三次产业变动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4、从产业增殖的角度看;低附加值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更高附加

14、值产业。从总体上看,毕节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还处于资源导向层次。从现状上看,这种资源导向产业的结构,由于地区专业化水平低,以及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资源优势还远远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从开展趋势上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替代性,以及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引起开采条件的恶化趋势,容易导致区域开展的不稳定性。因此,毕节地区主导产业的转换,还是要加强资源导向,即逐渐扩大优势资源的开发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有选择地、适度地开展一些加工制造业。在不兴旺地区选择主导产业选择顺序中有一个问题必须研究。这个问题是:可否跨越经济开展的阶段,选择高精尖技术产业,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开展。世界新技术

15、革命的兴起和高技术产业群的出现,是工业化的开展和深化,在一个农业社会占主导,还没有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地区开展高新技术,不符合地区实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必须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才能开花结果。事实上,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许多兴旺地区的工业中心都尚未实现工业技术的高精尖水平,更何况我国的不兴旺地区,因此,立足地区的实际,在经济开展初期选择适合地区技术水平的产业才是正确的决策。第二节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一、地区主导产业与区域开展阶段的适应性。从钱纳里的理论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开展阶段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世界经济开展的历史也说明:当产业结构与地区开展阶段相适应时,地区经济就能顺利地

16、开展,否那么就会延缓开展,甚至停滞不前。地区产业结构与开展阶段的适应性主要表达在地区主导产业与开展阶段的适应性上。地区主导产业代表了地区开展的动力与方向。地区主导产业结构与开展阶段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衰退的主导产业能否顺利地退出,新的主导产业能否及时地承当起带动区域经济下一阶段的开展重任。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过程?1953一书中,他采取历史分析和结构分析方法来考察经济成长的一般过程,并提出了成长阶段划分的理论。他把经济成长分为六个阶段,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与各个经济成长阶段相对应,罗斯托列出了五种“主导部门综合体系:1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农业社会占主导:主导产业体系主要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砖瓦等部门。2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