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与其未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85391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与其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态农业与其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态农业与其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态农业与其未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态农业与其未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与其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与其未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农业与其未来傅晓华 1 赵运林 2(1.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2.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413000)摘要:生态农业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学方法和依靠当代 高科技实现了农业清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了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 业是对现代农业的一场革命,它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 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 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未来生态农业,走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种资源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和调节控制的高科技农业。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The

2、ecosystem agriculture with its futureFu Xiao-hua1 Zhao Yun-lin2(1.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Hunan, Changsha, 410004; 2. City collegeof Hunan,Yiyang,413000)Abstract: The ecosystem agriculture follow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ecology and economics, by the system science, depending on the contempora

3、ry high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the agriculture to sweep the production, having no harmful effects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duction, developping the agriculture circulation economy. The ecosystem agriculture is a revolution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it makes use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essenc

4、e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ults, passing the artificial design ecosystem engineering and moderating development and the , using of resource of the environments and the antinomy of the of the protections, becoming the ecosystem up with economic previous two virtuous cycle, the economy, ec

5、osystem, social three greatest performances unify. In the future the ecosystem agriculture, walk the agriculture can keep on the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resources is full to make use of, the reasonable installs and regulates the control of high-tech agriculture.Key Words: Ecosystem agr

6、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ture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 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 种农业。是一种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生 态系统,它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各种高新技术优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生态合理、 良性循环的精准-信息农业系统。一、生态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革命现代农业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巨大飞跃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严重的缺点 和弊端,一是消耗大量能源,二是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些 问题严重困饶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

7、业应运而生。1生态农业是节省能源的农业现代农业产品大幅度的增长是以物质和能量的高投入为代价的。全世界农业 能耗从1950 年到 1985 年的 35年间增加了 6.9倍,其中主要由于工业发达国家 能耗增加了。现代农业主要依赖的已不是人力和土地,其产品大幅度的增长是以 物质和能量的高投入为代价的,主要依赖是石油、机械及其制品的大量投入,所 以有人称现代农业为“石油农业”。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石油短缺或 枯竭,将给现代农业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而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 的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 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8、。 1生 态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 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 的一种农业体系。生态农业用农家肥增加土壤肥力、用生物方法防治农作物病虫 害,要求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保护自己生存环境里的生态平衡,其产品被称 为“绿色产品”。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 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替代农业。2生态农业是循环利用的农业现代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农业,它依靠大量消耗森林、淡水、土地、动 植物物种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来维持生产的运转

9、,人类为此付出昂 贵的代价。森林面积逐步减少、淡水资源枯竭、生物物种资源濒危、土地沙漠化、 表土流失等一系列的后果,正在威胁着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切,就发必须 从资源循环利用方面下功夫。而生态农业更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良性循环, 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 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 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物质循环体系。主要是 利用森林、灌木、牧草、绿萍以及农作物来增加土壤中有机物质的积累,提高土 壤微

10、生物的活力,提高土壤肥力,并要求把农场一切废弃物和厩肥以及城市垃圾 和粪便等物质都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甚至把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结合 起来,形成一个物质大循环系统。可见,生态农业在生产方式和观念上与现代农 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是 20 世纪60 年代末期作为现代农业的“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 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 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 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 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

11、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3生态农业是环境保护的农业现代农业使用的农药和有机氯杀虫剂等在环境中或在农作物产品中残留期 长,含有铅、砷、汞的农药和有机氯杀虫剂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 中或在农作物产品中残留期长,脂溶性高,污染危害严重。它除了直接污染土壤 外,对大气水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农药施入农田后,在环境各介质中迁移转 化,其中土壤是农药的贮藏库和集散地,大气和水是传递、扩大农药污染范围的 媒介;农药作物是直接受污染者,动物是间接受污染者,动物的富集能力强,受 污染程度最严重。环境中的农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如果人体摄入量超过允 许的限度,则会诱发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12、。农药大量施用后,在杀死 一些害虫的同时,也造成以害虫为食或控制害虫的天敌被杀害。食虫的鸟类也受 到毒害。农药还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又一重 要原因。过量的施用化肥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使本来松软的土壤变得板结,而 丧失了保水保肥的供水供肥的能力。生态农业不同现代农业,它通过适量施用化 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现代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 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 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 系。生态农业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

13、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并着力保护环境的农业。二、生态农业的特点与理念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 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 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 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 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 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生态农业的

14、特点第一,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 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 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第二,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 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 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 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 展。第三,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

15、深加 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 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第四,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 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 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 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生态农业的理念生态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生态理念,既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建设,实现高产稳产, 保证农业效益的提高,又加强对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既重视农 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

16、境,又不排斥现代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促 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既有适合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农业生态类型,又有适合不同 技术层次经济文化水平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 我国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各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后,粮食总产平均增幅 15%以上, 单产较试点前增长 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 倍和 9.2 倍,人均 粮食比试点前增加 21.4%。2同 时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生态农业作为替代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完善,包括的类型很多,如持续农业、 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等等,这些类型的划分其实都反映出生态农业的理念。生态农业是一种现代集约的可持续农业。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指的是在实现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资源产出率,保持农业生态平衡,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 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农业。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具体内容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