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853718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Q320003第 版焊接通用工艺规程第 0 次修改修改日期:第1页共 7 页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焊接的钢制、类压力容器。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本规程改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JB4082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49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焊工管理规则3 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3。1 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接工艺必须按JB4708标准评定合格.

2、焊工必须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焊工管理规则规定经过培训并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资格。)受压元件焊缝;b)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e)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32焊接工艺评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按焊接管理制度执行.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编制工艺评定项目明细表. 焊接材料41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保护气体、电极等。 2 焊接材料选用原则批准: 审核: 编制: 003.8.15实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3-200-2003第 1 版焊接通用工艺规程第 次修改修改日期:第2页共 7 页4。 2 相同钢号

3、材料相焊的焊缝金属。碳素钢、低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不低于材料标准规定值的下限。耐热型低合金钢还应保证其化学成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应保证化学成分和耐腐蚀性能。4 2. 2不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 2。 。 1不同强度钢号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不低于强度较低母材标准规定的下限。4。 2。 2. 2 奥氏体不锈钢与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宜采用铬、镍含量较奥氏体高合金钢母材高的焊接材料。 . 3 不锈钢复合钢的焊缝.基层与复层应按各自的要求选用。但复层焊缝与基层焊缝以及复层焊缝与基层钢板的交界处宜采用过渡焊缝。 厚板多

4、层焊焊后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或热冲压成形拚缝的焊接接头应考虑热处理后强度偏低的情况.4 4 凡符合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类压力容器应采用低氢碱性焊条.4 对焊接接头有冲击要求时应选用低氢碱性焊条.4。6焊条、焊剂应保存在一级库里,从一级库领出的焊材应立即按规定进行烘烤、保温。如果焊材在湿度大的环境里放置时间过长应适当片延长烘烤时间。焊丝需去除油、锈。保护气体应保持干燥.5 焊接方法压力容器制造所采用的焊接方法应根据图样和工艺条件选用,可选用一种焊接方法也可选用二种或几种焊接方法的组合。5 焊接方法选择时要考虑的因素有:1) 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成形美观;2) 装备条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

5、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PV-2002003第 版焊接通用工艺规程第次修改修改日期:第3页共 7 页3) 工艺条件;4) 容器的大小、结构、焊接位置;5) 容器的材料、厚度;6) 焊接材料的可得性;7) 焊接工艺评定;8) 焊工资格。5。 直径小于0的容器的A、B、类焊缝要选用氩弧打底。5。 3材料厚度小于的不锈钢容器尽量选用氩弧焊。5。 4直径大于00以上的A类焊缝以及平板拚接焊缝尽量选用埋弧自动焊。5。6由于工艺条件的限止埋弧自动焊不能焊到的A、类焊缝尽量选用埋弧焊盖面。5接管与壳体的C类焊接接头的焊接一般情况下选用手工电弧焊采用双面焊接,当容器直径小或不易清焊根时采用氩弧焊打底加手

6、工电弧焊.5。 8热交换器的管子和管板的焊接要选用氩弧焊.当装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要选用自动脉冲氩弧焊.6 焊前准备5。 焊接坡口焊接坡口应根据图样要求或工艺条件选用或自行设计。 2选择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应考虑下列因素1) 采用的焊接方法;2) 焊接件的材料和厚度;3) 坡口的加工方法;4) 填充金属焊接工作量要尽可能的少;5) 保证焊透和避免各种焊接缺陷的产生;6) 有利于焊接保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V-3-2002003第 版焊接通用工艺规程第 0 次修改修改日期:第4页共 7页7) 焊工操作方便;8) 异种金属焊接及复合板过渡区焊接要有利于减少焊

7、缝的稀释率;9) 有无预热要求。5. 2坡口制备。 2. 1受压焊缝在焊前必须制备坡口.碳素钢和抗拉强度下限值不大于40Mp的低合金钢可采用冷加工方法,也可采用热加工方法制备坡口.5。2 耐热型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强度型低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方法。若采用热加工方法、对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应用冷加工方法去除。坡口表面要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5。 3焊接坡口应保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形式和尺寸应符合相应规定。5 4焊接坡口两侧(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焊条电弧焊各15mm,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各2m,应将水、锈、油污、积渣和其它有害杂质清理干净。

8、5. 5为防止飞溅,奥氏体高合金钢坡口两侧100mm范围内应刷上涂料。5。 焊接引弧、收弧部分不能去除的纵缝或拼接焊缝在焊接前要加引收弧板.6 预热1为防止因冷却速度过大而产生焊接裂纹,对一定厚度的材料焊前应考虑预热。常用钢号相焊时推荐的预热温度见表1。表、常用钢号推荐的预热温度钢号厚度最低预热温度()2、2G、20、2030050050016Mn、6MnR、20MMo30510050。 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为高的钢号选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PVQ3002003第1 版焊接通用工艺规程第 0次修改修改日期:第5页共 页6. 3采用局部预

9、热时,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6。 需要预热的焊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组对定位7。 1组对时,坡口间隙、错边量、陵角度等应符合GB50和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7。 尽量避免强加组装,定位焊缝的焊接,焊缝长度、间距要符合定位焊通用工艺规程的要求.8 焊接8 焊接环境8。 . 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防止措施,否则禁止施焊.a)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手工电弧焊时大于0m/。b)相对湿度大于90.c)雨雪环境d)焊件温度低于20. 1. 2当焊件温度为-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8。 应在引弧板或坡口内

10、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弧坑应填满,纵焊缝应在引出板上收弧。 对有冲击试验要求的焊件应控制焊接热输入量,每道焊道的热输入量都不应高于评定合格数值. 4层间温度. 4. 施焊过程中应控制层间温度,碳素钢和低合金强度钢层间温度一般不高于30,奥氏体高合金不锈钢一般不高于10。8. 。 2当焊件有预热要求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8 5每条焊缝应可能的一次焊完。当中断焊接时,对冷裂纹敏感的焊件应及时采取后热,缓冷等措施。重新施焊时,仍需按规定进行预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PV-Q20-2003第 1 版焊接通用工艺规程第 0次修改修改日期:第6页共 7

11、页8. 6引弧板、引出板、产品试板不应锤击拆除。9 焊接工艺规范9。 1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参数主要有:电源种类、极性、焊条牌号、焊条规格、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9。 手工钨极氩气保护焊的主要焊接工艺规范参数有:焊丝牌号、焊丝直径、保护气流量、焊接电源极性、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9. 3 埋弧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参数有:电源极性、焊丝牌号、规格、焊剂牌号、焊丝伸出长度、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10 后热 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应采用后热措施。10。后热应在焊后立即进行。10 2后热温度一般为0350,保温时间与焊缝厚度及后热温度有关。1. 3

12、若焊后立即进行热处理则可不做后热.11 焊缝外观及焊缝形状尺寸要求1.1A、B类焊接接头焊缝的余高:1、2见表10表10、A、B类接头焊缝余高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b50Mpa的钢材以及C-Mo低合金钢钢材其它钢材单面坡口双面坡口单面坡口双面坡口e2e1e2e1e21e20S且31。011且310%2且00%S且41.5011且4010%2且注:表中百分数计算值小于。时按15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检验通用工艺规程文件编号Q/V320003第 1版焊接通用工艺规程第 次修改修改日期:第7页共 页。2C、D类接头的焊缝的焊脚在图样无规定时,取焊件中较薄者之厚度。补强圈的焊脚,当补强圈的厚度

13、不小于8mm时,其焊脚尺寸等于补强圈厚度的0%,且不小于8mm。113所有焊缝的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飞溅物。4 用标准杭拉强度下限值b40a的钢材以及CrM低合金钢材和不锈钢钢材、低温容器及焊接接头系数为1的容器其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其它焊缝表面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0。12。5 C、D类接头焊缝与母材应园滑过渡。否则应用砂轮打磨.13 焊缝返修131焊缝返修必须要有详细的返修工艺,返修工艺的内容应包括缺陷产生的原因、防止产生相同缺陷的有效措施及返修焊接工艺规范参数.2返修要有返修记录。3。3要求有热处理的容器返修在热处理前进行,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返修后应作必要的热处理.3.4返修次数不超过二次,超过二次以上的返修应经制造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14 焊后热处理141当GB15和GB15规定的及图样技术文件要求需焊后热处理的容器应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常用钢材焊后热处理的规范见表1。表11、常用钢材热处理规范钢号焊后热处理温度最短保温时间h10、2、Q235A、C、G206n、16n506当焊后热处理厚度小于等于50mm时,为/25h但最短时间不低于1/4。当焊后热处理厚度大于5mm时,热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