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稿序厅:欢迎大家参观中国第一家钢铁博物馆中国武钢博物馆 现在在大家脚下的是 由我们武钢自己生产的热轧板所铺成的钢铁大道 沿着这条钢铁大道我们就来到 了博物馆的序厅在大家右手边的这面墙上记载了我们武钢五十年来的艰辛历程 和光辉足迹 2009 年,武钢全面提出并推进第三次创业,并开展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现在请看一下左后方, 这面墙上记载了我们国家四代领导人曾今在不同时期 视察武钢时所留下的珍贵的照片: 毛主席曾今来过四次, 小平同志来过三次, 江 泽民和胡景涛总书记也都先后来过两次,这些都是我们武钢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沙盘:(1)请大家看一下这边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武钢在青山区本部的厂 区占地模型,整个厂区占地为 21.17 平方公里按照工艺流程可划分为三大片: 冶炼片、炼钢片和轧钢片在我们最左侧的是长江,武钢拥有江边上最大的企业专用港口——港务公 司,目前拥有十座码头,用于原料的输入与产品的外发工作当原料输入到厂区内以后, 铁矿石会送到烧结厂加工成烧结块, 碳就会送到 焦化厂加工成冶金焦炭 加工后的原料就会送到高炉中冶练成铁水 目前我们拥 有 8 座高炉,其中 5 号、6号、7 号高炉的有效容积为 3200m 3, 8 号高炉的设计 容积为 3800m 3。
从高炉中冶炼出的铁水就被会送到炼钢片加工成连铸方坯和连铸板坯 一炼 钢厂于 1959 年建成投产,现在专门用于生产连铸方坯从这个厂出来的方坯就会送到大型厂当中 大型厂目前拥有两条生产线, 前面红颜色的是线材车间, 生 成不同规格的线材 ;后面蓝色的为型材车间,生产现在火车提速所用到的每根长 达 100 米的重轨二炼钢厂是我们重要的品种钢生产基地,每年生产大约 420 个牌号的品种 钢三炼钢厂是我们最大的炼钢厂,每年生产大约 730 万吨,相当于一炼钢厂 和二炼钢厂年产量总和的两倍四炼钢厂主要为我们的硅钢片提供板材从炼钢片出来的连铸板坯就会进入到这边的轧钢片, 轧制成顾客所需要的不 同规格的板材 首先就会进入到热轧厂, 热轧总厂下辖四座分厂, 分别是一热轧 厂、二热轧厂、 三热轧厂以及轧板厂 其中二热轧拥有现在国内最宽也是最先进 的轧机—— 2250 轧机从热轧厂出来的热轧板就会分别送入到冷轧厂与硅钢厂 冷轧总厂下辖三座 分厂,分别是一冷轧厂、 二冷轧厂和三冷轧厂 其中二冷轧厂能生产现在国内最 宽的汽车板达到 2.08 米我们的一硅钢、二硅钢和三硅钢全部建成投产以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硅钢 片生产基地。
以上就是我们武钢在青山区本部的基本情况 现在请大家往里边走, 我们去了解一下冶金简史青铜:(2)从公元前 21 世纪到公元前 770 年,在这一时期当中相继出现了夏、 商、西周三个王朝 青铜器具就是这一时期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 我们看到 橱窗里,这是湖南出土的四羊方尊, 我们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 还有令世 人惊叹的马踏飞燕, 都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 展柜里的泥塑展示的是 青铜时代人们在冶炼青铜器具的工艺流程铁器:青铜时代经历了大约 2500 多年的历史, 直到铁器的大量使用人们就迎来了 铁器时代人们最早知道的铁为陨铁, 古埃及人称之为神物, 在古希腊语当中“星” 和“铁”是同一个词春秋时期人们冶铁的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块炼铁,一种 是生铁块炼铁由于它的铸造性不是很强, 所以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生铁的铸造 性比较强,所以又称为铸铁,但是由于它的质地比较硬、脆,所以后来人们又发 明了“生铁柔化术,”它不仅保证了生铁可铸性强的特点,并且提高了铸件的强度 与韧性,大大的延长了铁器的使用寿命,在冶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铁器化时代:在西汉中后期人们发明了将生铁炒至成钢的“炒钢法”,到了东汉后期又出现 了百炼钢法, 专门用于制造名刀宝剑, 我们看到这两幅照片反映的就是当年的名 刀宝剑,我们常说的“千锤百炼”、“百炼成钢”等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到了东汉末期 又出现了“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进行合炼,与我们近代的平炉炼钢法较为接近 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在明代中叶以前居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并且不断的向外传 播近现代钢铁工业: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代冶金工业在 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中发展 经历了由手工业小生产到机器工业大生产, 由传统 技术到西方近代冶金技术的转变过程 1890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兴建湖北 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 这是中国也是远东第一座近代钢铁联合企业, 它的建成标 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中国的钢铁工业从 1953 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开始飞速发展, 1996 年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年产钢量突破 1 亿吨电子书:现在在我们面前看到的是一般电子书, 里面记载的是汉冶萍公司的简史, 它 是通过感应的原理为我们所展现汉阳铁厂:(3)在鸦片战争之后, 清朝的部分官僚开始举办实业, 兴起了富国强兵的“洋 务运动”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在这一时期兴建了中国第一家钢铁厂——汉阳铁厂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这个展柜里面展示的是当年张之洞为了兴建汉阳铁厂向清朝 廷上奏的奏折现在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汉阳铁厂的情况。
当年清政府为了兴建卢汉铁路 (卢沟桥到汉口) 就将两广总督张之洞调任为湖广总督 他提出了要修建我们自 己的铁路就一定要用自己生产的铁轨和其它的铁路用具, 所以他就决定在汉阳的 龟山脚下兴建了汉阳铁厂 但是由于当时引进的贝塞麦炼钢炉不能去鳞, 产品发 生脆裂,销路不畅,加之缺乏资金、煤焦等一系列的问题,汉阳铁厂无法再继续 生产下去 于是张之洞就将汉阳铁厂交给了当时的盛宣怀招商承办 盛宣怀在接 管以后就借外债将贝塞麦炼钢炉改为了马丁炉, 该厂的面貌焕然一新, 被外国人 称之为“东亚第一雄厂”大家可以看一下身后,这边的展柜里展示的就是当年汉 阳铁厂生产的铁货与砖瓦, 左侧的钢轨就是汉阳铁厂于民国四年制造, 上面印有 字样大家可以看一下大冶铁矿:在汉阳铁厂新建的同时,张之洞在德国购买了采矿设备,新建了大冶铁矿, 并且铺设了 30 公里的轻便铁路,这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在大家右手边的这幅图反映的就是当年汉阳铁厂的全貌,那一位就是张之 洞,在他旁边的镗炮也是由汉阳铁厂的钢铁所制造萍乡煤矿:当盛宣怀接管了汉阳铁厂、 大冶铁矿之后, 根据两厂缺乏资源的问题, 于是 请来了外籍的勘探师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勘探, 最后发现的江西萍乡一带的煤矿 蕴含比较丰富,于是就在这个地方兴建了萍乡煤矿。
然后他于 1908 年将汉阳铁 厂、大冶铁矿、 萍乡煤矿合为一体, 这也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也是亚洲第一家钢 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大冶铁厂:1908 年汉冶萍公司成立以后,厂矿出现盈余,于是盛宣怀就决定在大冶铁 矿的旁边在兴建一座铁厂 他就将汉冶萍公司的全部资产抵押给了日本, 借日债 兴建了大冶铁厂,并且修将了当时国内最大的 800m 3的高炉两座 华中钢铁公司: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派人接管了汉冶萍公司,并且改名为华中钢铁公司 当时由于战乱,华中钢铁公司并未生产, 3 年后湖北解放,军代表王厂等人就接 管了华中钢铁公司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两台机床,都是由 50 年代中后期投入生产右边的是 刨床,左边的是车床这台车床曾今接受到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的视察现在请大家往这边走,我们将乘手扶电梯上二楼二楼 第一次创业:(4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这块就是毛主席当年在 1958 年 9 月 13 日我们武钢 正式建成投产的第三天来到大冶铁矿的尖山上手握过的一块铁矿石, 上面有一幅 当时的照片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我们就什么都好办了 ”毛主席对 于钢铁情有独钟, 为了改变我国“北重南轻”的钢铁工业布局,于是他提出了“钢铁 要过江,钢铁要过关”。
50 年代初党中央决定在湖北兴建新中国的第一个大钢都 三一五厂成了最初的筹备处, 待它扩建以后就并入了由中南钢铁局改成的华中钢 铁公司经过了一系列的勘探、 测量与选址以后, 最后党中央决定以青山作为厂 址,并且采纳了苏联专家组以武汉的地名命名的建议,于 1954 年底正式将华中 钢铁公司改名为武汉钢铁公司1958 年 9 月 13 日,武钢的一号高炉炼出了它的第一炉铁水,这也就标志 着我们新中国第一个大钢都的诞生 我们看到展柜里的这块生铁就是当时一号高 炉炼出的第一炉铁水的一部分 在它旁边的是当时 9 月份的生产日报, 边上的是 武钢的一位老职工于 9 月13 日写的日记,最边上的是武钢的全体职工于 9月14 日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在大家身后的老式放映机正在播放的就是 50 年代一期 工程的新建和 9 月 13 日一号高炉出铁时的情景1955 年的 10 月,青山厂区正式破土动工, 这一系列的照片反映的就是当时 动工时的情况 我们武钢的第一位总经理李一清为这个开工仪式做了剪彩 橱窗 下的这些工具与仪器就是当时建设者所用过的 新中国第一个大钢都的建设得到 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关心与帮助第二次创业:在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征程中,武钢一直勇当开山劈路的钢铁先锋, 70 年代一米七工程的引进就是武钢在文革期间率先打开国门的一大创举。
现在在我 们面前看到的就是当时从日本引进的森吉米尔冷轧机一米七工程又称为“0七工程” 1974年的9月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江城 打响了这个“□七大会战”当时所挖掘的土可以筑造两条从武汉到上海的沿江大 堤,所用的混凝土相当于四座南京长江大桥的用量, 所用的钢结构相当于三座武 汉长江大桥的用量 这一组照片反映了当时那些西德专家与日本专家在为我们的 员工做指导老一辈的武钢人还久久的不能忘怀当时走进新厂房时的情景,明亮的厂房, 长长的辊道, 就连身上穿的米黄色的工作服也令人羡慕, 这说明我们可以开启自 动化的设备了 但是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也向我们走来, “洋轧机只吃面包,不吃大 米饭”,它无法轧制国产的钢坯, 再加之当时的轻工由于文革期间耽误了学业, 许 多人都不认识机器上标识的英文, 于是他们只有贴上写有中文的胶布 一位日本 专家在回国前断言, 在他走后, 一米七轧机的产量会不断的下降, 最终成为一堆 废铁在这个时候我们武钢人喊出了“争气争光争一流”的响亮口号,以刘介、曾 呈校为代表的一批工程师, 经过了他们的不懈努力, 最终攻克了洋轧机无法轧制 我们国产钢坯的难题随着管理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兴起, 武钢的决策层越来越发觉到质量的重要 性,于 80 年代末提出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口号。
1991 年 2 月国务院办 公厅发出通知, 号召全国工交企业学习武钢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验 长期 以来人们常以一个“大”字来形容武钢的宏伟,大高炉大厂房、大钢都、大气魄, 小小的钢城除了飞机场以外其他的什么都有 但是等到经济浪潮的到来人们才发 现企业办社会的弊端,才发现武钢背上的包袱是多么的沉重 90 年代初,武钢 的全体职工达到了 12 万人,其中 7 万人从事非钢产业,在这个时候武钢毅然的 提出了“7 万人不吃钢铁饭”的口号武钢的改革力度一直都非常的大,但是走的 也非常的稳, 经过了一系列的措施, 使那些分离出来的辅助单位能够稳步的走上 市场,并且不断的成熟第三次创业:经过了反复的研究与讨论, 最后武钢决定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联合中部、 西部和南部以及周边一些骨干钢铁企业优势互补, 构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区 域市场控制力的世界级钢铁集团 这里有武钢与湖北鄂钢、 广西柳钢、 云南昆钢 重组的情况 这个就是武钢即将兴建的千万吨级广西防城港项目, 这个项目对武 钢有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