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史学观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839141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史学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史学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史学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史学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史学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史学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历史二轮复习学案(25)模块十五 多元史观 解读历史【专题讲解】唯物史观(革命史观)传统史观 现(近)代化史观全球(整体)史观多元史观新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概念理解】史观(史学范式) 含义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研究历史。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历史活动、制度措施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第五、从阶级矛盾、社会性质等革命发展的角度分析的。(革命史观)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

2、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主要包括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经济现代化 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理性化和大众化进程。生活生活现代化,城市化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将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强调交往、交流、融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从纵向看,人类文明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横向看,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从范围上看: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中华文

3、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古埃及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大事件”,也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 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

4、文明社区的建设。那么凡是从以上观点分析的,就是生态史观,反之亦然。【思维拓展】应用示例(整合多种历史观)1. 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2)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3)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4)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之路(5)社会史观:烟草、玉米、可可、马铃薯的在欧亚传播,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2. 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童工问题等)(2)生态史观: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3)

5、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4)整体史观: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5)现代化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6)革命史观: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3. 用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3

6、)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5)革命史观: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4. 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西用”主张(1)近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 “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2)整体史观:反映了

7、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制度、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3)革命史观: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5. 用多元史观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

8、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5)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知识深化】 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

9、导者。” 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思考: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尝试练习】1、材料一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请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

10、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阐释中国近代前期的近代化历程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谈到: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侵略一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传统一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外因论认为中国现代化受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列举有关史实加以说明。(2)内因论认为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传统因素主要有哪些? (3)从19世纪66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追求现代化尝试的重大事件有哪些?据此分析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特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