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68951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一、书写(3分)二、积累运用(1-6题每题3分,第7题每小题2分,第8题5分,共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嘹亮(lio) 卖弄(lng) 梦寐(mi) 轻飞曼舞(mn)B烘托 (hng) 归泊(b) 澄清(chng) 抖擞精神(su)C酝酿 (yn) 枯涸(h) 匍匐(f) 山岛竦峙(sh)D栖息(q) 贮蓄(ch) 宛转 (wn) 闲情逸致 (y)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痴想 朗润 磅薄 一丝不苟 B肥硕 宽敞 响晴 春华秋实C清洌 倔强 黛色 芊芊细草 D梦寐 芦篷 苦涩 呼朋引伴3.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些同学觉得学校

2、对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处罚是小题大做,认为只要把成绩提高就行了。B七(1)班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常不耻下问,请教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学风。C当夜幕降临时,整个城市都是红灯绿酒,非常热闹。D每一朵盛开的花,鼓鼓的,像一个就要绽开的忍俊不禁的笑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D一进入体育场,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就映入大家眼帘。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课文告诉我们遇到危险和困难,只要化整为零,一

3、步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大困难的道理。B童趣一文回忆童年时代的种种情趣,说明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同样能享受到无穷的物外之趣。C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寓言是文学题材的一种,讲述带有劝诫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精悍。D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话剧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6.阅读下面三首短诗,根据前后文,填入方格的词语最符合诗歌意境的一项是( )甲:熄了灯,我才开始/因为我想到的每一个字/都成了寒夜里的星星乙: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丙:一道彩虹/掉进了课桌上的小盒子里/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晾晒在孩子们的脸上A思考/回忆/寻找 B做梦/上菜/解说 C发

4、亮/下酒/打捞 D飞翔/卖出/对话7.综合性学习七年级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活动。活动一:理解字词。某些词语,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它的意思,仔细阅读下面一则材料,选择其中一处划线词语理解它在文中的意思。美德的养成,关键不在于喋喋不休地说教,而是有没有人在不停地示范,借助榜样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一种自觉实践美德的习惯。没有这样的“传帮带”,或许可能出现“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怪象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德,可总是在不经意间以自己不关心、不实践的行为“助纣为虐”,“小悦悦事件”难道不是例证吗?活动二:判断字体。班级参观一个秦朝文物展,同学们发现当时通行字体是“小篆”,下面

5、哪一副字帖最有可能在展览中出现:( )A B C D8.古诗文默写(6分)轻轻吟诵着古诗文,犹如和古人面对面。见到孔子,我听到他谆谆的教诲:“见贤思齐焉, (1) 。”;与白居易同游西湖,“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景让我陶醉;陪常建漫步“禅房曲径”,“山光悦鸟性, (3) ”得以沉静我们烦俗的心灵;又随杜牧乘船停泊秦淮,发出“ (4) , (5) ”的议论。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甲乙两篇课文材料,回答问题(第9、10题各2分,第11、12题各3分,共10分)。【甲】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

6、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灭,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乙】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发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7、。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9.甲文中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变化(选用第一段词语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0.假如你是文中的白兔,去请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你怎样向诸神之王陈述你的理由?11.乙文中结尾一句为什么不延续前面的“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而是选择用省略号?12.从白兔因得月而担忧,到王子因厄运而坚强的经历,围绕得与失,你有哪些启示呢?结合下面的材料(摘自作者博客)说说你的理解。内容一: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

8、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内容二:“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其实,“大难不死”即福,何需乎后福?(二)阅读同学,请大声些,回答问题(第13、15题各3分,第14、16题各2分,共10分)。八岁时,发生了一件事,改写了我的一生。我曾经的天真烂漫不再,曾经的清脆童音不再,我几乎只会嗫嚅着说话,含糊不清的让所有任课老师都懒得提问我。性格上的巨变让我的成绩急转直下,成为一名沉默害羞的“差生”,尽管所有曾夸我冰雪聪明的老师,都愿为我义务补课,却迟迟不见好转。六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号称“

9、铁腕”的班主任,第一节语文课上,要宣布课代表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翘首以待,唯有我埋低了头如坐针毡,忍受着被老师点名的危险,那真是种煎熬尽管我自信绝不会被最重视口才的语文老师选中。在班主任洪亮的笑声里,全班哗然,“我选中的是一个老实人,老实到连话都说不完整不清楚。”我呆住了,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和安分守己的我作对,让我承担起如此巨大的麻烦。更加恐怖的还在后面,班主任让出了讲台,要我做一个简短的就职演说。我鼓足勇气站起身,喃喃自语:“老师,我的语文成绩不够好”老师眯起了眼睛问,你说什么?(甲)我咬了咬牙,把自己的话重复一遍。老师皱起了眉再问,(乙)所有人的视线都火辣辣地集中在我身上,失落的记忆忽然在此刻

10、复苏,热泪夺眶而出,我似乎又回到了几年之前,手无寸铁,被当众羞辱的场景。一股热流冲顶而出,我不顾一切的大声喊道:“老师,我说我的语文成绩不够好!”(11)老师铁青的脸色忽然缓和下来,他走到我面前,盯着我的眼睛,慢慢地、一字一句地问:“你能有勇气,如此大声地当众而喊,难道就没有勇气,改写你的分数吗?”(12)老我呆住了,热血凝固在发烫的脑海里,耳边所震荡着的都是方才的声音:(丙)(13)十年之后,站在千人汇聚的讲台上,用英文一字一句地朗诵出这段话的时候,我洪亮的声音和真挚的情感,引起全场掌声如雷,不绝于耳。(14)那一刻,我心中空空如也,除了感激二字。历久弥重的那句话,早已升级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座

11、右铭。(15)如果你是我,在心灵脆弱的某个时刻,你该也会用那句刻骨铭心的话来时时激励和警醒自我:同学,请大声点!13.通读全文,按照合理的顺序把下面三句话放入原文。A. 同学,你的声音能不能大一点、再大一点?B. 同学,请大声点!C. 同学,请大声点,再大声点!14.六年级时,有一件事,也改写了我的一生,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15.第4第5段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6.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呢?四、文言文阅读(一)(第18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9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

12、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人不知而不愠(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 传而不习乎 B.吾日三省吾身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三人行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 D.知之为知之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选取上文中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二)(第22题2分,其余每题3分,共

13、11分)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怅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注释】 然:好的,可以。弗与:不给。经宿:过了一夜。惶惜:担忧,可惜。咸:都。遂:于是。21.结合语境,推敲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乃酬千金 ( )方将献楚王( )惟怅不得以献耳( )22.结合语境,用现代汉语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咸以为真凤而贵23.下列各项“之”字,可以解释为凤凰的一项是( )A. 担者欺之 B. 国人传之 C. 宜欲献之 D. 过买凤之值十倍矣24.根据文意,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路人买凤,只是为了换取更多报酬。 B.担鸡者舍不得将凤凰卖给路人。C.路人明知是山鸡,故意买下送给楚王。 D.楚王对路人的心意深受感动。五、作文(30分)25.下面是一篇作文的开头,请依据情境,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续写一篇有着独特感悟的,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夕阳老去,西风渐紧。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我甚至能感觉到落叶轻轻的叫喊。那一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