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的学习而言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68830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学生的学习而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学生的学习而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学生的学习而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学生的学习而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学生的学习而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生的学习而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个人专业成长途径和方法探索摘要: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教师是一种最大的资源。进入教学微观领域,教师是教学工作的责任人,更是资源开发的主体。没有主体的积极行动,起码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完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才能博才通识,做到游刃有余,使教学活动更富有开放性和生成性。开放性是指教学活动不拘泥于教科书;生成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可供教学继续深入的资源。关键词:学习型 实践 教学反思 记载一、要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现实社会的种种诱惑,工作的压力,使得教师容易忽略专业的学习,但是既然作为一个教师,就有责任要尽教书育人的责任,总不能一直用我们在院校里学习的老知识反复传授。时代在变换,特别是这个

2、互联网时代,信息与知识的传递与更新日新月异,要做好教师这一个角色就一定要成长,学习是实现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怎么去学呢?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感染这一股热忱,给学生予关爱。比如李力加教授对教育专业的热忱,你会不受感染吗?徐军老师为了上好一节墩煌,曾经7次到墩煌考察,作了很多搜集与记录并做了实物模型,更为了书籍装帧买了很很很多各种个样的书,并自己也作了不少的制作创新体验。多听听别人的课,看看他人是如何创新的。这种方式非常有必要,直接而实用,但是不能仅仅是听课,要在过程中去思考,课后去探讨,可以用各种方式去记录,比如听课笔记、现场录象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如

3、这次的“领雁工程”中通过大家前一堂的“体验课”,课后导师点评与同学们互评促进学习,再展示、学习“提高课”,相信很多人学到不少经验都受益良多。其中除了可以学习他人的长处之外,还要向自己的实践学习,一堂课经过反复实践、琢磨再实践的过程,一边学习一边反思。仅有课堂体验还是不够的,还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储与更新。看教学名著与刊物是一线教师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方式,这对于跟上课改形势,接受他人的启迪大有助益,因为它们是历史的奠基,是创新的先导,读专著可以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

4、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是提升教师自身文化底蕴素养的良好途径。“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读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博览群书,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读报刊、读网络、读经典,读天文地理社会科学、读经济政治军事历史、读文化艺术古今中外二是读教育教学专业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教学专著、经验介绍、案例随笔等。这些都该认真阅读,细细品味。重点内容重点章节更要反复阅读,直到读懂,有的还可以尝试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百人友”。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并持之以恒专心阅读,日积月累,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塑造自己的

5、人格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进而积极地影响学生,并增加与学生交往的交融性。教育是“制造”人才的特殊的“产业”,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现代课堂不欢迎孤陋寡闻、循规蹈矩、照本宣科。不读书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教师要勤奋地读书,但勤奋地读书不是教师全部,教师更要把精力用在上课之前,钻研教材,寻找教育规律,预设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用自己的勤奋为学生的学习铺设道路,让学生学得轻松;同时课后要善于总结,要勤于动笔写作,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是时代的需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网络上有最新的知识与材料等着我们去挖掘,从来就没有依靠个人智慧

6、的所谓英雄时代,我们要聚合众人的智慧,努力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的知识与技能跟时代步伐稳合,不要在“今天”依然讲着“昨天”的故事。二、“凤凰多展翅”。实践是实现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要联系我们工作的实际。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结底要靠实践。上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实践,在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对的对策,脱离实践现实的学习是很难成功的。在实践的路途中,不要闭门造车,打开门,让其他教师来了解你的优点,指出你的缺点,为自己立起镜子。多出去上公开课、优质课等为自己寻找展示的舞台,勇于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败不馁,胜不骄。“全员赛课”便是一个非常好的舞台,每个人都参与到这种活动,结合他人的看法与自己的

7、见解再进入下一级的学习、锻炼、展示。把自己的优点、缺点都暴露在阳光底下,不足的地方好比细菌,被你的学习、创新之“阳光”消灭。总而言之,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艰苦拼来的。树立一个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目标,冲着那个方向,结合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勇于去实践、去体验,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三、教学反思不可少。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成长技巧,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才华的高低取决于思考的能力。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

8、升华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语言组织不当,或者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对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时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或者是练习层次不够,难易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对情况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反思可以使我们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时刻更新不断开设新鲜的课题内容和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知。教师不能只

9、把教案写得详细,满足于“我已经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进度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为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教学反思的方式主要有:写反思日记、写教育叙事、观摩教学、讨论教学、开展行动研究。四、及时记载再好的记性也不如点滴的记载,自己教学中的优点与缺点,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灵感,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记。我曾经读过丰子恺老先生的教师日记,书中无处不在的幽默风趣打动人心。大家都看过老先生的漫画,很幽默,但是没想到日记也处处惹人发笑。有的章节怕读者看不明白,就画出来,不禁佩服起老先生的多才多艺来。

10、仔细看看,其实老先生的每篇日记基本上不长,也不是为了发表而写的,从日常生活琐事到教学课堂,他一直坚持为教师生活工作作记录。不知不觉,已成为一本厚厚的教师日记广为大家学习。我从中领悟到:不管你的文笔如何,坚持每天写教学随笔:从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开始,不断地反思,然后读书,逐渐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接着再去提炼自己的一些观点,开始写论文,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理论。而且写论文还可以提炼知识,把平时浅层的、表面的知识深刻了、提炼了、巩固了。论文不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要平时的积累,有感而发才是精彩的。没有一位成功的老师是不勤于记载的,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就要从点滴做起,写教学札记、案例、反思等等,只要坚持不懈必定大有收获。 参考文献:教师日记教育基础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