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67901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投资有限公司前 言本项目建议书简介是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投资有限公司有意在省市为组装外方直升机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本项目。本项目实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实践。当地政府按照中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育和推进当地航空产业的发展,拟将直升机产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本项目实施遇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好时机。目前,国家四万亿拉动内需政策所催生重大投资机遇正在日益显现,本项目实

2、施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将成为继汽车产业又一扩大内需、强劲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本项目实施是发展、振兴民族工业,国家富强、崛起的又一标志。发展民用直升机产业,完善民用直升机市场是历史赋予重大使命;是民族工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根本出路。只有民族工业发展和振兴,才能带来国家富强和崛起,才能由中国走向世界变为世界走进中国。本项目实施,可以尽快实现民用直升机产业跨越式大发展,必将带来极大经济价值和巨大社会效益。组装直升机项目建议书简介项目名称组装外方直升机生产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方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有意在省市投资建设。世界直升机产业概况航空百余年发展历程,直升机作为整个航空产品领域一个

3、重要分支,同其他类航空产品一样,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独享着很多其他类航空产品无法涉足的应用领域。直升机具有长时间空中悬停、良好低速和超低空飞行特性,可前飞、后飞、左右飞行,机动灵活,能在无准备、很小场地垂直起飞或降落。自问世以来,直升机一直以其独特的飞行和工作模式,在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应急事件处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直升机产业是军民通用性强的高技术产业,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及韩国等国家都将其作为重点扶持产业。截至2008年,全世界在役直升机总数为52400多架,其中:民用直升机31000多架,占60%;军用直升机21300多架,占40%;民用直升机拥

4、有量超过100架的国家有27个,军用直升机拥有量超过100架的国家有38个。从机队数量上分析,民用直升机保有量要超过军用直升机。2008年世界主流直升机制造商共交付近千架民用直升机。其中,欧直交付470余架,居首位。据预测,2008至2017年,全世界军民用直升机市场需求将达到20267架,年均2027架,产值140亿美元。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将进一步推动直升机市场需求增长。未来,直升机将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方便的服务,达到应用上的普及。我国直升机行业现状据统计,2008年我国民用直升机总计174架,其中:民航注册直升机有37种机型,数量由2003年84架增至148架;公安警务直升机有14种

5、机型,共计26架。中国民用直升机拥有量是美国1/76、俄罗斯1/16、日本1/4。与世界民用直升机发展水平相比,中国仍属直升机小国,与国力增长很不相称。与世界民用直升机发展水平相比,我国民用直升机由于起点低、进展慢,虽然在应用领域、服务模式及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我国的直升机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巴西、南非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世界百万人拥有民用直升机4.69架,而我国百万人口拥有民用直升机为0.14架,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4。要达到世界水平,我国还需要6000架民用直升机。其次,缺乏配套服务体系,缺乏统一指挥和管理

6、。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直升机搜索救援体系,一旦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都是采取临时紧急调用办法,效率低,速度慢。再次,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民用直升机综合服务体系,没有专门培养民用直升机飞行员、地勤及管理人员的机构。由于空地勤人员匮乏,市场呈现“购机难、上天难、完成任务更难”、“买得起、用不起、更养不起”现象,没有强有力维修及飞行保障,严重扼制了民用直升机市场发展。项目由来随着国际市场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对直升机的需求呈现强劲增长态势,直升机市场已经走出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危机,现已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截至2006年全世界拥有直升机数量为53262架,其中军机23204架,民机3

7、0058架。根据专业部门年度市场预测报告,预测在20072016年间,将约有15038架新的直升机售出。由此可见,全球直升机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存在巨大商机。2004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第26号)将民用直升机做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来发展。5.12中国汶川大地震显示,中国重型直升机不仅在数量上缺乏,而且在质量上急需提高。中国地域辽阔,直升机在中国抗震救灾及其他社会求助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满足中国国内直升机的需求,我们在中国省市投资组装直升机项目。我公司董事会由企业家、银行家和退职官员组成;专家团队由外籍

8、专业人士和内地专业人士组成,骨干队伍已有200多人;组装外方直升机生产项目的项目资金600亿元人民币,已由有限公司全部落实。合作形式外方向中方出口直升机总成大件、配件,在中国合作/凭许可证组装生产民用直升机,外方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合作内容购买外方直升机生产许可证,引进外方的专家、管理人员及各类技术,购买直升机总成、零配件及流水线成套设备,批量组装直升机,外方负责培训中方技术人员和工人。本项目是CKD或SKD工贸项目,所有产品的质量、认证、合格证书、可靠性、用户认知度由外方解决。之后,外方逐步转让该机型全部技术,连同国际生产许可证、国际使用许可证、国际销售许可证及安全、产品合格等有效许可证,

9、由我方无偿使用,我方向外方购买成套零部件,独立组装生产直升机。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600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直升机总装中心300亿元人民币;投资直升机培训中心200亿元人民币;投资直升机研发中心100亿元人民币。用地规模本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1333公顷,合20000亩。其中:直升机总装中心用地面积400公顷,合6000亩;直升机培训中心用地面积533公顷,合8000亩;直升机研发中心用地面积67公顷,合1000亩;直升机预留用地面积333公顷,合5000亩。建筑规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其中:直升机总装中心91万平方米;直升机培训中心70万平方米;直升机研发中心30万平方米。生产规

10、模计划直升机组装生产能力:第1年建设期;第2年组装36架;第3年组装120架;第4年组装240架;第5年及以后每年组装360架。条件成熟,生产新机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将建成“三个现代化中心”,即:现代化直升机总装中心,现代化直升机研发中心,现代化直升机培训中心。直升机产品“三个国际化”,即:自主品牌国际化,技术先进国际化,总装配件国际化。总装中心打造现代化国际航空制造基地。与外方进行广泛深入合作,联合组装、生产、改进直升机。在组装技术基础上,建立零部件国际配套体系,自主制造经自主研发、设计的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1、购买外方直升机生产许可证,引进外方专家、技术,购买成套零部件,批量组装直升

11、机,外方培训中方技术人员和工人。2、外方转让直升机全部技术,连同国际生产许可证、国际使用许可证和国际销售许可证及安全、产品合格等有效许可证,由我方无偿使用,我方向外方购买成套零部件,独立组装生产直升机。3、建立严格质量管理和检测体系,在国内、国际选择符合要求的零部件配套工厂,形成庞大零部件供应网络,建立零部件国际配套体系,自主制造经自主研发、设计的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总装中心建设包括:建设重型直升机、大型直升机、中型直升机三条直升机组装生产线及总装车间、试飞场等。培训中心打造现代化国际航空大学。对飞行员、空中乘务人员、机场安检人员、机务维修人员、机场地勤人员等进行严格专业培训,合格进入民航飞行

12、领域工作。同时,把参与未来国际直升机及航空竞争的人才培养摆到极其重要位置,向直升机及航空工业输送高质量人才。1、培训直升机飞行员。按照中国国家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预计,到2013年,中国需要1,867架民用直升机,到2020年,中国至少需要10,000架直升机,这些飞机的市场总价值超过840亿美元。然而面临巨大挑战的问题是缺少合格的直升机飞行员。按照平均每架直升机2名飞行员计算,到2013年,1867架直升机估计至少需要3734名飞行员。按照50%来自部队飞行员或外籍飞行员计算,也有约1900名直升机飞行员需要初始培训;几乎所有直升机飞行员都需要机型训练和复训。2、培训其他机种飞行员及各类专

13、业技术人员。随着中国民用航空迅速发展,飞行员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目前航线运输发展状况。“十一五”期间中国需要增加11000名飞机驾驶员,到2015年需要增加18000名,从现在起未来10年,中国飞行员平均年需求量为3000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扩招,加上国内其他训练机构培训也仅为2000名,年需求缺口仍达1000名。通过培训中心对飞行员、空中乘务人员、航空机务维修、通讯雷达导航、航空气象、航空运输、航空油料、航空摄影、航空材料、特种车辆、场务、航站楼、安检等人员严格专业培训,合格进入民航飞行领域工作。3、开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质量

14、与可靠性工程等专业,把参与未来国际航空竞争的人才培养摆到极其重要位置。突出工程和创新,强调课程综合化、产学研一体化和国际化,以设计、制造、新材料和工程技术为核心,向航空工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包括:航空学院、航站楼及2条6000120米跑道的培训用机场等。研发中心打造现代化国际航空研究学院。吸引、聚集、培养直升机高端技术人才,争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直升机及航空研发队伍。通过改进改型、自主研发,以引进消化性创新为突破口,重点加强集成性自主创新,实现原始性自主创新。以我为主、自主发展,引领直升机及航空技术进步,推动直升机及航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1、“引进消化” 阶段,即:引进消化性创新在外

15、方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课题,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机型。与美、俄、法、德、英、意、加等国家在直升机领域开展广泛交流和合作,逐步实现与世界先进直升机技术接轨。2、“吸收创新”阶段,即:集成性自主创新系统集成,部分关键部件可以买或者借用。从第2年开始改进、研发直升机。利用直升机的大部件,进行产品衍生和技术延伸,依照直升机和全部的零部件,与固定翼飞机、飞艇、火箭、涡轮轴螺旋桨、喷气发动机等技术结合后,产生出上百种新复合式直升机、新型飞机及新型组合式飞行器,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我国直升机产业水平。3、“发展提高”阶段,即:原始性自主创新人无我有。第5年研发、设计出具有自主创新的、先进核心技术的、世界独有的核能直升飞机。研发中心建设包括:研发大楼、配套研究设计室及直升机旋翼试验塔等。产品技术产品:本项目是以CKD(Completely Knock Down全散件组装)和SKD(Semi Knock Down 半成品组装)方式组装生产直升机。技术:本项目在完成一定组装数量后,外方将直升机全部生产技术和知识产权转让给中方。中方与外方继续深化合作,生产出符合原设计要求零部件和总成件,生产组装直升机。从第2年开始中方改进、研发新复合式直升机、新型飞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