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专业知识-5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67848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5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5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5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5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5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药师专业知识-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师专业知识-5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药士专业知识 -52( 总分: 10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A 型题 ( 总题数: 20,分数: 40.00)1. 磺胺药抗菌机制是(分数: 2.00 )A. 抑制细胞壁合成B. 抑制DNA螺旋酶C.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VD. 抑制分枝菌酸合成E. 改变膜通透性解析: 解析 磺胺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二氢叶酸合成,从而发挥抑菌作用,所以答案为C。2. 关于阿米卡星错误的是(分数: 2.00 )A. 阿米卡星是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B. 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C. 可引起耳蜗神经损伤D. 对多种细菌产生的钝化酶不稳定 VE. 肾脏毒性与庆

2、大霉素相似解析: 解析 阿米卡星是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优点是对多种细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用于铜 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主要是耳毒性,引起耳蜗神经损害,肾脏毒性与庆大霉 素相似。3. 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对B -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药物的是(分数: 2.00 )A.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B.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C.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D. 第四代头孢菌素类E. 碳青霉烯抗生素 V解析:解析碳青霉烯抗生素是迄今已知的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抗菌作用最强的,对3-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一类抗生素,所以答案为E。4. 治疗深部感染首选(分数: 2.00 )A. 咪康唑B. 两性

3、霉素 B VC. 酮康唑D. 特比奈芬E. 卡泊芬净解析:解析两性霉素B是目前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对多种深部真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故答案选 B。5. 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分数: 2.00 )A. 利巴韦林B. 阿昔洛韦C. 碘苷 VD. 拉米夫定E. 沙奎那韦解析: 解析 五种药物中碘苷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所以答案为C。6. 不属于一线抗结核药的是(分数:2.00 )A. 异烟肼B. 链霉素C. 对氨基水杨酸钠VD. 利福平E. 乙胺丁醇解析:解析对氨基水杨酸钠为第二线抗结核病药,不属于一线抗结核药,其他的均属于一线抗结核药, 所以答案为Co7. 关于

4、乙胺嘧啶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 )A. 乙胺嘧啶口服吸收慢而完全B. 乙胺嘧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C. 乙胺嘧啶用于控制疟疾症状VD. 乙胺嘧啶控制临床症状缓慢,常用于病因治疗E. 乙胺嘧啶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磺胺类或砜类合用解析:解析乙胺嘧啶常用于病因性预防的药物,不用作控制疟疾症状,其他关于乙胺嘧啶的叙述均正确,所以答案为Co8. 下列哪项不属于抗肿瘤植物药(分数:2.00 )A. 长春新碱B. 叶酸 VC. 紫杉醇D. 喜树碱类E. 三尖杉生物碱解析:解析叶酸属于抗代谢药,其他的属于抗肿瘤植物药,所以答案为Bo9. 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是(分数:2.00 )A. 柔红霉

5、素 VB. 顺铂C. 博来霉素D. 丝裂霉素E. 环磷酰胺解析:解析柔红霉素属于嵌入 DNA干扰转录RNA的抗肿瘤药物,所以答案为 Ao10. 首选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分数:2.00 )A. SMZB. SIZC. SMZ+TMPD. SD VE. SML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磺胺类药物的应用。磺胺嘧啶(SD)易透过血脑屏障,可治疗流脑;磺胺异唑(SIZ)、磺胺甲唑(SMZ)、复方磺胺甲唑(SMZ+TMP在尿中浓度高,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磺胺米隆(SML)为局部外用磺胺药,用于烧伤创面感染。故答案选Do11. 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分数:2.00 )A. 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

6、用强度B. 研究药物作用机制C. 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 VD. 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E.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情况解析: 解析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 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2. 多数药物的排泄途径是(分数: 2.00 )A. 肾脏排泄 VB. 肝脏排泄C. 肠道排泄D. 呼吸道排泄E. 腺体排泄解析: 解析 肾脏、肝脏、肠道、呼吸道、腺体等不同排泄途径均是药物的排泄途径,但大多数药物是经 过肾脏排泄。13. 无吸收过程的给药方式为(分数: 2.00 )A. 鼻腔给药B. 透皮给药C. 直肠给药D. 静脉输注 V

7、E. 腹腔注射解析: 解析 鼻腔黏液中存在肽酶和蛋白水解酶,是影响鼻腔给药制剂吸收的因素之一。经皮给药制剂, 药物的吸收受皮肤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皮肤表面寄生着许多微生物可能对药物有降解作用。皮肤的代谢作 用与肝脏类似,药物可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水解、还原和结合等反应。药物经直肠吸收主要有两种途 径:一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而入肝脏,在肝脏代谢后而转运至全身;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中、下 静脉和肛管静脉而入下腔静脉,绕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腹腔注射的主要吸收途径是门静脉,药物 由门静脉入肝脏,是有首过效应的。静脉滴注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存在吸收过程。14. 肝脏的首过作用是指(分数

8、: 2.00 )A. 某些药物在小肠重吸收并返回门静脉而进入肝脏的过程B. 制剂中的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C. 从胃、小肠和大肠吸收的药物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的作用VD.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即在酶参与下的生物转化作用E. 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解析: 解析 肝脏的首过作用是指从胃、小肠和大肠吸收的药物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的作用。15. 肾小管分泌过程是(分数: 2.00 )A. 主动转运 VB. 易化扩散C. 被动转运D. 胞饮作用E. 吞噬作用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排泄过程。药物排泄的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及肾小管 重吸收。16.

9、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称(分数: 2.00 )A. 首过效应B. 生物利用度C. 生物半衰期D. 肠肝循环 VE. 分布解析: 解析 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如果在小肠被重吸收,会经门静脉返回到肝脏, 重新进入全身循环,然后再分泌直至最终从尿中排出的现象称为肠肝循环。17. 静脉注射某药物,X 0 =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卩g/ml,其表现分布容积为 (分数: 2.00 )A. 4mlB. 15mlC. 4L VD. 15LE. 90L解析:解析表现分布容积V=fr内药量/血药浓度。18. 某种药物的反应速度为一级反应速度,其中 K=0.0462/h ,

10、那么此药的生物半衰期为 (分数: 2.00 )A. 20 小时B. 40 小时C. 15 小时 VD. 10 小时E. 4 小时解析: 解析 当反应按照一级反应进行时,半衰期 t 1/2 =0.693/K ,所以该药物的半衰期是 15小时。19. 静脉注射某药物,已知该药物的表现分布容积为4.5L,若要求初始血药浓度为10卩g/ml,则给药量为(分数: 2.00 )A. 60mgB. 6mgC. 60 卩 gD. 45mg VE. 45 卩 g解析:解析根据公式表现分布容积=体内药量/血药浓度,得出体内药量=表现分布容积x血药浓度=4.5 x 1000X 10=45000 卩 g=45mg20

11、. 药物注射剂的 AUC静脉注射=450ng- ml -1 h,试验制剂 AUC 口服=307ng - ml -1 h,参比制剂 AUC 口服=359ng - ml -1 h,则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分数: 2.00 )A. 68.2%B. 79.3%C. 85.5% VD. 116.3%E. 146.6%解析: 解析 主要考查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绝对生物利用度=AUC 受试制剂/AUC 静脉注射 100%,相对生物利用度 =AUC 受试制剂 /AUC 血管参比制剂 100%。二、A3/A4 型题 ( 总题数: 5,分数: 24.00)患者,男性, 53 岁,给苹

12、果园喷洒农药后出现头晕、多汗、恶心、呕吐、腹痛以及呼吸困难,并伴有神志模糊。(分数: 6.00)(1). 临床可能的诊断为(分数: 2.00)A. 脑出血B. 重金属中毒C. 酮症酸中毒D. 有机磷农药中毒 VE. 一氧化碳中毒解析:(2). 可用于解救的药物是(分数: 2.00 )A. 阿托品B. 新斯的明C. 碘解磷定D. 毛果芸香碱E. 阿托品+碘解磷定V解析:(3). 下列哪种有机磷中毒用碘解磷定治疗无效(分数: 2.00 )A. 内吸磷B. 对硫磷C. 敌百虫D. 敌敌畏E. 乐果 V解析: 解析 有机磷酸酯类主要作为农业和环境卫生杀虫剂,包括对硫磷、乐果、敌百虫和马拉硫磷等。 有机

13、磷酸酯类农药在体内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该磷酰化酶不能自行水解,从而使胆碱酯酶活 性受抑制不能起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毒蕈碱 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故选D。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药,是治疗急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性、高效能解毒药物,能迅速对抗体内 Ach 的毒蕈碱样作用。碘解磷定为胆碱酯酶复活药,在胆碱酯酶发 生“老化”之前使用,可使酶的活性恢复。碘解磷定明显减轻N样症状,对骨骼肌痉挛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能迅速抑制肌束颤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M样症状影响较小,应与阿托品合用,以控制症状。新斯的明为易逆

14、性抗胆碱酯酶药,可激动胆碱受体。毛果芸香碱为M受体激动剂。故选E。碘解磷定对内吸磷、对硫磷等效果好,对敌百虫、敌敌畏效果差,对乐果无效。故选E患者,男性, 26 岁,一年前出现幻觉、 妄想、 言语紊乱等症状,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一直服用氯丙嗪 50mg, bid 治疗。(分数: 4.00 )(1). 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00 )A. 激动中脑-边缘、中脑一皮层系统通路的D1受体B. 阻断中枢a受体C.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D. 阻断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 VE. 激动第四脑室底部后极区的DA受体解析:(2). 氯丙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分数:2.00 )A. a - 受体阻断作用B. 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2受体C. M受体阻断作用D.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 VE. 阻断黑质 - 纹状体通路的 D1 受体解析:解析 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是阻断中脑 -边缘、中脑 -皮质通路的 D 2 受体。氯丙嗪导致 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 -纹状体通路的 D 2 受体,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 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所致,一般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药理作用较广,有平喘、强心、利尿、血管扩张、中枢兴奋等作用,临床 主要用于治疗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