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67783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特殊现象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特殊现象的归纳一、实词A. 通假字通假指的是古书上音同、音近、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B. 词多义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的词类。本义就是最初造字是本来表示的意义。“素”的本义是“白色”,“采”的本义是“摘取”,“兵”的本义是“兵器”,“财”的本义是“财务”。引申义就是围绕本义而引申出来的意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由一个接一个的帝王踞于朝廷而再指时间,又引申为“朝代”(朝:早晨一朝见一朝拜一朝廷一朝代)比喻义指就汉字(词)的原有的某义因比喻而产生的意义。如“心腹”喻“亲信”,

2、“手足”喻“兄弟”,“咽喉”喻“要害之处”,“荆棘”喻困难险阻。C. 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 副词+名词不胫.而走不毛.之地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已枯。(采草药)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采草药)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察今) 名词+名词(或代词)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颈项,这里指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能愿动词+名词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例如: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

3、于、乐于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Qi)、该、当、须得、犯得着、犯不着、理当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所+名词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起义)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记王忠肃公翱事) 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三则) 名词+而+动词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顺流而东.也。赤壁赋2、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

4、词用作动词时,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可翻译成:主语使(让)宾语成为(为)(名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汗牛充栋生死肉骨3、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可翻译成:主语认为宾语是(名词)或主语把宾语当成(名词)。吾从而师之。(师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幕天席地鱼肉百姓4、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翻译时,在名词之前加上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去修饰动词作状语。表对人、对物的态度,表动作行为的工具,表处所,表动作行为经常如此,表发展变化,表趋向。犬坐

5、于前。狼)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鸿门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5、动词活用为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动词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这时,动词就活用作名词。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6、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动词的动作。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动”。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

6、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7、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是指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多情自古伤离别。(雨霖铃)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史记滑稽列传8、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就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翻译成:主语使(让)宾语形容词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促织)

7、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可翻译成:主语认为宾语形容词成以其小,劣之。促织)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10、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二、特殊句式A. 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表示,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

8、,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桃花源记)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

9、,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赤壁之战)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

10、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B. 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臣诚恐见欺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2、“为”“为所”表被动。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贤能为之用。(隆中对)为国者无使为

11、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3、用介词“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4、无被动标志。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C. 倒装句文言文前后成分出现了倒置现象,叫倒装句。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介词短语)后置。1、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边的句子,叫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如: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这个社会多可悲啊!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不聪明太厉害了!(意译:你太

12、不聪明了!)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2、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的句子,叫宾语前置。类型有:(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到动词前。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之”“是”只是提宾的标志,无实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何陋之有?(陋室铭)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

13、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4)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介词宾语前置。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5)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

14、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以”的宾语前置。如:是以记之(石钟山记)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坐以待毙”等都属于这种格式。(6)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3、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都有词语作标志。它有下面三种情况:(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4)中心词+数量词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4、状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介词短语放在动词之后,叫介词短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