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六册电子教案二次备课 - 灯彩辉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67561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六册电子教案二次备课 - 灯彩辉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术六册电子教案二次备课 - 灯彩辉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术六册电子教案二次备课 - 灯彩辉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六册电子教案二次备课 - 灯彩辉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六册电子教案二次备课 - 灯彩辉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单元教学目标1、 造型设计。2、 巧折巧剪。教学内容灯彩辉映课 时第 1 节 共 1 节授课时间课程标准【设计应用】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注重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实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船力。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节

2、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水平。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教学准备(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初步教学活动设计练习设计意图二次备课1、提问引入。(1)春节过后第一个节日是什么?(元宵节。)大家要去街上看什么?(彩灯。)(2)你去看过元宵灯会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的主题就是“灯彩辉映”。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1)观

3、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4)教师小结。3、欣赏范作,增强体验。(1)学生欣赏范作。(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3)教师小结。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1)结合以前的知识,实行灯型设计。(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学生提出相关创作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2)教师提示注意点:设计图完善;材料的优化组合;创意;安全、时间控制等(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彩灯)。6、交流作品,展示

4、创意。(1)学生展示作品(2)分析作品的创意。(3)教师总结评价。7、修改作品,力求完善。(1)根据原有的设计做相对应的修改。(2)思考:怎样使彩灯漂亮起来?8、举办展览,拓展主题。(1)收集一些谜语挂在灯上。(2)灯谜会,学生观摩、猜谜。(此活动能够与班队、儿童节等活动结合起来,也能够再独立安排一课时,看情况而定。)以直接提问引出唯一答案,快速引入课题。让学生大致了解彩灯历史,感受彩灯文化的源远流长。观察了解彩灯的基本结构,知道构成彩灯的因素。主要解决灯身问题,结合已有材料的外形特点实行。让学生感受不同材料做的不同彩灯的不同特点。气氛渲染,猜谜引入。播放背景音乐喜洋洋,渲染过节的气氛,由谜语

5、导出课题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谜底:灯笼).简单了解灯笼的组成及制作步骤(1) 出示灯笼,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灯笼的组成部分:灯笼手提、灯笼体、灯笼穗(2)观察灯笼并提问灯笼的一般制作步骤:1.制作骨架2.制作灯身3.装饰灯笼4.挂上吊坠)板书设计灯彩辉映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设计图纸;材料优化组合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三年级6册的内容,这课安排这样的题材内容挺好的,使学生有一个较深刻的创作体验。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文章教材重点展示了西瓜灯的制作步骤,清楚地表现了彩灯制作过程及注意点,同时也选了几幅学生的手

6、工、绘画作品,拉近了学生对制作灯饰的距离感,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这些素材的提供,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创作的平台。但是配套材料提供的是个旋转的铅丝,我指导学生用这个圆柱形的螺旋形铅丝做了一个圆柱体的彩灯,并且用双面胶在上面和下面粘贴,然后用皱纸沿框架裱贴好,最后系上坠子。并且让学生在彩灯的表面贴上各种美丽的图案或者贴上喜字,把彩灯实行装扮。上课之前我发现这课用铅丝来做灯笼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问同行的同事就说:我这课上的很失败。你最好不要用这种方法教,想另外的灯笼来上都能够。我觉得既然安排了这课就试试上吧,不然怎么知道不好上? 因为铅丝太硬,学生做圆柱体的形状就很困难,固定也要有些技巧,我讲了没有用,学生还是很多跑过来问我,让我帮忙。一节课下来,我的手被铅丝搞的疼的不行,手指都快肿了-唉,不听同事言,吃苦的是自己。第一节课下来,没有一个学生做得起来。后来一个学生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觉得这课太难了,我们做的很失败-无语,我觉得是不是自己中间讲的方法有问题?没有讲清楚吗?我之后又去其他班级上,结果稍好一些,终于有成品出来了-确实很难的一课。它让我反思:应该分两个课时上,让学生慢慢地把每一个步骤听清楚,然后手把手的教。这样课的效果就会好。一起看看学生的作业吧.(手机拍的,可能有些模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