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月螺川①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②拔残星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③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诗人:王猷定(y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答: (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答: 21.【解析】找出诗人出发很早的自然景物即可参考答案: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2)【解析】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参考答案: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参考译文】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
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2014年浙江省宁波市(五)(4分)东坡①【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②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2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 分)2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清幽,宁静 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至17题一)(5分)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 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答: 12. (2)繁茂,生机盎然 13. (3)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5题4分)江上宋·董颖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选自《宋诗鉴赏辞典》)14.前两句诗写出了“水”“天” _ _ 、__ _ __的特点2分)14.【答案】(1)空阔(宽阔、高远) (2)澄澈(明净)评分标准:共2分,没空1分,意思对即可15.诗中暗示了诗人将远行,伤别离你从哪一句中读出这一点?请简要分析2分)答: 15.【答案】示例一:第二句 写飞翔的白鸥成双成对,暗示诗人与亲人别离的形单影只示例二:第三句中国古诗写柳多与离别有关,诗人反复抚弄沙边柳,正是即将远行之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的表现示例三:第四句。
说等待柳条成荫时系住垂钓的扁舟,从此不再漂泊,表现眼下正有离别之愁 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源:学科2014年浙江省嘉兴市、舟山市(一)古诗阅读(4分)12.佳洲中学九(1)班准备以“古诗中的菊花”为题,编辑一本古诗评注集下面诗歌是其中的两首,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评注 (甲)咏菊 (乙)重阳后菊花(之一) 宋·杨万里 宋·范成大物性从来各一家, 寂寞东篱湿露华,谁贪寒瘦厌年华? 依前金靥照泥沙菊花自择风霜国, 世情儿女无高韵,不是春光外①菊花 只看重阳一日花注释】①外:见外评注】 (甲)诗偏于理性,前两句从“ ① ”入手,用其它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 “ ② ”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2分) (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 ③ ;(乙)诗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 ④ 2分)(一)(4分)12.(4分)①物性 ②金靥 ③主动选择风霜,傲霜斗寒的品性 ④讽刺世人的庸俗之情(讽刺世人没有高雅情趣)或:对菊花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品行的赞美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7-24题 (一)即事①(4分) 宋·徐侨②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②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乌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17.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8.请从诗歌中找出最 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 17.【答案】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懂古诗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可从诗歌的意象出发读懂诗句,然后对照“贫亦好”逐联比较选择18.【答案】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1分),体现了诗人享受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1分)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懂古诗、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思路点拨】在读懂古诗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淡泊名利的情感,就不难找到“淡然”这个词了 【方法归类】古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先描写,再抒情议论,因此我们把握作者情感的时候,通常可以到后几句中去寻找。
2014年浙江省衢州市(一)(4分)[来源: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宋·毛滂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中&国教育1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4分)答: 【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3.(4分)不合适断魂分付潮回去”的感情更深切,“断魂”一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担忧与牵挂,有生离之痛,而“我寄愁心与明月”更多的只是对友人的同情与思念;“潮”让人联想到词人思念如潮,显得凄凉悲切,而“明月”含有诗人对团圆的美好期盼,与“断雨残云”的意境不符感情和意境各2分,意对即可)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22题一)(4分)田舍①【宋】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
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13.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1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答: (一)(4分)13. “乐”或“乐哉”(2分) “忙”(1分) 评分标准:2分答“乐”或“乐哉”,得2分若答“忙”字,得1分14.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评分标准:2分,仅作诗句的简单翻译,得1分2014年浙江省余姚市2014年浙江省义乌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1题 (一)即事①(4分) 宋·徐侨②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②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乌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16.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请从诗歌中找出最 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2分)答: 16.【答案】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懂古诗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可从诗歌的意象出发读懂诗句,然后对照“贫亦好”逐联比较选择17.【答案】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1分),体现了诗人享受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1分)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懂古诗、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思路点拨】在读懂古诗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淡泊名利的情感,就不难找到“淡然”这个词了 【方法归类】古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先描写,再抒情议论,因此我们把握作者情感的时候,通常可以到后几句中去寻找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4分)寿阳曲·远浦帆归元·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4.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 是近景 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2分)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 (二)4.酒旆、夕阳、两三航5.渔人晚归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 9.答案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