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67384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三局七公司无砟轨道沪昆项目部 路基地段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称路基无砟轨道工程交底地点交底组织单位交底负责人施工单位接收负责人内容及说明:路基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交底一道床结构路基地段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分为一般路基地段(路基长度大于等于30m)、刚性路基地段(路基长度大于5m小于30m)及桩板结构地段构成。一般路基地段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自上而下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端梁组成,轨道结构高度为815mm;刚性路基及桩板结构路基地段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取消支承层,道床板直接浇筑在刚性路基顶面或桩板结构承载板上。1.

2、钢轨钢轨采用60kg/m、100m定尺长、U71MnG无螺栓孔热轧新轨,钢轨质量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TB-T 3276)、钢轨使用指导意见(运工线路函2012264号)及43kg/m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2344)的相关规定。2.扣件隧道内采用WJ-8B型扣件,并符合客运专线扣件系统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6248号)和WJ-7、WJ-8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207号)的相关规定。3.轨枕采用SK-2型双块式轨枕, 双块式轨枕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双块式轨枕在厂内预制,其设计按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双块式轨枕结构设计(通线20112351-I)

3、中的“SK-2型双块式轨枕”相关要求执行。双块式轨枕的制造验收应按照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执行。一般路基、刚性路基地段轨枕间距一般取650mm,不得小于600mm;桩板结构地段轨枕间距一般为625mm或620mm,可根据桩板长作适当调整,调整的轨枕间距应在600650mm之间,且确保道床第一个扣件节点距道床板端的距离不小于250mm。4.道床板(1)道床板尺寸道床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道床板采用连续浇筑,道床板宽度为2800mm,直线地段道床板厚度约为260mm。在路基地段连续道床板端部与桥梁、隧道地段无砟轨道间设置20mm的预留缝,

4、预留缝处采用20mm厚沥青木板填缝,并在表面30mm范围内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2)道床板配筋路基地段道床板采用连续铺设、双层配筋结构。(3)道床板绝缘与综合接地道床板结构内纵、横向钢筋(含轨枕桁架钢筋)节点采用绝缘卡绝缘,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轨道电路传输距离测试检验,以满足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要求。无砟轨道中的接地钢筋采用道床板内的结构钢筋,道床板设3根纵向接地钢筋,即道床板上层轨道中心1根钢筋和最外侧2根钢筋。刚性路基地段床板内、桩板结构路基每个道床板单元内任意设置上一条上层横向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在交叉点处焊接,接地钢筋不得构成电气环路,接地钢筋与其他钢筋交叉时应进行绝缘处理。道床板接

5、地每不超过100m形成一个接地单元,接地单元应结合贯通地线预留的接地端子位置进行划分。接地单元中部与“贯通地线”单点“T”型可靠连接。道床板接地单元应结合贯通地线预留的基地端子的位置进行划分,统筹计划接地单元的范围。桩板路基地段各道床单元板之间采用不锈钢导线连接个道床板接地钢筋。(4)道床板与板下基础连接一般路基上连续道床板浇筑在支承层上,支承层浇筑完后应在其道床板宽度范围内的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刚性路基上道床板连续浇筑在路基顶层,道床板下基础表面(不包含防水层部分)需进行拉毛处理;桩板结构路基地段道床分单元浇筑在承载板上,在承载板施工中对轨道中心线两边1.3m范围内对应的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在刚

6、性路基顶层混凝土对应轨枕间距正中间处植入销钉,每排4根,销钉横向间距0.65m对称布置,纵向间距根据轨枕间距情况调整;桩板结构路基地段在路基承载板内预埋钢筋及套筒,道床通过埋入与套筒连接的钢筋与基础连接,具体设置参见设计图纸。植入销钉采用M27、长350mm,其中植入下部结构的长度为200mm。凿毛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后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小于75%,并均匀分布。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MPa,机械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10MPa。2)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道床施工缝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凿毛参照以上原则执

7、行。销钉锚固施工时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钻孔:探测并避开下部结构钢筋钻孔。孔洞要求竖直、垂直度要求偏差5,孔洞直径、深度满足设计要求。2)清孔:利用吹气筒和毛刷进行三吹三刷的工艺,保证孔洞内没有粉尘。3)注胶、植销钉:将植筋胶注射入孔洞内,注胶量为孔体积的2/3。注胶完毕后植入销钉,若销钉松动或倾斜影响钢筋布置应重新植筋。5支承层 在路基基床表层铺设水硬性支承层,困难条件下可采用C15混凝土支承层。路基上支承层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的要求。支承层底面宽度为3400mm,厚度为300mm,支承层两侧边设置3:1的斜坡。支承层应连续摊铺并每隔不大

8、于5m设一处深105mm的伸缩假缝。道床浇筑前在假缝位置设置200mm宽的土工布。伸缩假缝应通过测量在两轨枕的正中间设置,误差不小于30mm,避免伸缩假缝位置处于轨枕块的下方。伸缩假缝断面应垂直轨道中心线,施工缝应设置在伸缩假缝处,或与其间距2.5m处。支承层浇筑完成后应在其道床板宽度范围的表面内进行拉毛,拉毛深度宜为1.52.0mm。支承层排水坡设计 6端梁设置路基长度100m地段路基两端设置两个端梁,30路基长度L100m地段端梁。端梁沿线路横向3.4m,沿线路纵向0.8m,端梁与道床板浇筑成为一整体,端梁在路基基床表层内埋设深度为1m,在连续道床板端部至端梁后20m范围内,道床板下的支承

9、层采用钢筋混凝土底座结构。钢筋混凝土底座采用HRB40016mm的双层钢筋网片,纵横向钢筋间距为250mm,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钢筋混凝土底座表面不切割假缝。道床板与钢筋混凝土之间采用预埋钢筋进行连接。7.超高设计一般路基地段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设置;刚性路基及桩板路基地段上曲线超高在道床内设置,并通过现浇道床精调到位。超高采用外轨抬高方式。8线间填充两线间采用级配碎石填充,压实度满足相关规定,其顶面采用10cm厚的C25素混凝土封面,C25素混凝土应每隔不超过5m切割30mm深、20mm宽的横向假缝。C25素混凝土与道床板纵向交界处,预留30mm深、2

10、0mm宽的纵向缝。横向假缝与纵向缝灌注聚氨酯密封胶。9.施工缝设计当预计下次道床板混凝土浇筑与本次浇筑间隔可能超过24小时时,应预先设置施工缝。道床板施工缝应垂直道床面设置,下一段道床板浇筑前应将上一个施工面凿毛,确保新老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施工缝处应设加强钢筋。10无砟轨道排水一般路基直线地段两线之间设C25混凝土封面,其上设2%人字坡,将水排到线路两侧的排水设施内,C25混凝土封面与道床板间采用聚氨酯密封胶处理。曲线地段间采用线间集水井方式进行排水。线间两集水井之间应纵向顺坡确保排水顺畅不应存在积水现象。刚性路基直线地段双线直线线间填筑处C25细石混凝土封面至轨道板顶面,由中心向两

11、侧填筑成不小于2%的排水坡;双线曲线地段线间填筑10cm厚细石混凝土形成不小于2%的排水坡,无砟轨道系统利用线间集水井进行排水。桩板路基地段道床板线间设置防排水层。线间及道床板板缝填筑100160mm厚C25细石混凝土,在相邻单元道床板间形成流向板缝的2%纵向排水坡,铁路线间汇水通过道床板间板缝流出,在有纵坡地段线间同样设置形成流向板缝的2%纵向坡。直线地段道床板顶面形成0.7%的单面坡,曲线地段道床板面通过超高形成的坡自然排水。二、施工方法及工艺(一)施工准备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及其修订条文,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要求对线下工程进行评估

12、验收。线下工程验收合格、工后沉降变形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二)路基上支承层施工1、支承层施工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基础应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基础顶面应平整,其表面平整度施工误差为20mm/4m,高程误差为20mm。2、支承层施工前应对基础表面进行清洁,洒水石蕊但无对于积水,并至少宝石2小时。3、支承层连续铺设,支承层施工完成后12小时内,在每隔不超过5m处设置一深度约105mm横向伸缩假缝,具体位置根据计算确定,以保证伸缩假缝在两轨枕正中间设置,误差不超过30mm,避免伸缩假缝位置处于轨枕块的下方,道床板浇筑前在夹缝位置设置200mm宽的土工布。4、支承层采用C15混凝土时,

13、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得发生离析。5、支承层顶面应平整,其表面平整度应达到7mm/4m,顶面高程误差为-5mm-15mm、6、支承层的相对密实度应不小于98%,厚度误差为20mm,宽度误差为0,+15mm。7、道床板宽度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应在混凝土初凝结束前进行拉毛处理。路基支承层成形后在初凝结束前对其两侧边缘350mm的区域应进行修边处理,并使其表面光滑,同时对表面及边角有缺陷的部分及时进行修补。8、支承层尽量做到连续施工,因外界因素而中断后应设施工缝。施工缝处要设端模板,留直茬,但表面要粗糙,对解封表面进行凿毛,并保持湿润,在下次浇筑施工前清理干净浮渣,并再次湿润,以保持新老混凝

14、土较好的粘结。9、支承层浇筑完成后应喷雾或洒水并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10、气温低于5或雨雪天气时,不宜进行支承层施工。双块式轨枕的安装及固定采用与无缝线路相同的60kg/m钢轨作为工具轨,利用工具轨锁定整体道床轨面系统,以确保轨面的几何状态准确无误,道床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工艺流程见下图:施工准备轨枕、钢筋运至工地轨道精调轨道粗调定位铺设工具轨、组装轨排安装调节器钢轨托盘工地安装施工设备施工工作面清理人工摆放纵向钢筋散枕贯通测量、布设导线点道床混凝土浇筑道床混凝土抹面、养生拆卸模板、调节器和工具轨纵横向模板安装钢筋网绑扎、接地焊接轨道位置放线螺杆孔填塞工具轨、模板、调节器运输双块

15、式整体道床板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步骤施工步骤:工作面清理、测量放线 轨枕、工具轨验收 铺设底层钢筋 人工散轨、安装WJ-8B扣件、工具轨铺设调整及加固 轨排粗调安装上层钢筋 绝缘测试 安装纵横向模板 轨排精调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1预埋件检查在铺设整体道床之前,由隧道施工技术员对所有结构、预埋件进行一次彻底检查交底,检查是否有差错漏现象,如有及时处理。确保所有结构与预埋件数量、位置准确无误。2底板处理在无砟轨道施工前,对底板混凝土进行验收,基础顶面应平整、高程误差为+5mm,-15mm,基础顶面必须进行拉毛,清除泥块、浮渣等杂物。并用高压水清洗干净,基础面无积水方可进行道床板施工。3双块式轨枕、工具轨验收1)轨枕验收及施工1.检查轨枕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或相关质量证明文件。2.抽查项目(1)轨枕外型尺寸轨底坡1/351/45; 承轨槽平整度1; 两承轨台之间的相对扭曲0.7。(2)预埋套管套管中心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