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67328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县是省会近郊县,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我县生猪生产的飞速发展。高峰期常年存栏生猪 135万头,存栏母猪16万头,出栏肥猪248万头,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同时,往年因无序发展,粪污直排,造成污染,甚至局地曾发生环境重度污染事件。为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果断决策,从XX年起,采取停、禁、转、治等综合措施,下大力加强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经过五年的污染治理和生态重建,我县走出了一条养殖业绿色发展之路。一、堵疏结合,控制养殖总量,力促生猪养殖减量转型 一是统一思想,科学规划养殖业发展。能不能养猪,养多少猪,不是政府说了算,也不是农

2、民说了算,而是环境说了算。县政府通过召开调研会、养殖大户座谈会、听证会和开放式县长办公会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以环境的承载能力来确定养殖量。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养殖功能区。学校、集镇、工厂、学校、医院周围200米内,一级水源保护区,划为禁养区。禁养区内原有的养殖户按栏舍面积每平方米政府给予90元补助,限期拆除栏舍。河道50米500米范围内及水库周边100米500米,划定为“一级限养区”,每户生猪养殖量不能超过20头。共拆除禁养区栏舍100万平米,补贴转产资金近亿元。三是在适养区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通过开展养殖污染治理,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生产行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并规定全县

3、原则上停建生猪规模养殖场,确需新建、扩建、改建的养殖场,需经县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环保综合评估,评估获批后方能动工,并且建设中必须按“三同时”实施。对禁养区内退出养殖的农民,政府出台了生态补偿政策和转产扶助政策,鼓励他们退养转产。 二、设施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努力探索发展生态养殖的新路子 一是推行设施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养殖粪污处理模式。设施治理按养殖场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大型养殖场采用5种治理方法:以鑫广安为代表的工厂化模式,以兴顺农业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室外零排放模式,以弘顺养殖公司为代表的活动板房模式,以佳和农牧为代表的种养平衡模式,以天府公司为代表的生态养殖模式。对于中小型养殖户,利用中国

4、环境科学研究院源分离生态藕合技术,采用“改栏、清粪、处理水”的办法进行治理。将栏舍进行改造,封闭排粪沟,猪粪尿用管道连接,实现雨污分离,杜绝猪粪裸露。与此同时,进行“改厕所、改厨房、改排水”三大改造,搞好“菜园、花园、果园”三园建设。猪干粪采用人工收集或机械分离,进入干粪棚发酵后由专业队伍收集送有机肥厂,不进入沼气池,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污量。最后是处理水。经干湿分离后的污水进入沼气池、净化池,进行厌氧处理后,进入收集池浇菜或进入湿地吸收处理。二是大力推广“养殖废弃物生态湿地处理技术”。根据自然条件以村民组或自然村为单位,在养殖密集区,利用自然条件建设生态湿地和生态沟渠,将多家养殖场户通过设施处理

5、后,氮、磷超标的余水进行再处理。从去年开始,我县开展生态湿地和生态沟渠建设试点,将冷浸田、滩涂等进行适当改造,人工种植狐尾藻、水芹等作物,建成生态湿地。改造自然沟渠,根据长度和流量大小,分成若干段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建成生态沟渠,进行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近两年,我县已建成生态湿地30处,总面积120余亩;建成长度30米以上的生态沟渠12处。并计划在近年内,百头以上养殖户和养殖集中区全面规划建设生态湿地和生态沟渠。三是配套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方面,至XX年底,我县建成了能消纳10万头生猪粪污的有机肥料厂,另外两个有机肥厂也在规划建设中。有机肥厂利用畜禽粪便

6、生产有机肥,变废为宝,畜禽粪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既为养殖粪污处理提供了出路,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种植户提供了肥源。另一方面,在养殖密集的北部乡镇,全方位开展猪干粪收集。收集的干粪,部分送有机肥料厂加工成有机肥,部分送花木、蔬菜种植基地作肥料。第三,依托农村能源合作社,做好沼气池和净化池定期维护工作,常年维修治污设备设施,所需费用由政府补贴50%。第四,对所有生态湿地,每年组织一次检查评比,以检查打分结果划分档次,并对运转保护良好的进行奖励。 三、近期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确保治理目标的实现 一是健全监管机制。通过几年来对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探索,我县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监

7、管机制:即,“一个政策”管到底,“两个网格”不遗漏,“三项制度” 常态化,“四次检查”定奖罚。“一个政策”是堵疏结合、设施治理和生态修复结合、近期治理和长效监管结合,彻底清除粪污直排实现全县生猪标准化养殖。“两个网格”管理指的是乡、村干部XX县、乡动物防疫站两套网格,网格到户到人。各乡镇将畜禽污染治理和日常监管工作分解到村组和联村干部,实行网格化管理。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负责日常巡查和宣传教育工作,每个养殖户“一月巡查、一照片、一宣传、一报告”。镇工作人员负责处理禁限养反弹和一般违规排污行为,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处理重大污染违法行为。“三项制度”包括:一是台账制度。将禁限养情况、治理设

8、施运转情况、粪污直排情况、水体污染情况、养殖大户情况等纳入电子台账。二是通报制度。县有关部门定期编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简报送相关领导和乡镇,通报各地工作进度,表彰先进,曝光非法排污单位和个人。三是奖惩制度。“四次检查”定奖罚指的是:县人民政府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治污和监管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同时,县政府将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严重失职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县政府督查室组织相关部门全年进行四次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有奖有罚。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在近5年的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中,我县财政投入资金近亿元,并按1:1的比例,带动养殖户投入资金上亿元,全县共计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4500

9、多户规模养殖场的治理任务,治理栏舍面积达170万多平方米。与此同时,由县环保局牵头组织对67个村进行了集中联片整治,双管齐下,我县粪污污染环境严峻形势得到彻底扭转。首先从排污口看,治理后的养殖户基本无污染物超排现象;其次从改善猪舍周边环境看,通过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封闭排粪沟,整治猪舍周边环境卫生等措施,实现庭院前后干净整洁,猪舍内外干净整洁,排污设施周边干净整洁,较好地改善了养殖户的生活环境;再次,从河流水质来看,通过几年治理,我县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均恢复到三类水质以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量大面广,任重而道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认真学习兄弟区县经验,不断探索治理模式和监管办法,采取突出重点、分片推进、散户申报、集中验收的方式,争取再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生猪存栏20头以上养殖场户的污染治理工作,并完善监管办法和治污配套措施,力争达到全县养殖公司农场化,规模养殖户农庄化,散养户清洁化的目标。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