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672833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结合本校数学组提出的小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一年来,我校数学组教师积极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为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到今天为止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圆满结束。下面将这一课题研究做一个结题汇报:一、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筹划阶段 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15日 确定课题 、制定计划及具体方案、明确目的第二阶段:实践阶段 2011年9月16日2012年5月15日 课题交流、教学实践、定期小结第三阶段:反思阶段 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5日 讨论研究、反思小结

2、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5日 总结成效、交流得失,撰写总结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描绘教师捕捉与利用学生错误资源能力的形成轨迹,形成一定的课堂错误资源捕捉与利用的理论和实践。(2)针对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研究的思路:以课堂和学生作业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两方面研究,总结错误的类型、特点及成因、构建策略。(2)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四、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为有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广大教师能自

3、觉积累素材,分析原因、充分挖掘错例中的教学资源,养成了研究学生、反思教学的习惯。改变了以往学生出错采取单独订正、集体讲评和个别面批等形式,而是充分重视了错例的价值。还原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促进教师有效开展“错因与课堂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学生错例改进教学策略”等活动。调查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在课题实施之前,广大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摸底调查,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概念不清、法则不明,新旧知识干扰,语言理解能力发展不完善等智力因素;以及受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定势、学习习惯不良,态度不够端正,信心不足,意志不够坚强,学生粗心产生的错误等非智力因素。采取对症下

4、药,有的放矢,为后期课题的有效实施铺路架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验总结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在一年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课堂教学,课后从学生作业错例入手,展开学生的真实思维,找出出错的症结,并以案例进行记录与反思,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把“小问题”做出了“大文章”。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自觉积累素材,分析原因、充分挖掘错例中的教学资源,养成了研究学生、反思教学的习惯。改变了以往学生出错采取单独订正、集体讲评和个别面改等形式,而是充分重视了错例的价值。还原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促进教师有效开展“错因与课堂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学生错例改进教学策略”等活动。促进了教师的

5、专业成长,经过一年的课题实践,我校课题组分成了低、中、高三段,以计算性、概念性、审题性、习惯性等普遍错例和典型错例,分类记载在错例记录本上,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素材,并逐渐形成了“错例题库”。一年来,广大教师撰写了几十篇有价值的案例、数学小故事及论文,为避免同样错例的再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我校低年级学生建立了“数学小医院”、中高年级建立了“错例分析与纠正” 记录本,并开展了数学小报的竞赛活动,同学们在病例的获取中,能积极主动的分析病因,并开出新“处方”。学生能有效的走出错误的思维,消解了畏难情绪,理清了思路,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状况,获得了轻松的学习心态,改错成了一件快乐、有意义的事情。学生变得

6、更会学习、更爱学习了。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研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二)研究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对策(在上一次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小结中我们做了详细的汇报,今天再不做说明)(三)错误资源对教学的影响及其它地位研究1、巧用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2、正视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正因为学生会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我们应该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

7、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3、自主纠错,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面对错误,教师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假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4、将错就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变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

8、创新思维的契机,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折射出灿烂的光芒。四、预期研究成果与得到解决的问题(1)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批判思维,学会数学的思考。教师帮助学生自觉、主动搜集整理错题,引导学生尽量详尽地分析错误原因,参照正确方法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完善认识。(2)教师自身反思,促进专业成长。课堂中预料不到的,来不及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错误,教师应自我反思教育,促进自己成长。(3)形成教学策略。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后,关于筛选典型错误,巧妙运用共性错误,进行剖析讲解,形成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五、成果的社会影响(一)教师方面: 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

9、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错误”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彻底得到改善。老师们在体会到重知识更重方法、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价值追求过程后,摈弃了原来那种亦步亦趋的牵引式教学,更为大胆开放,并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在提炼成有效资源后,带着学生一起去分析、一起去探讨、一起去分享。广大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课堂教学,课后从学生作业错例入手,展开学生的真实思维,找出出错的症结,并以案例进行记录与反思,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把“小问题”做出了“大文章”。在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能自觉积累素材,分析原因、充分挖掘错例中的教学资源,养成了研究学生、反思教学的习惯。改变了以往学生出

10、错采取单独订正、集体讲评和个别面改等形式,而是充分重视了错例的价值。还原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促进教师有效开展“错因与课堂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学生错例改进教学策略”等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经过一年的课题实践,我校课题组分成了低、中、高三段,以计算性、概念性、审题性、习惯性等普遍错例和典型错例,分类记载在错例记录本上,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素材,并逐渐形成了“错例题库”。一年来,广大教师撰写了几十篇有价值的案例、数学小故事及论文,为避免同样错例的再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学生方面:在“错误”中得到了实惠。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生命,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

11、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素养。学生认识到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错误,都能正确面对。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使错误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作用,不再重犯这样的错误。失败后的成功,让学生经历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探索过程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发现的学习成果,更加重视老师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但敢于正视错例,而且能正确分析原因、进行纠错。在一年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低年级建立了“数学小医院”、中高年级建立了“错例分析与纠正” 记录本,并开展了数学小报的竞赛活动,同学们在病例的获取中,能积极主动的分析病因,并开出新“处方”。学生能有效的走出错误的思维,消解

12、了畏难情绪,理清了思路,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状况,获得了轻松的学习心态,改错成了一件快乐、有意义的事情。学生变得更会学习、更爱学习了。(三)形成了一批教育论文、学术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教师是以“研究者”的身份从事课堂教学,充分把握教育教学现场的真实状态,以案例、论文的形式进行记录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对自己所习以为常的课堂进行了新的审视,对自己的行为不断的进行追问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二者在相互的滋养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提高。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上了几堂公开课和优质课,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案例,和有价值的论文。(四)构建了小学数学学习

13、错误资源化研究的操作模式一年来,在课题组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构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错误资源化研究的操作模式:树立正确的错误观;给学生出错的时空,广泛收集学生的学习错误,进行原因分析;建立错题本,将错误资源化;加强反馈与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等实施策略。六、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设想在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展开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过程中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但是在整个课题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及困惑:例如,一些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很差,作业不能认真完成,有错不能及时纠正,也有的学生对自己产生的错误并不乐意展示出来,使教师无从下手,课题研究的价值也就无法体现。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是面向全体还是关注学生个体错误的矛盾我们也很难把握七、展望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培养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课题意识。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更加正确、合理地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2012年6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