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一资料长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665995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坤一资料长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刘坤一资料长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刘坤一资料长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刘坤一资料长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刘坤一资料长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坤一资料长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坤一资料长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坤一资料长编 刘坤一,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7)刘坤一出身于乡村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其先世从江西吉安府迁入湖南宝庆府的新宁县后,世代相续,到刘坤一时,在新宁金城县五房合族而居,已是当地一个颇有地位的书香门第和大族,所谓“家世儒业,代有闻人”。其父刘孔濬,字罕如,号云樵,新宁县学生,“乡举入都,与曾文正为友”,以孝闻与乡里。道光十年(庚寅,1830)公出生咸丰五年(乙卯,1855)公26岁太平军攻湖南,坤一以廪生领团练。从官军克复茶陵、郴桂、宜章等城。叙功,以教谕遇缺即选。(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3)咸丰六年(丙辰,1856)公27岁从道员刘

2、长佑军援江西。时临袁抚建各郡,皆为敌据。楚军既克萍乡。敌连营芦溪宣风镇来拒。四月,刘长佑令坤一进战,皆破之。五月,逼袁州而军。城敌出战,为坤一所败。湖南巡抚骆秉章奏保以知县归部即选,并赏加同知衔。时袁州敌势尚盛,相持不下。坤一密招降侍卫李能通。能通在敌中负重名。于是降者相继,守将何益发,夜开西门以纳之。坤一督楚勇先入据,遂复袁州,奉旨以直隶州知州即选,并赏戴花翎。(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3)咸丰七年(丁巳,1857)公28岁从克临江府城,奉旨以知府选用赏加道衔。(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3)咸丰八年(戊午,1858)公29岁刘长佑以病归,骆秉章饬坤一暂领其众,偕道

3、员萧啓江渡赣而东,规抚州,克崇仁,败援敌于龙骨渡啓江,在上顿渡,为敌所困。坤一率众往援,大破之。敌弃城遁,复抚州。建昌府亦同时克复。江西肃清,奉旨以道员归部即选。(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3)咸丰九年(己未,1859)公30岁石达开犯湖南,坤一回援,解永州、新宁之围,加盐连使衔。贼窜广西,从刘长佑追蹑。(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7)二月,复柳州,赏加按察使衔。刘长佑擢抚广西,乃饬坤一统帅全师剿办柳州余敌,兼扼达开入湘之路。(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4)咸丰十年(庚申,1860)公31岁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公32岁三月,柳州悉平,赏加布政使衔,进

4、归潯州。(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4)七月,拔其城,以察使记名。石达开回窜川楚,坤一扼之于融县,掩击败之,贼溃走入黔,授广东按察史。(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7)九月,授广东按察使。(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4)同治元年(壬戌,1862)公33岁闰八月,迁广西布政使。刘长佑赴西广总督任,命坤一接统其军,赴浔州进剿。贵县匪首黄鼎风,在诸匪中最狡悍,屡议剿匪,不能下。(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7)同治二年(癸亥,1863)公34岁坤一破之于登龙桥,遂驻守之。鼎风老巢曰平天寨,倚山险树重栅,守以巨炮,覃墟相距十余里,为犄角。坤一阳议抚,撤军回贵

5、县,潜师夜袭覃墟,遂围平天寨,复横州,鼎内势蹙。(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7)同治三年(甲子,1864)公35岁四月,擒鼎风及其党诛之。浔州平,赐号硕勇巴图鲁。(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7)同治四年 (乙丑,1865)公36岁正月,搜剿平思恩、南宁各属土匪。三月,复永淳县城。五月,擢江西巡抚。旋因泄漏寄谕。部议革职留任。是时,太平军汪海洋,败遁粤之连平州。复谋趋闽边,上攻江西。坤一饬按察使席实田。越境会剿,并令提督黄少春赴长宁扼其窜路。(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4)八月十八日,刘坤一在南昌任江西巡抚。(清代人物传稿第二卷下编,辽宁人民出版社,P116)

6、同治五年(丙寅,1866)公37岁聚歼于广东嘉应州,加头品顶戴。军事既定,坤一治尚安静,因整顿丁漕,不便于绅户。(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8)同治六年(丁卯,1867)公38岁湖北捻匪由崭水窜广济黄梅间,蔓延数百里。恣意焚掠,距九江瑞昌仅隔一江。难民纷纷东渡。坤一亟调水师出江堵击,敌退。因奏拨库帑赈难民且资遣回籍。未几,湖南浏阳教匪旁扰万战。坤一饬兵围剿,平之。(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4)同治七年(戊辰,1868)公39岁东乡县爆发了农民抗粮起义。四月二日,抗粮农民再次进城,拥入县署,殴伤知县,痛击平日为虎作伥的差役。他们不但拒绝纳粮,并对想交纳钱粮的富户进行恫吓

7、说:“谁违反规定即行捉人烧物”。刘坤一惊呼连年农民抗拒粮捐,“捆捉书吏,挟制官长为常事”,对封建统治威胁极为严重。最后,派副将何明亮、道员何应祺率兵才予以平息。(清代人物传稿第二卷下编,辽宁人民出版社,P118)同治八年(己巳,1869)公40岁同治九年(庚午,1870)公41岁八月,天津教案起,坤一遵旨密筹沿江防务。(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4)同治十年(辛未,1871)公42岁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公43岁正月,奉新县匪徒谋逆,闌入靖安县城,讨平之。(清史列传卷五十九,中华书局,P4646)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公44岁四月,清廷谕:“著刘坤一严饬所属州县等,不准

8、丝毫浮收。如查有私立捐款,公费名目,额外加征者,即著严行参办”(“上谕”,同治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见刘坤一遗集(一),P295)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公45岁正月,江西绅士督察院左都御史胡家玉积欠漕粮,又屡贻坤一书,干预地方事,坤一不以闻,为给事中边宝泉所劾,部议降三级调用,加恩改为革职留任,并降三品顶戴。寻奉恩旨开复。十二月,命署两江总督,兼署通商大臣。(清史列传卷五十九,中华书局,P4646)光绪元年(乙亥,1875)公46岁八月,擢两广总督。广东号为富穰,库储实空,出入不能相抵。议者请加盐厘及洋薬税,坤一以加盐厘则官引愈滞,但严缉私贩,以畅销路;又援成案,筹款收买余盐,发商交运,官

9、民交便。薬厘抽收,各地轻重不同,该归一律,无加税之名,岁增巨万。吏治重在久任,令实缺各归本任,不轻更调。禁赌以绝盗援,水陆缉捕各营,分定地段以专责成,盗发辄获。(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8)光绪二年(丙子,1876)公47岁六月,刘坤一提出“防海之要,战守兼资,守则墩台,战则船炮,二者不能偏废。”(刘坤一:税源原拨勇粮改充海防经费折,光绪二年六月二十二日,刘坤一遗集(一),P394)八月,兼管粤海关盐督。(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5)光绪三年(丁丑,1877)公48岁五月,刘坤一奏办招商局,而以所得利息开办西学馆,似为一举两得。(刘坤一:复黎召民,光绪三年五月初七日

10、,刘坤一遗集(四),P1825)七月,清廷允刘坤一奏,于湖南新宁县建楚勇专祠,地方官春秋致祭。(湖南近代百年史事日志,湖南人民出版社,P73)光绪四年(戊寅,1878)公49岁二月二十日夜,群众二百多人在欧就起的领导下,一举攻占佛冈厅城,引起极大震动。刘坤一派总兵郑绍忠、副将邓安邦督带兵勇兵勇分途围剿。(清代人物传稿第二卷下编,辽宁人民出版社,P119)十二月七日,两广总督刘坤一接越南王乞援文书,清派兵剿李扬才。(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P648)十二月十七日,刘坤一提出“粤东洋面,延袤数千里,筹办防务,非轮船似不为功”。(刘坤一:裁撤水勇全配水师兵丁折,光绪四年十二月十七日,刘坤一遗集(

11、一),P483)光绪五年(己卯,1879)公50岁正月,兼署广东巡抚。(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5)十一月,请开缺养亲,予假两月。调补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清史列传卷五十九,中华书局,P4646)光绪六年(庚辰,1880)公51岁正月,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奏饬筹议海防,坤一请由粤省自造蚊子轮船,用守各口,可以操纵自如,从之。(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市中国书店,P525)三月,俄罗斯以交换伊利借端要挟。诏筹防务,坤一上疏,略谓:东三省无久轻战阵之宿将劲旅,急宜绸缪。西北既戒严,东南不可复生波折。日本、琉球之事宜早结束,勿使与俄人合以谋我。英、德诸国与俄猜忌日深,应如何结为声援,以伺俄

12、人之后。凡此皆赖庙谟广运,神而明之。(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8)四月,入觐,赐紫禁城内骑马。(清史列传卷五十九,中华书局,P4647)光绪七年(辛巳,1881)公52岁正月,刘坤一上议复筹造铁路利弊片,他说:臣以铁路火车之有裨益、别项虽未深知,至于征调、转输两端,可期神速,实为智愚所共晓。中国幅员辽阔,自东徂西,几万余厘,均与俄界毗连;加以英在缅甸,法在越南,时虞窥伺,沿海数省,则为各国兵船往来,倘有风鹤之惊,殊虞鞭长不及。如得办成铁路,庶可随时应援。臣前过天津时,曾与李鸿章论及。兹刘铭传所请,适与臣意相符。其先办清江一路,无非从易入难,自近及远,行之以渐,期底于成。(刘坤一:

13、议复筹造铁路利弊片,光绪七年正月初八日,刘坤一遗集(二),P599-P600)七月八日,两江总督刘坤一被劾(谓其嗜好素深,于公事不能整顿),命彭玉麟確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P684)八月二十二,以彭玉麟署两江总督,刘坤一入京。(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P685)十月二十六,彭玉麟恳辞,以左宗棠为两江总督兼充办理通商事物大臣,刘坤一开缺。(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P687)十二月六日,总署奏,接曾纪泽电,法人谋占越南北境,并欲通商云南,不能置之度外。诏命李鸿章、左宗棠、刘长佑、刘坤一、张树聲商办,并令曾纪泽继坚持前议,与法国外部相机辩谕。(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P688

14、)十二月二十九日,两江总督刘坤一覆议越南事宜,请派劲旅出驻谅山等处,暗为越南声援。(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P688)光绪八年(壬午,1882)公53岁光绪九年(癸未,1883)公54岁法越搆衅,边事戒严。坤一疏:请由广东、广西遴派明干大员统劲旅出关,驻扎谅山等处,以助剿土匪为名,实与越南共筹防御,并令越南招太原、宜光黑旗贼众,免为法人诱用。云南据险设奇,以资犄角。法人知我有备,其谋自沮。云南方拟加重越南货税,决不可行。重税能施之越人,不能施之法人。越人倘因此转嗾法人入滇通商,得以依托假冒,如沿海奸商故智,不可不虑。越南如果与法别立新约,中国纵不能禁,亦应使其慎重;或即指示机宜,免致再误。

15、越南积弱,若不早为扶持,覆亡立待。滇、粤藩篱尽失,逼处甚虞。与其补救于后,何若慎防于先。此不可不明目张瞻以提挈者也。疏入,多被采纳。(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8)光绪十年(甲申,1884)公55岁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公56岁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公57岁丁继母憂。(清史稿列传三十九,中华书局,P12049)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公58岁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公59岁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公60岁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公61岁十一月十三日,两江总督曾国荃卒,年六十七岁。十一月二十二,以刘坤一为两江总督,未到任前由安徽巡抚沈秉成署理。十一月二十三,命刘坤一兼南阳通商大臣。(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P839)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公62岁六月十三日,命江督刘坤一、鄂督张之洞保护教堂教民。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P843)八月七日,命刘坤一等实力缉捕滋闹教堂府匪犯,并将教堂应给修费迅速议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