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境”触“情”营造动态数学课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65483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境”触“情”营造动态数学课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设“境”触“情”营造动态数学课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设“境”触“情”营造动态数学课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境”触“情”营造动态数学课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境”触“情”营造动态数学课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境”触“情”,营造动态数学课堂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随着情境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运用,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摩擦.虽然两者在理论上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教学模式却截然不同.情境教学被更多的教师与学生接受,但这给数学教师提出了更多的难题.那就是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境”来触学生的“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研究创设策略,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到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有

2、效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性或是数学典故性情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能调动他们的课堂集中力、学习兴趣度以及积极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小学时学过的诗歌创设情境:“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心中全部都用尽,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你算算寺内几多僧?” 又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情境:你们在六年级毕业时,每一个同学都要把自己的照片给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算作是毕业留念,已知全班一共送出1980张相片,设全班共有x个学生,根据题

3、意列出方程为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在认知与感悟中体会了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二、创设悬念情境,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来点拨与启发.所以,创设情境必须以启发学生思维为出发点,而悬念的情境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在师生共同复习了三角形概念之后,提出悬念: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是否存在某种关系?这种悬念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不能起到导向作用.因为学生可能会对角与角的相等、不等、两角之和(差)与第三个角的大小比较等问题进行分析.当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只对一些特殊三角形有意义时,他们就会认为三个内角的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于是教师再提

4、出问题:请大家画一些任意的三角形,分别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的度数,看看各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怎样的联系?经学生的测量并计算,原来三个内角之和都在180左右.接着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因为测量总是有误差的,那么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否是180呢?请大家把这三个角拼在一起,看看它构成一个怎样的角?学生把这三个角拼在一起后发现,拼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平角.经过这样的两步操作,得出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的定理.学生在教师的悬念问题情境中,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 三、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数学知识

5、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感到学好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当教师把数学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好像亲身体验了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学习数学.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小明一家人坐船去游玩,已知这条船能承受的重量为200kg,小明的体重是妈妈的二分之一,妈妈的体重是爸爸的三分之一,现在一家人想同时上船,问妈妈的体重最多是多少?这样的例子,巧妙地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所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把数学情境与学生的动手与动脑活动结合起来,就会让学生

6、亲身经历一次实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推理等,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在实验中被激发,从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实验情境:拿出一张报纸,提出可以对折多少次的问题.学生往往回答说可以对折几十次,甚至有的说可以对折上百次.于是让他们动手实验一下,结果发现在折叠到8次时就很难再折叠了.这时学生感到大惑不解.于是乘机引导学生,请把对折叠过程中报纸的厚度与面积计算出来.这时学生发现:当折叠次数增加时报纸的厚度会以等比级数增加,而报纸的面积也在相应的比例下减少.因此,当报纸折到第9次时需要的力气比一次对折512张报纸还要费力.这样,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对与乘方有关的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 总之,初中数学比小学数学要难得多,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而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数学教师要提供数学教学良好的先决条件,通过设“境”促“情”来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从而实现了数学知识的最大化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