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652090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1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1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1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1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1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_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学问技能1相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缘由,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过程方法1通过定量试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同学间的探讨沟通,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说明,提高分析及推理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1通过试验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2通过

2、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3产生学习的胜利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通过试验探究相识质量守恒定律。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试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缘由,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发觉、提出问题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天气燥热,化学课外小组的三位同学想自制酸甜可口的汽水解暑,他们查阅到了一份“汽水配方”如下:在约500毫升的饮料瓶中加入2匙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1.5g小苏打(碳酸氢钠),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1.5g柠檬酸,马上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个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凉爽甘甜的汽水了。(注:试验中应运用食品级的碳酸氢钠和柠檬酸。)

3、可是,三位同学在制作汽水的时候,却发觉了一个问题,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播放老师自制的学生制作汽水的视频)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会发生改变吗?倾听,思索。视察视频,并针对三位同学的问题提出猜想:(1)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应当不会发生改变;(2)因为是制汽水,所以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可能会有气体产生,质量可能会发生改变。用学生自己的家庭小试验来创设学习情境,一方面使学生相识到生活到处有化学,化学是我们人类生活服务的,更加酷爱化学学习;另一方面,利用情境中问题,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的思索和猜想。环节二、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是否会发生改变老师活动学

4、生活动设计意图那么,小苏打与柠檬酸混合后质量究竟是否会发生改变呢?空口无凭,试验为证。下面老师为各小组供应了天平、烧杯、矿泉水瓶、小试管等仪器,还有小苏打与柠檬酸两种药品。请设计试验方案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倾听,查看桌上老师供应的仪器和药品:给学生供应零散的仪器,为学生供应发散思维的空间。我们的目的是要探讨混合前后的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试验的关键首先是“如何称量”。请同学们思索:在这个试验过程中,你认为应当进行几次称量?详细说明。思索,探讨,沟通。起先时,学生的思路是分布称量,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整体称量”的思路。建立“整体称量”的试验思维方法,既培育学生

5、一种试验探讨方式,也为后面的小组试验节约珍贵的课堂时间。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刚才的任务“请设计试验方案探究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请各小组先设计试验方案,然后根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探讨、试验,并沟通试验结果。采纳如图所示装置,测得反应后质量变小。采纳如图所示装置,测得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不同的装置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培育学生试验操作实力、视察实力,学会记录试验的现象和数据。利用供应的多种仪器,培育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同时,由于试验结果的不同,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的实力。为什么两种不同的装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老师将学生发觉的问题作为新问题进行探讨)探

6、讨沟通,得出:方案一由于是敞口容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被称量,所以造成反应后质量减小了。而事实上,反应前后的质量是没有改变的。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请同学们再细致视察反应后的容器,看有没有什么新发觉啊?视察试验容器,发觉容器底部还有没反应完的白色柠檬酸固体。培育学生试验中,必需仔细视察现象,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严谨的科学探讨精神。利用多媒体协助,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得出“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倾听,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老师演示“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试验视察试验现象,并思索通过试验体会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

7、通过规律必需具有普遍性的论证,培育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实力。红磷燃烧试验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试验探讨,得出“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环节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分析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所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其本质缘由是什么呢?倾听,思索引发学生思索(1)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球棍模型,模拟水分解的微观过程;(2)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学生动手模拟、观看水分解的微观过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模拟微观过程,帮助学生建构“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Flash模拟可以更形象的

8、帮助学生理解微观过程,加深学生对学问的理解。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微观模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缘由。学生分析、沟通,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缘由是:原子的质量、原子的个数、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培育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实力。环节四、课堂小结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沟通表达将本节课学问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建构有体系的学问结构。老师给出历史上波义耳和罗蒙诺索夫两位科学家的“争辩”的历史史料。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学问进行分析,你支持哪位科学家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课后思索一是利用史料让学生相识科学探讨的道路是充溢曲折的,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二是培育学生用所学学问解决实

9、际问题的学以致用的思想。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一、教学设想本课将以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力求将传统教学的“以学问为本”转移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学问技能”、“过程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等目标融为一体的化学教学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先讲解并演示一个试验,接着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不同的试验,通过试验探究不但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而且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实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开拓创新的精神,真正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良性互动效应。二、教学理念体验“人人参加,个个成才”的胜利感。三、教学方法采纳合作探究、类比推理的学习方式。四、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通

10、过试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缘由。(2)理解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改变中发生的些现象。(3)说出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正确书写简洁的化学方程式。(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进一步提高视察、分析试验和总结归纳的实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探究,培育学生的动手试验实力及视察分析实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缘由的分析,培育学生探讨问题实力和逻辑推理实力。(3)提高学生试验、思维实力,培育学生定量探讨和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1)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试验探究,逐步形成探讨问题的科学看法。(2)通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测

11、定,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练习,培育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实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3)培育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相识方法。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试验探究,相识质量守恒定律。2、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含义的理解和运用。六、教具:1、试验用品:天平、烧杯、锥形瓶、玻璃管、小气球、石棉网、坩埚钳、白磷、铁、CuSO4溶液、蜡烛、镁条、火柴等。2、多媒体播放软件或投影以及相关资料。七、教学流程: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质(见课本)。3、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留意以下几。八、板书设计:1、活动与探究。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实质(见课本)。3、

1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留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定遵循的一个定律而且是针对化学反应(注:物理改变不属于此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探讨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随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它强调的是“质量守恒”。(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与反应”的全部反应物和“反应生成”的全部生成物的总质量。(4)守恒的范围是:“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强调“参与”和“生成”,即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5)宏观上“物质的总质量”和“元素的种类”不变;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种类”可能变更。4

13、、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读法和意义(见课本)。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2、实力目标培育定量探讨和分析推理实力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教学难点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及运用课前打算 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烧瓶、镊子、坩埚钳、酒精灯、石棉网药 品 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镁条多 媒 体:CAI课件教学方法 激励情趣、试验引导探究教学过程师:激趣 演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视察反应前后质量的改变。引言已知: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粒子,大家先猜想一下:化学反应的

14、前后,原子的种类有无改变?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个数有无改变?化学反应的前后,各种物质的总质量有无改变?比如:P+O2P2O5 Fe+CuSO4FeSO4+Cu下面让我们通过试验来探究这些问题。师:投影教学目标学法指导 师投影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布置自学内容。2、指导自学方法:比照思索题看书,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同学。然后在书上写出结论。3、明确自学要求:3分钟后能回答问题。自学思索题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2、质量守恒的缘由是什么?3、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学生看书,小组探讨、老师巡回释疑)师:提问,采纳一帮一方式,然后投影。师:设计试验探究活动方案,并布置学生探究活动。提出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问题假设(1)质量增加;(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