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64558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井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目录一、 编制依据 1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12.1、 工程概况12.2、水文地质概况 22.3、地基土渗透性 3三、降水设计方案43.1、 设计说明43.2、 设计参数及管网组成 43.3、 降水井平面布置 4四、 施工计戈U 44.1、 测量放线44.2、 施工用电、用水配置 54.3、 施工进度计划(从开工令下发算起) 54.4、 打井机械及井点设备 54.5、 人员的组织及安排 6五、 施工工艺 7六、 降水井质量要求10七、 降水过程的控制10八、 降水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8.1、 降水管理118.2、 施工技术措施118.3、 生产设备准备 118.4、 质

2、量措施11九、成品保护及环保措施 12十、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210.1、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10.2、 防范措施13十一、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4十二、基坑降水应急预案 14十三、计算书1613.1、 计算依据1613.2、 水文地质资料 1613.3、 管井降水1计算书 1613.4、 管井降水2计算书 18、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2016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

3、1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149、管井技术规范 GB 50296-2014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 号文11、本工程施工图纸1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2.1 、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筑面积:建筑高度: 主体结构形式:2 、各责任主体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3、方案说明等:根据实际情况补 附图卢补巧了江目12200mW,25B* 7B7&65A-5SM.9B Ema.15 常讯前I _ r7F:7F:

4、jK5.B 7E:7?.=BXB00A SSfljjp=2300j- 5403.KI3,帀聲尹2.2、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实际情况)1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各勘探点均见到了地下水,稳定水位深度为0.40m3.60m相应的高程为1311.351314.35m,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场地南侧鸳鸯湖侧向 补给。据工程地质调查,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小于1.0m。2、场地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由于无地下水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水位再考虑地下水年变化幅度,抗浮设防水位可按实测最高水位上升1.0m考虑。3、场地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下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无干湿交替作用时对 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

5、;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时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 替时具弱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图纸设计和地勘报告所用高程不一样,换算方法见设计文件)表2.1地基土野外特征地层 编号年代 成因岩性描述层厚(m层底深度(m层底高程(mQ4ml杂填土:杂色,稍湿,结构松散,含少 量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该层土堆积时 间约为5年。0.502.700.502.701272.021275.43Q4al+pl松散细砂:黄褐色,稍湿,松散状态, 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 颗粒形状呈星点状。局部夹有粉土薄层。0.703.002.103.501270.641

6、273.45Q4al+pl稍密细砂:黄褐色,饱和,稍密状态,矿 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 粒形状呈星点状,砂质较纯净。2.103.805.506.101267.001273.33Q4al+pl中密细砂:黄褐色,饱和,中密状态,矿 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 粒形状呈星点状。2.907.308.8010.801263.941266.74Q4al+pl密实细砂:黄褐色,饱和,密实状态,矿 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 粒形状呈星点状。局部含有少量圆砾。本次勘察未钻穿该层,最大揭 露厚度11.2m,最大钻探深度 20.00m。因本方案针对单体原始高程较低,从第二层算起2.3、

7、地基土渗透性(根据实际情况)勘察单位给出水文资料有限,下表为本地实际情况得出的经验值,(取地基土野外 特征表的第层为下表第1层),试取30米为潜水层底部表2.2地基土渗透性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渗透系数(m/d)渗透性1松散细砂28透水2稍密细砂38透水3中密细砂58透水4密实细砂258透水二、降水设计方案3.1、设计说明根据实际情况3.2、设计参数及管网组成1、本工程降水设计见后附计算书,本工程降水井的直径、井深、数量如下表:表2.3降水井直径、井深、数量宁东基地鸳鸯湖污水处理厂工程(事故暂存池)降水井数量(个)47井深(m)16直径(mm)4002、降水井均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内径为 40

8、0m(两构筑物中间有一排井,可供水位观 测)。3、排水系统:井中抽水管采用50mmi肖防带与泵连接,井外排水管采用 50mn软塑管,基坑周边每80米设置蓄水池(3m*3m*2m一个、共计8个,采用直径160PV连接, 若高程无法自然排水,采用污水泵加压(明沟污水泵共用、备用3台),出口接采用2根直径300波纹管引至500米以外自然排水沟。在基坑换填边外设置 1米深排水明沟, 每隔40米设置简易蓄水装置一个,共12个,抽水装置为6Kw污水泵12个。3.3、降水井平面布置1、降水井布置图 图中附说明四、施工计划4.1、测量放线测量放线依据现场红线桩为基准总成,仪器采用(ZT15)全站仪,并根据井点

9、布置 图放线定位。放线经复核后报监理部门确认方可进行施工。4.2、施工用电、用水配置1施工用电直接从配电房接入,500kVA能完全满足降水用电负荷。2、依据用水设备和施工经验,需用水量 5-10m3/h,直径50mn管,就能满足施工用 水。4.3、施工进度计划(从开工令下发算起)1、打井作业10天2、管网及水泵安装8天(打井作业第四天开始)3、预降水15天(管网安装结束)。4、持续降水持续到场区回填工程结束。4.4、打井机械及井点设备1、材料计划表4.1主要材料用量表序号项目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无砂滤水管1米根723直径4002底座井盘1米根47直径4003160PVCf4米根350配件另计4碎

10、石2-5mm3 m187滤料5铁丝8#kg4726纱布网平米2 m9677动力总分配箱300A个18二级分配箱100A个108开关箱个个5910电缆BLX3*35+2*16(m)m985铝11电缆VV-3*4+2*2.5(m)m4130铜12砼C203 m30.3封井及蓄水池13砖普通砖3 m52蓄水池2、设备计划表4.2主要设备用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钻机设备(回转/冲击钻机)钻井机JZJ-100台22高压水泵100TSW-7台13潜水泵功率4kw台50备用3台4污水泵功率6kw台15备用3台5泥浆泵FY-50台16电焊机BX3-500台1根据单井涌水量管井选择安装4mVh (

11、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泵量大小,以便更好地控制 水位)潜水泵进行抽水,扬程不小于26m,功率4KW泵的大小根据施工时实际情况最终 确定。4.5、人员的组织及安排1、降水组织机构2、劳动力安排工种施工队长测量员水电工机械工钻井工降水工人数(个)1人1组1人1人10人4人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如下图:1测量定位按施工图放出井的中心点。正常情况下井位偏差不宜大于0.5m,因障碍物影响偏差 过大时,应验算不利点降深。 井位应设立显著标志, 必要时用钢纤打入地面以下 300mm,并灌石灰粉作标记。2、钻孔定位以定好的井位点为中心,700mn为直径作圆,向下开0.50m作为井口。深度以见原 状土为准,确认无地下管

12、线及地下构筑物后放护筒, 护筒外侧填粘土封隔好表层杂填土, 以防钻井冲洗液漏失。3、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时需用水准仪找平,做到稳固、周正、水平,以保证钻进过程中的钻机稳定。起落钻塔必须平稳、准确。钻机就位偏差应小于 20mm钻塔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4、钻井钻进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冲洗液的流损变化, 水的补充要随冲洗液的流损情况及时调 整,一般应保持冲洗液面不低于井口下 1 米,当钻遇卵石层,冲洗液大量流失时,应加 大补水量,必要时应投入适量的泥土形成一定粘度的泥浆以控制冲洗液漏失,防止塌孔 事故。钻进中发现塌孔、斜孔时应及时处理。缩孔时应经常提动钻具修扩孔壁,每次冲 击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卡钻。用反循

13、环钻机向下钻孔,钻至要求深度。 、反循环是将压缩空气通管路送至气水混合室,使其与钻杆内的水掺混,从而形成比重小于 1 的掺气水流。在钻杆外侧水柱压力的作用下,钻杆内掺气水流挟带泥浆不 断上升,将泥浆水排出井外。 、钻进时要不断向孔内大量供水,使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利用水位差所产生 的静水压力保持孔壁稳定。 、从加接钻杆的数量和入水深度判断钻进深度。 、预计达到设计深度并深入 0.50 m1m时,停止钻进。5、换浆钻孔至设计深度后(一般应大于设计深度的 0.5m1.0m),反循环钻进应将钻头提高 0.5m 左右,然后注入清水继续启动反循环砂石泵替换泥浆,冲击钻则用抽筒将孔底 稠泥掏出,并加清水稀释,直到泥浆密度接近 1.05g/cm3,粘度为1820s。现场观察一 般以换浆后泥浆不染手为准。替浆过程中,应按排泥浆的清运或排放工作。6、下管 、检查井管有无残缺、断裂及弯曲情况。 、将底层管堵与第一节井管公母接口接上,在外对称放上三根竹枇,用铁丝固定 两圈。 、将提升用钢丝绳一头固定在井字架上,另一头套住管堵凹槽稳定后下降。 、使井管居于井孔正中,避免倾斜,并固定。 、下降第二节井管时,注意连接的公母接口,动作要轻缓,不能猛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