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643123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6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教案》word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学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教案编写时间 2012年1月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课程代码总学时 90讲课:54 学时实验:36 学时实习: 0 周学分5课程性质必修课( ) 选修课( )理论课( ) 实验课( )任课教师熊元林职称讲师授课对象09级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1赵斌,陈雯莉,何绍江.微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教材2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3吴柏春,熊元林主编微生物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版4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

2、2版5李阜棣,胡正嘉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2月第6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和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以细菌、真菌、病毒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主要特征;微生物遗传变异的一般规律及传染与免疫的知识;微生物的培养、控制和保藏技术。难点:

3、四大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以及微生物的代谢调控及其育种。教学进程第 次课授课章节学时备注第 1-2 次 课第 27 次课第 710 次课第 1013 次课第 1315次课第 1517 次课第 1820 次课第 2124 次课第 2426次课第 27 次课合 计绪论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第三章 病毒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十章 微生物的应用11章3学时10学时6学时6学时4学时5学时6学时7学时5学时2学时64学时由于微生物形态多样,种类繁多,其代谢途径复杂,所以必须辅以大量图片才能达到较好

4、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微生物学(章节备课)章 节绪论 本章 3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及微生物学的发展对其他学科的促进;2.理解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及微生物学的分科;3.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难点:微生物特点的理解。教学进程一、什么是微生物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激起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因此需采用大量实例教学。作业1、 简述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2、 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有那些重要科学家作

5、出了哪些重大贡献?3、 试述微生物学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作用。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绪论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微生物学有个全局的认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列文虎克、巴斯德、柯赫、布赫纳)。章 节第1章 原核微生物 本章 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细菌的形态大小即繁殖方式,蓝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理解细菌的细胞结构

6、特点,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原核微生物的分类方法;3.掌握细菌的特殊构造及细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细菌细胞的构造及细菌的菌落特征难点:细菌细胞的结构教学进程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课时)一、细胞壁二、细胞壁内的结构三、细胞壁外的结构第二节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 (2课时)一、原核微生物的分类单元二、原核微生物的命名三、原核生物的分类依据和方法第三节 古细菌 (1课时)一、古细菌与真细菌的区别二、古细菌的主要类群第四节 变形细菌 (0.5课时)典型变形细菌举例第五节 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0.5课时)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举例第六节 高

7、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1课时)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举例第七节 蓝细菌(1课时)一、 蓝细菌的细胞结构二、蓝细菌的主要类群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细菌细胞的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掌握细菌、放线菌的菌落形态。作业1、何为菌落,试述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及其具有特殊构造的细菌的菌落特征。2、试述芽孢的特点及其抗热的机制。3、荚膜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哪些应用。4、如何检测细菌鞭毛的存在?5、细菌细胞具有哪些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

8、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2章 真核微生物 本章 6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酵母菌及霉菌的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常见的酵母和霉菌;2.掌握真菌各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以及真菌的菌落特征;难点: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教学进程第一节 酵母菌 (2课时)一、分布及与人类关系二、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四、酵母菌的菌落第二节 丝状真菌霉菌 (3课时)一、霉菌的分布及与人类关系二、霉菌的形态和构造三、霉菌的孢子四、霉菌的菌落第三节 藻类 (0.5课时) 第四节 原生动物 (0.5课

9、时) 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真菌细胞的基本构造,掌握真菌的繁殖结构和繁殖方式。作业1、酵母菌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有何关系?2、霉菌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有何关系?3、试举例说明酵母菌的三类生活史类型。4、试述酵母菌在固体平板上的菌落形态。5、霉菌的无性和有性孢子各有哪些?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3章 病毒 本章 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各种常见病毒;2. 掌握病毒的形态构造和病毒的增殖方式。3. 掌握温

10、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病毒的增殖方式;难点: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烈性噬菌体和一步生长曲线。教学进程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属性 (2.5课时)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二、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第二节 病毒的分类(不讲)第三节 原核生物病毒噬菌体(2.5课时)第四节 真核生物病毒 (0.5课时)一、 脊椎动物病毒二、昆虫病毒三、植物病毒第五节 亚病毒 (0.5课时)一、类病毒二、拟病毒三、朊病毒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病毒的基本构造,掌握病毒的增殖方式和噬菌体的相关内容。作业1、何为病毒,试述病毒的特点。2、试述病毒粒子的结构和其对称体制。3、以噬菌体为例讲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11、。4、什么是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温和噬菌体有哪些特点?5、什么是烈性噬菌体和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的设计步骤是怎样的?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 本章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微生物生长的营养要素;2. 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原则,物质进出微生物细胞方式和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难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种类。教学进程第

12、一节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及功能 (1课时)一、碳源二、能源三、氮源四、生长因子五、无机盐六、水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0.5课时)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0.5课时)一、单纯扩散二、促进扩散三、主动运输四、基团转位第四节 培养基 (2课时)一、培养基的选用和设计原则二、培养基的种类本章重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以及各种培养基的作用。作业1、试述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并说明各有什么作用。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主要有哪些,列表说明各自的碳源、能源、氢供体是什么?3、列表比较微生物摄取营养的四种方式。4、何为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的原则是什么?5、试举例说明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用途。主要参考资料1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版2沈萍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2版3黄秀梨,许宝孝等.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备注章 节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 本章 5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及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2. 掌握生物固氮和肽聚糖的合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生物氧化的三种方式 2. 生物固氮的途径及生化机制,肽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