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公园项目围堰施工方案模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636949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流域公园项目围堰施工方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流域公园项目围堰施工方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流域公园项目围堰施工方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流域公园项目围堰施工方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流域公园项目围堰施工方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流域公园项目围堰施工方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流域公园项目围堰施工方案模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河道施工导流顺序21、河道内桥施工22、一期围堰33、二期围堰4四、围堰施工方案41、技术准备 42、施工工艺 53、测量定位54、淤泥清理55、 砂包围堰56、围堰导流时段 67、河道内桥施工 6五、桥基础施工及施工降水施工 81、围堰施工细节及挖填土方 82、排水设施施工 103、承台、基柱施工:104、围堰稳定性计算 125、围堰施工标准 126、围堰拆除时间 12六、工期保证措施 12七、安全保证措施 13八、环境保护措施 14九、雨季施工措施 15十、应急预案151、培训和演练 152、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53、预防措施 154、应急响应

2、 16一、工程概况XX县鉴江小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邦洞半岛公园人行栈道及平台,总跨度为258.13m,桥墩跨度为5572mm、7810mm、8585mm、8689mm四种跨度,桥面宽度为4m,基础为C30独立基础,C30混凝土圆柱墩,C30混凝土平台板,上部路面为木结构。由于必须避开汛期进行围堰施工,因此跨河工程为制约本工程工期的关键。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我项目部将做好河道内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待今年汛期来之前,立即组织围堰及导流河道施工,并确保20_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本工程的全部内容。二、编制依据(1)防洪标准GB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3

3、)水利计算手册(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5)招标文件(6)施工设计图三、河道施工导流顺序1、河道内桥施工1. 本工程中主线桥即基础平面布置图(一)中第四个基础承台至基础平面布置图(三)第三个基础承台桥梁下部结构位于现况河道内。2.本工程处在两河道流域在此汇聚成一个流域,本次围堰分为两期,两个流入河道分别为南流入河道及北流入河道,流出河道为西流出河道。2、一期围堰一期围堰,围堰范围为:1. 由南河道东南侧向河中心围至距西南河堤10米处,围堰后开始进行此段的下部结构施工,并预留施工缝。预留的此段10米为本河道水流的导流。2. 由西河道北侧向河中心围至距西南河堤10

4、米处,围堰后开始进行此段的下部结构施工,并预留施工缝。预留的此段10米为本河道水流的导流。见一期围堰示意图一期围堰的同时,在西南河堤处新建一条临时导流河道,施工时严格按照河道管理单位的要求进行,以保证二期围堰后河水能够按要求顺畅流通。3、二期围堰待一期围堰内桥下部结构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二期围堰施工。此次围堰从南河道的西南河堤向河道中心围堰至18米,并连接西河道西南河堤向河中心围至18米的围堰,疏通开一期围堰的内容,作为导流的作用。围堰后开始进行此段的下部结构施工。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确保于20_年5月31日前清除围堰,恢复河道。见二期围堰示意图四、围堰施工方案1、技术准备组织项目有

5、关专业人员认真勘察现场实际情况,掌握本工程特点、施工程序以及本阶段与后续工程的相互关系,为进场后能立即展开施工作准备。施工现场配备有施工经验负责人一名,施工员1名,技术员1名,安全员1名,材料员1名,预算员1名。2、施工工艺围堰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淤泥清理围堰至顶部平整迎水面堆铺沙土袋碎石封防水布。3、测量定位采用全站仪测量出临时道路桥的具体位置,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放出开始至结束部位的位置。填筑过程中用水平仪测量填土标高。4、淤泥清理河床内淤泥计划采用泥浆泵抽除发进行,并用专用泥浆运输车运出并倒在指定的地方,不能随意乱倒。泥浆抽除完后再用挖机将无法抽除干净的淤泥进行开挖,保证基础

6、底完全无淤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砂包围堰砂包计划用现场河沙或石粉装好袋,由挖机吊运至指定河道内进行堆填,砂包堆填时需将下游的水闸完全打开,避免水位过高影响施工。围堰完成保证施工段无明显水流后再进行淤泥清理工作。6、围堰导流时段一期围堰导流时段:20_年3月1日20_年4月15日。二期围堰导流时间:20_年4月16日20_年5月15日。7、 河道内桥施工1.本工程中基础平面布置图(一)中第四个基础承台至基础平面布置图(三)第三个基础承台桥梁下部结构位于现况河道内。2.土石围堰施工3.土石围堰施工采用立堵法进占施工。填筑料采用液压反铲挖掘机装车,10t自卸汽车直接运输上堰,挖掘机沿围堰设计

7、轴线向水中抛投进占,戗堤高出水面后,用液压反铲挖掘机分层压实。4.砂土石围堰所需土料在表土开挖料中选取有用料,自卸汽车将土料运输至围堰施工作业面附近,人工装编织袋,人工堆砌形成围堰。围堰防渗采用土工膜防渗,土工膜布置于堰体中部,与围堰填筑同时进行,隧围堰的增高而增高。5.根据我方对现况河道调查情况,经研究决定,河道内围堰采用中间填砂石土,外侧加土袋的围堰方法,再采用碎石封防水布防止水流冲刷土袋。见围堰剖面图6.计划开工后,先将河床底上的淤泥、杂草等杂物清除干净,再在河道内采用粘性土、砂石土或砂夹粘土进行填筑,填土外侧堆码两层土袋,土袋间放置两层彩条布。7.由于本工程桥为景观桥,为独立基础,桥宽

8、共3.4米,因此施工期间进行考虑保证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商品混凝土及各种车辆通行等占地因素的情况下,围堰宽度设为6米。围堰土石方量预计为5000方。8.围堰时,当填土石超过现况水面后,每填筑起20cm碾压一次,逐层压实至距围堰顶部1.5米处,压实度保证达到95%。由于此基础为独立基础,堆码土袋的上下层和内外层互相交错,码放密实平整。在土袋与填土之间设置第一层彩条布防水层,在两层土袋之间设置第二层彩条布防水层,彩条布下部用木楔固定在河床上,并用土袋压实,禁止河水从底部渗入。施工所需围堰土方共计约5000方,土方取自河道两侧河滩处,施工结束后对河道、河滩进行恢复。五、桥基础施工及施工降水施工1、围

9、堰施工细节及挖填土方围堰施工:围堰上顶宽6米,高出现有水面1.5米,围堰总高度5.5米。迎水面面边坡1:1.0,背水面边坡1:1.5,围堰基础必须座在沙层上清淤:在基础投影面积外清淤采用直接挖取,在基础投影面积下所有淤泥清除施工方法分为:a混水泵配合高压水枪抽吸,b挖掘机直接挖,c明沟抽排水。围堰内平衡土方:在明沟抽水的条件下平衡围堰内土方。统一挖中风化灰岩层。2、排水设施施工设置大眼井:沿围堰内底角1米处每10米设一个60cm大眼井,共设井10口,井深自基础持力层。明沟设置:在大眼井中和围堰之间设置一道明排水沟。宽60cm,深60cm。每个大眼井中设置一个2吋潜水泵为确保基桩施工时的水头,大

10、眼井在钻孔工作开始后要连续抽水,直到承台施工完成。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双路电源a、变电线路。b、200KVA电机组。潜水泵具有足够的备用数量已保证及时替换。大眼井降水能力验算:本工程中围堰部分基坑开挖需进行降水,采用大眼井形式。基坑底宽18米、长130米、深以7米计,水位为-2米。根据地质勘查资料,该处底面下为细砂层,渗透系数K=1.3m/d。降水深度(至承台底):s=7-2+0.5=5.5m含水层厚度:H=7-2=5m将基坑假象为一个半径为x的圆进行计算:x=( A/)0.5=(130*8/3.14)0.5=29m降水系统的总涌水量:Q=1.366K(2H-s)s/(lgR-lgx)=1.36

11、6*1.3(2*5-5.5)*5.5/(lg65-lg29)=126m3/d=0.0035m3/s每米井的单位进水量:q=2rlK/15=2*3.14*0.35*1*0.000015/15=0.00057 m3/s井管长度:L=Q/q=0.0035/0.00057=6.17m6m假定降水井间隔10米,井数为10个时h0=2.52-466*(ln29/10*0.35)/(3.14*1.3*10)=1.37m该数值符合n h0=1.37*10=13.7L=6条件,因此降水井满足要求。3、基础承台施工:1.基础承台:开挖基槽完成并验收。打垫层后进行基础承台施工,待基础承台施工完毕后可以局部或全部停止

12、大眼井降水。2.基柱施工。(略)4、围堰稳定性计算在本工程围堰过程中,边坡的内、外出现水位差,在挡水土堤内形成渗流场,浸润线在下游坡面逸出,这时,在浸润线以下,下游坡内的土体除了受到重力作用外,还受到由于水的渗流而产生的渗透力作用,因而使下游边坡的稳定性降低。渗流力可用绘流网的方法求得。先求滑弧范围内每一流网网格的平均水力梯度ii1作用在网格上的渗透(流)力: =10*1*13=130 式中:水的重度;Ai网格的面积。求出每一个网格上的渗透力Ji后,便可求得滑弧范围内渗透力的合力TJ。将此力作为滑弧范围内的外力(滑动力)进行计算,在滑动力矩中增加一项: =130*18=2340 式中:lJTJ距圆心的距离。如果水流方向与水平面呈夹角,则沿水流方向的渗透力j =。在坡面上取土体V中的土骨架为隔离体,其有效的重量为。分析这块土骨架的稳定性,作用在土骨架上的渗透力为。因此,沿坡面的全部滑动力,包括重力和渗透力为 =22*10*sin30+10*1*cos0=120坡面的正压力为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