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3章 作文基础等级(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63606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3章 作文基础等级(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3章 作文基础等级(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3章 作文基础等级(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3章 作文基础等级(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3章 作文基础等级(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3章 作文基础等级(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3章 作文基础等级(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三章 写作第二节 基础等级(二)河北 周洪彩【考纲解读】考点4: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从根本上说,内容充实体现于材料的充实这里所指的材料,就记叙而言,体现为揭示中心的人、景、事、物;就议论而言,体现为论证论点的事实和理论(论据)等,充分不同文体对“内容充实”的具体要求各有各的特点。中心明确从理论上讲,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但考场作文有其特殊的功利色彩,也就是说,观点要鲜明,中心要明确考点5:语句通顺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指的是语言要规范、准确、连贯、得体,包括“通”和“顺”两个层面的要求。“结构完整”,就是作文思路的展

2、开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有头有尾,有过渡有照应,没有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的毛病。考点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首先要写字规范、正确,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不漏用、错用标点符号;其次是字体美观端正,清晰易辨识;再次是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修改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不随意涂沫。【高考预测】 通过以上对考纲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语句顺畅,结构完整这是对作文的基本要求。但以上三点中,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最需要考生注意的,也就是如何才能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平时训练的时

3、候,应该怎样入手,这些都是应该思考的东西。【高考真题回放】一(2012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写作提示】此文题属于材料作文,以对话的方式呈现材料,仔细阅读材料

4、,我们会发现,材料立意的归属点在材料的最后一段。其中的关键词有“最常见”“不可或缺”“忽视”“简单”“深思”等。我们发现,这些词语构成的是相反相悖的关系。这些就是我们立意的指向点。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角度立意:从反思的角度立意:1、为什么我们都成了远视眼?2、熟悉的地方真的没有风景吗?从肯定或者否定的角度立意:1、放眼远方,更要记住脚下。2、不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3、世上没有后悔药。具体到写作构思选材等方面,可以从入下角度入手:从文体的角度而言,最好的入手选取角度是议论文,考生可以只谈肯定或者否定一个方面,也可以正反两方面都谈,形成思辨。而最优秀的考生,却不妨选择记叙文这个文体。在写作的时

5、候,比较忌讳开篇引用材料中的故事。其实只要思维稍微拓展,考生可选的材料很多,如写“爱”,我们总是忽视了身边父母、老师与同学的爱,从理想角度,我们总是喜欢夸夸其谈,总认为做好大事才是有理想,其实,理想何尝不是小事的积淀与质变呢。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写,选择哪类文体写,都务必要注意言之有物,学会用事实说话,要懂得以小见大,切忌泛泛而谈,言之无物。二(2012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

6、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作提示】这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忧”与“爱”应结合起来写,应重在把二者的关系阐释清楚。“忧与爱”既可写自己对祖国的对人民的爱,也可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前者可以联想到忧国忧民,后者可以联想到父母时时刻刻为自己担忧。也就是说“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有些时候忧就是爱的体现,忧是爱的原因,每个人都为了爱有所忧虑,因此,写作的时候可以把两方面结

7、合。在选材范围上这一题目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也可以写现实,还可以写历史。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要使得文章具有深度。三(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手握一滴水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沙漠干渴的大陆架有人的生命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要求: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写作提示】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诗歌前一段关于

8、“阳光”、“过去未来”、“沙漠”、“生命”的阐释,实际上是说:看起来很细小的水滴里,其实蕴藏无穷价值。后一段“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再一次强调,平凡细微中蕴含的价值。诗歌借一滴水,呼吁人们珍惜生活生命中看似平常却又价值的一切;呼吁人们坚守那些看似很细小、很微不足道,但蕴含无穷价值的所在,譬如“信念”、“道德”、“真、善、美”等。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很多人会在利益诱惑面前,无法珍惜或坚守自己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价值无穷的信念或品质。因此该作文题目对学生的思想有引领作用。当学生引经据典的写的很多平凡人、名人、伟人的“珍惜”“坚守”之后,会更加坚定自己心中的“珍惜”和“坚守”

9、。【答题方法探寻】 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中心明确这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中心明确,主题突出?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帅旗居中,步步为营中心明确“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写文章也像行军作战,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一定要紧紧扣住写作中心,充分展开分析或叙述。而一旦脱离了写作的中心,整个文章就会像失去了统帅的乌合之众,没有战斗力。具体写作中,常见有偏题现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前后不统一,表述不清楚。技法指导:1标题切题“题好一半文”,这肯定有夸张的成分。然而,标题就像一个人的眼睛,确实是最传情的部位。一个好的标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鲜明。鲜明的标题,不仅能够清楚

10、地告诉阅卷者自己的写作内容,而且会让自己坚定一个明确的写作思路。标题如果不够鲜明,会直接影响阅卷者的第一印象。如2012天津卷,拟题不妨以“莫忽视身边的爱”为题,既亮明观点,又中心突出。如:下面有一段材料,在拟定标题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有同学拟定了这样的标题:及时改正错误;亡羊补牢犹不晚。这两个标题,都紧紧扣住了材料的中心,充分体现了材料的内涵。2开篇点题开头就像一个人的脸,长得好看不好看,这个部位

11、最关键。把最精彩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放在开头,让开头一目了然,这是考场作文的一个闪光点。这样的开头,即使是朴素的语言,简单的形式,也能展示扎实的功底。当然,如果能写得生动形象有文采,就文质兼美了。例:2012年江苏卷以“忧与爱”为题的作文,有的同学这样来组织开头。眼中的热泪饱含的全是对你深沉的爱。题记不要问我为什么眼中常含泪水,因为那里盛的都是爱;不要问我为什么忧心如焚,因为那里包含着我的爱;不要问我为什么愁眉不展,因为我的心中深埋着对你炽热的爱。评:简洁,自然,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地拖泥带水,径直走向写作的中心。3主体切题主体永远是主体,这个部位的地位是谁也取代不了的。主体部分更应该紧紧扣住

12、写作的中心,充分地体现写作的中心。围绕中心并不是将这个中心反复地表达,空泛地分析,而是以这个中心为基础,充分调动各种表达中心的材料,选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将这个中心展开。例:2012年四川卷的作文,有的同学这样来安排其中的一个部分:谁说被暴风雨折断的翅膀不再飞起?谁说被乌云遮去的蓝天不再明朗?谁说被挫折打击的心灵不再恢复?相信自己,只要你依然坚强,只要你始终坚守心中的信念,你就会从失败中崛起,从跌倒处站起,在坚强中胜利,在信念中成功。普希金说过:“相信吧,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评:典型的材料准确地照应了材料,时时不忘“坚守”这一中心,有血有肉,丰富充实。4结尾照题有善始则须善终,文章的结尾既是显

13、示文章结构完整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照应标题和开头,深化写作中心的一个重要环节。卒章显志,更能体现文章的魅力。例:以“和谐丰富人生”为题的作文,有同学这样设计结尾。是和谐让天真的脸庞绽放的笑容更加动人,是和谐让心中的的憧憬更加明丽,是和谐让青春的梦想更加多彩。评:运用排比,气势流畅,紧扣中心,干净利落,突出了和谐的作用。【答题误区警示】考生在作文时,有时材料的运用不到位,只是生搬硬套一些材料,不能把材料与自己的分析整合起来,这是写作中的一种通病。如何使材料与分析结合起来呢?龙欲显精神,点睛出神韵-素材分析之叙议融合法技法指导:当今考场作文,大多选取议论这一文体,然而,单纯的议论有时又难以充分展示

14、写作的基本功底,因此,具体写作时,可以恰当地插入一定的叙述性内容。严密的议论,可以例文章在一种理性的思考中展示出非凡的气势;而生动的记叙,则可以让文章的思想情感得到更好地表现。这样,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整个文章便会充满生动文采。如何正确处理议论中的记叙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以叙引议某些生活中的现象,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都可能成为写作时的论据,而在引用这些内容时,可以先通过第三人称转述的形式简单介绍这些内容的情况,然后由此引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事例内容对观点进行充分论述,这样,就会做到记叙有目的,议论有根据。二先议后叙在确立了文章的观点和角度之后,用一句或几句过渡性语句进行简短的

15、分析议论,从而引出可以证明观点的论据。在具体交代论据的过程中,以叙述的形式,围绕写作的中心展开,从而使论据能够有效地为论点服务。三叙在议中引用事例时,将事例作为论述的支撑,在叙述事例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写作方法。整个内容是对材料的引述,而每一个层次又都以分析的形式出现,在分析中,整个事例的运用方向都紧紧围绕着话题的中心展开,这样,既使事例得到充分利用,又使议论鲜明准确。误区警示: 许多考生在处理这一关系时,往往会出现叙是叙,议是议,叙与议油水分离。而且在叙述时,还会对叙述对象进行大量的想象和联想,有时甚至连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这些带有鲜明的叙述特征的内容都出现在了文中,这样,就会造成文体不明显的现象。还有一些考生,在安排内容时,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一个故事,只在故事后面发表一下简短的议论,这更不符合议论的要求。【巩固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20世纪60年代中期,盐湖城有一批奥林匹克梦想家,他们认为盐湖城在举办冬季奥运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里群山环绕,雪原辽阔,是大自然赋予犹他州的一份厚礼,这使他们初次萌生了在盐湖城举办冬奥会的想法。于是他们决心申办1972年冬奥会,但没有成功。这些奥林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