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渠施工技术交底【特选应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634884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渠施工技术交底【特选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雨水渠施工技术交底【特选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雨水渠施工技术交底【特选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雨水渠施工技术交底【特选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雨水渠施工技术交底【特选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渠施工技术交底【特选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渠施工技术交底【特选应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牟县中兴路工程(清溪街东风路) 雨水渠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牟项目第三工程处二O一四年八月建筑文档5%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年 月 日工程名称中牟县中兴路道路工程(清溪街东风路)分部工程雨水工程分项工程名称雨水渠施工交底内容:一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兴路(清溪街东风路)雨水工程施工。二引用标准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2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0);4中兴路施工图设计及相关文件;5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三工

2、程概况本工程中兴路(清溪街东风路)位于中牟县城东部,为中牟县的一条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工程南起清溪街,北至东风路,全长1321.97米。本项目沿线与清溪街、学苑路、万盛路等相交,其中除东风路、迅达路现状道路外,其余均为规划道路。中兴路道路标准断面型式为:50m(红线)-4.5m(人行道)-7m(非机动道)-2.5m(绿化带)-22m(机动车道)-2.5m(绿化带)-7m(非机动道)-4.5m(人行道)。根据规划中兴路(清溪街-东风路)雨水分为两个设计系统:(1)清溪街-堤里小清河段敷设两道d1200的雨水管,收集上游及西侧林州街规划d800雨水后,由南向北排入现状堤里小清河,远期排入规划堤里小清

3、河;(2)堤里小清河-东风路段敷设两道1.6*1.2-1.8*1.4雨水涵,收集上游及西侧万盛路规划d800、学苑路规划2-d800雨水后,开挖土质明渠(上口12.02m,下口4.02m,渠深1.6m,L=44m)排入现状堤里小清河,远期排入规划堤里小清河,其中现状堤里小清河标高需清淤至75.30。四技术要求1雨水口采用砖砌偏沟式雨水口,详见06MS201-8。雨水箅子采用球墨铸铁防盗井箅及球墨铸铁支座,详见06MS201-8页53、55。雨水口进水处表面应低于周围地面30mm,除连接到用户支管上的雨水进水井井深按支管高度控制外,其余井深均按照小于1.2m控制,施工中可根据需要调整雨水口位置或

4、周围路面标高,使雨水口收水效果最佳。雨水口连接管管径d300,其中六篦、八篦雨水口连接管管径d400坡度不小于0.01。2井盖及盖座:检查井井盖均采用D700防盗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产品质量应符合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检查井爬梯采用塑钢材质踏步(爬梯),尺寸及安装分别详见06MS201-6页16、17。3雨水管d300d1200管道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06MS201-1p23)。d300雨水口连接管,采用150砂石基础(06MS201-1p10),其他采用II级管120砂石基础(06MS201-1p9)。施工时,插口插入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选用的钢筋

5、混凝土管应符合GB/T11836-2009标准要求。4雨水渠:雨水渠及检查井见结构图。盖板渠与检查井相接处设沉降缝一道,施工参见标准02J331页81-34图,盖板渠每隔20-25米设变形缝一道,做法同沉降缝。嵌缝材料采用SXF-202双组分聚硫密封圈。5检查井:雨水渠检查井分八种类型,垫层为100mm厚C15混凝土,井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图、钢筋图见“雨结-01-17”。6所有砖砌体采用实芯、非粘土砖砌筑,按不低于M7.5水泥砂浆和MU10砖标准。7行车道下的检查井需要加固,加固措施详见道路工程中“检查井加固图”;道路以外检查井不需要加固。8预留用户支管至红线外1m,并设置检查井一座。9所有

6、开挖的沟槽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开挖,用干净素土回填,分层夯实。压实度应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4.6.3的规定。10管道基底之下的树根、淤泥、腐殖土、草皮及垃圾要全部清理干净,要求清除至原状土,并换填素土,分层夯实。湿软地基处理措施:有地下水时要加强降水措施,保证降水效果,管道基础下软基厚度不足80cm时,将软基清除80cm后,先用砖渣稳固地基,再铺垫水泥石灰土两层(30cm),其上再进行管道基础正常浇筑;若软基清除80cm后挖出淤泥,则需首先进行抛石挤淤,稳固地基后再铺筑砖渣及30cm厚水泥石灰土垫层,最后进行管道基础正常浇筑。软基处理方案根据试验确定

7、。11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做到临时排水与永久排水系统相结合,保证现场排水通畅。同时应避开雨季施工。若汛期施工,应提前做好防雨、防雷、防触电、防坍塌,保证干槽施工,地下水位应降至沟槽地面以下,并距沟槽底面不小于0.5米。12本段土地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混凝土结构属三类环境。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以下规定: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方)0.5300C300.13.0五作业准备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设计要求,检查井砌筑用M7.5砂浆,垫层设置C15混凝土,盖板渠采用C30抗渗等级为P6的混凝土,YJ-0108型检查井采用C30抗渗等级为P6的混凝

8、土,施工期间有关试验及数据采集全部由试验室负责。2完善施工道路的通行条件,包括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等。3制定物资设备运输路线。确保钢筋、模板、机械设备及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满足本管段雨水工程施工需要。六材料准备1钢筋:井口加固采用HPB300钢筋(8、12);盖板渠采用10、12、14、16、18钢筋;盖板渠检查井采用8、10、12、16、18、20、25钢筋。2混凝土:检查井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盖板渠采用C3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3砖:实芯、非粘土砖。4砂浆:M7.5砂浆砌筑。七施工方案选择路基填方地段,雨水工程施工,与路基填筑互相配合

9、,当路基填筑至渠底面标高时,施工雨水渠和检查井。路基挖方地段,路槽开挖后,开挖沟槽,进行雨水渠和检查井施工。反铲开挖管沟槽,立模浇筑钢筋混凝土。软湿地基段,采取降水措施,管道基础开挖后进行抛石挤淤稳固地基,后铺筑砖渣,回填水泥石灰土,地基处理后施工雨水渠和检查井。九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十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1)雨水渠测量放线,一般每隔20m设中心桩,检查井处、变换管径处均应设中心桩,必要时要设置护桩或控制桩。雨水管线测量工作,应认真详细记录。(2)沟槽开挖后,必须进行沟槽地基承载力测定,地基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如地基承载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必须采取夯实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后再进行地基

10、承载能力确定。(3)放线施工时应先放线雨水井,后放线雨水渠。2基础(1)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坡度和标高,一般在沟槽底部每隔5m左右打一样桩,用样桩控制挖土面、垫层面和基础面。(2)管道垫层及基础不得铺筑在淤泥或松填土上,管道基础应表面平整,两井之间应顺直,采用立模浇筑混凝土。(3)软湿地基根据施工图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后,检验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盖板渠施工盖板渠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6。(1)盖板渠沟槽开挖后检验地基承载力,基底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5%,盖板渠渠底承载力不低于100KPa,软湿地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并检验地基承载

11、力。(2)沟槽检验合格后铺设C15混凝土垫层厚度100mm。现场采用机械或溜槽、吊灌等便捷措施进行浇筑,并严格控制高程,平整度等。(3)钢筋采用集中加工,验收合格后运至现场进行绑扎,渠底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其余部位保护层厚度为30mm,钢筋间距、位置符合要求。(4)盖板渠采用拼装模板进行加固,盖板渠连续浇筑长度不超过25m,端部设置变形缝,并有防水结构,具体见施工图“雨结-10”。(5)混凝土采用溜槽、泵送等方式浇筑,先浇筑底板;底板混凝土终凝后安装侧墙模板,浇筑侧墙混凝土,严格控制底板、侧墙顶混凝土高程,平整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6)雨水支管预留洞口应结合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与

12、检查井混凝土墙整体浇筑,并按雨结-10进行洞口加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检查井处预留洞口,后期用砂浆封堵支管与检查井接口。(7)混凝土要求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8)沉降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埋于混凝土结构中间,用专用卡具连接,沉降缝处填塞泡沫塑料板、油纸、聚氨酯嵌缝材料。盖板渠与检查井接缝处设置加固钢筋,侧墙设置加固钢筋。检查井与雨水口混凝土支管设置加固钢筋。具体要求见施工图“雨结-10”。(9)沉降缝可以采用一次成型,两侧连续浇筑;雨水渠、检查井处也可以采用预埋二次浇筑。通过止水带卡具固定止水带15cm埋于浇筑混凝土中,另一半折叠密贴与端墙模板上,拆模后伸展另一侧止水带。(10)盖

13、板渠模板加固采用钢管纵横向加固,采用横向顶至沟槽边,纵向脚手架横撑加固。两端模板架设脚手架纵向顶撑。保证模板牢固。(11)盖板渠两侧采用素土分层回填,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8检查井施工(1)盖板渠检查井浇筑盖板渠检查井浇筑与盖板渠施工相同,检查井施工宜在盖板渠浇筑完成后进行。检查井浇筑应严格控制沉降缝质量,确保渠道严密性要求。检查井盖安装前采用20mm厚1:2水泥砂浆座浆湿铺,保证盖板与检查井密封。9回填(1)管道回填土的土质应采用土质较好的素土。当采用开挖时较好的土作为回填土时,应将土块、砾石、异物等去除。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隐蔽验收,然后抓紧回填施工。(2)回填时先由管渠、管道的两侧分

14、层回填,然后在检查井两侧胸腔部分同时分层按设计回填夯实,禁止由一侧至另一侧回填。(3)直径700mm以上的管道,回填夯实后,应再次量测管内的各部分安装尺寸,检查管道有无异常并作记录,以备确认和对问题进行研究处理。(4)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雨水管道位于路床下50cm范围内,须采取加固措施,具体方法为: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分层回填至管(接口)外皮以上100mm,其上采取现浇150mm厚C25钢筋混凝土带进行加固,混凝土下底布A8钢筋网,钢筋混凝土带宽为管道宽度每侧加30cm,钢筋网间距为120。钢筋混凝土加固层进入路面结构层时,加固层两侧上边缘各加铺一道玻璃格珊,宽度为1

15、m。(5)检查井土方回填检查井砌筑完成后,经过隐蔽验收后方可进行回填,须分层进行回填,分层厚度一般不宜大于25cm,分层夯实的方式进行。夯实采用小型夯机进行夯实。路面范围内检查井,井周管顶以上50cm起至路床应采用水泥石灰稳定土(4:12:84)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回填宽度为50cm。井周回填土与土路床回填相接处应做成台阶或放坡处理。十一雨水渠详细介绍1、目前施工盖板渠分为B*H=1400*1200、1600*1200、1800*1200、1800*1400、B*H=21800*1400共5种类型,前四种采用雨结-01施工图,2-1800*1400采用雨结-02施工图。2、雨水渠施工垫层厚度为100mm厚C15混凝土,侧墙、底板为C30抗渗等级为P6的混凝土,厚度200mm(218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