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62916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如: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清朝前期我国手工业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清朝前期出现的商帮对经济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和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发展的相关史实。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实,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清朝人口的增长问题的了解的,认识人口的增长给融合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帮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教学难点】1

2、.如何理解江宁、佛山的手工业工场的性质。 2.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提问、课堂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这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此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展示康乾盛世的图片)教师:从这个图片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这社会呢?二、新课学习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教师提问:在清朝的时候,每一位皇帝每年立春日,都要亲自支扶犁

3、和耕种。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回答:体现清朝统治者对农业耕作的重视。教师讲解:清初统治者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各级官僚机构重视农业、劝民农桑。特别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清朝初年的几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技术、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材料展示:阅读下表

4、并回答问题。年代耕地面积(顷)1661年(顺治十八年)5493576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60784301724年(雍正二年)68379141776年(乾隆三十一年)7414495提出问题:1661年到177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归纳: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因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治理黄河、淮河等,兴修水利工程。展示清乾隆年间云南布政使颁发的开荒执照等图片。3、出示课本相关史事,了解我国在清朝前期推广了哪些农业新品种: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

5、,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展示材料: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产量也极高。【小组讨论】这个资料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点拨:粮食产物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这一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手工业得到

6、很大发展,品种繁多,产品精良。还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展示清代纺织图等相关手工业发展的图片。2、商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和观看视频,归纳商业繁荣的表现:(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教师讲解: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山西的晋商和安徽的徽商。展示相关图片,使学生进一步感观认识商业的繁荣。三、人口的增长材料一:人口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和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适当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物质

7、生活。正是由于人口的发展, 清朝才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不安中很快地稳定下来,并使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垦田等来恢复社会经济成为可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夺取政权后都采取了休养生息、鼓励人口增长的措施。没有适度规模的人口增长,就不会有“康乾盛世”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 社会生产的主体和基础是什么?2. 清初人口增长的原因?3. 人口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材料二年代人口人均耕地(亩/每人)1650年(顺治七年)1-1.5亿6-41750年(乾隆五年)2-2.5亿4.5-3.61850年(道光十三年)4.1亿2.95乾隆五十三年荆州万城堤溃,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密处,今皆砍伐为种苞谷(一种粮食作物),地

8、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昔江面宽阔,支河深通,涨水容纳易消,滨江州县少有水患。因上游秦蜀各处垦山人日众,土石掘松,山水冲卸,溜挟(携带)沙行,以致江河水患日增。4.从材料二中,得出什么信息?三、课堂总结正如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说的那样:“中国18世纪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其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四、课堂练习1.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A. 发展海外贸易 B. 推行垦荒政策 C. 发展手工业 D. 改进生产工具2.以下不

9、属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A. 瓷都景德镇盛产唐三彩 B.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C.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D. 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3.清朝前期商业繁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的商帮是( )A. 晋商 B. 徽商 C. 鲁商 D. 浙商4.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频繁 C商品经济活跃 D皇权高度集中5.有关清朝人口增长表述正确的有()为了人口增长,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人口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增长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人地矛盾尖锐A. B. C. D.【板书设计】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农业生产的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恢复和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 商业:商业发达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人口的增长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