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高三生物预测试题2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61878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3高三生物预测试题2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2013高三生物预测试题2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2013高三生物预测试题2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2013高三生物预测试题2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2013高三生物预测试题2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3高三生物预测试题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3高三生物预测试题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山东省高考生物压轴预测21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与肝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2(2009年高考宁夏卷)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B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3研究表明,糖、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

2、表所示:营养物质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体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kJ/g)耗氧量(dL/g)糖类17170.83蛋白质23.5180.95脂肪39.839.82.03根据上表内容能推断出的结论是 ()A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蛋白质在体外燃烧较体内氧化分解复杂D这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耗氧量多少与其所含元素的比例和种类有关4根据以下材料:藏报春甲(aa)在20时开白花;藏报春乙(AA)在20时开红花;藏报春丙(AA)在30时开白花。在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相互关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材料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B由材料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

3、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C由材料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 D由材料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5在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现有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杂交组合亲代子代雌()雄()雌()雄()1正常弯曲全部弯曲全部正常2弯曲正常12弯曲,12正常12弯曲,12正常3弯曲正常全部弯曲全部弯曲4弯曲弯曲全部弯曲12弯曲,12正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杂交组合1可判断,该突变基因显性,常染色体遗传B由杂交组合2可判断,该突变基因隐性,伴性遗传C由杂交组合3可判断,该突变基因显性,常染色体遗传D由杂交组合4可判断,该突变基因显性,伴性遗传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4、,错误的是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二、填空题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及CO2的转移方向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2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_mg;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黑暗中,叶

5、绿 C3含量短时间内将_。(3)如图所示曲线中b、c两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与图甲、乙、丙、丁的对应关系是b点对应_;c点对应_。8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到酶E1、E2、E3,它们与三种物质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与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表二为有关的颜色反应实验。据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表1表2(1)依据表中的信息,可以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_,E2是_酶。(2)在酶E1、E2、E3中,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_,理由是_。(3)表二试管4、5、6中液体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原因是_。9(2009年高考宁夏理综

6、)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进入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10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

7、过程。请据图回答:(1)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模板是亲代DNA的_条链。(2)过程表示_,主要是在_中进行的。(3)逆转录酶催化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包括图中的_(填序号)过程。(4)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填序号)过程,场所是_。(5)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请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这一过程。11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

8、讲,该培养属于_培养基。(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和_。(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和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12自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眼虫,这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同样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某同学提出问题“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吗?”他尝试设计出下列具体的实验方案。请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实验原理:根据眼虫的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

9、的。植物材料诱导出愈伤组织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动物胚胎培养细胞电激融合融合的胚胎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体的子宫内动植物杂交种出生实验步骤如下:(1)到要经历的过程是_,诱导动、植物细胞融合常用的一种化学诱导剂是_。(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强调所用的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原因是_。(3)在过程中,通常要添加血清,原因是_。(4)植物细胞培养中常用的两种植物激素是_,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杂交育种的_问题。2013届山东省高考生物压轴预测21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凋亡的本质: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细胞分化的本质是

10、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癌变的本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无限增殖。答案:B3B4B5D6C二、填空题7(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18上升(3)图丙图丁8解析:(1)三种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说明酶具有特异性。由表二知S2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S2为蛋白质,E2能催化S2,E2是蛋白酶。(2)S3与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这是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因为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3)由表一知S1E1、S2E2、S3E3都能反应,最终试管中只剩下三种酶,由表二知三支试管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三种酶是蛋白质。答案

11、:(1)专一性(特异性)蛋白(或胰蛋白)(2)酶E3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不能分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还是由酶的作用引起的(或温度也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3)酶E1、E2、E3均为蛋白质9解析:(1)神经元兴奋,使突触小体内的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神经元兴奋。(2)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A处不能记录膜电位变化。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可通过C,所以能记录膜电位的变化。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2)不能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3)能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

12、,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10(1)脱氧核苷酸 两 (2)转录 细胞核(3) RNA (4) 核糖体(5)图中加一条虚线由DNA指向蛋白质【解析】(1)是DNA的复制,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链,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2)是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进行。(3)逆转录酶是催化逆转录反应,即,只发生于RNA病毒中,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要先解旋,即都需要解旋酶。(4)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5)若单链DNA也可指导蛋白质合成,则遗传信息也可由DNA蛋白质。11(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酒精灯火焰12(1)脱分化 聚乙二醇(PEG) (2)组织培养中用到的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培养物的生长,然而各种杂菌同样也可以在上面迅速生长,所以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现象经常发生。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