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辅导文言文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61763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辅导文言文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二语文辅导文言文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二语文辅导文言文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二语文辅导文言文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辅导文言文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辅导文言文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语文辅导文言文解析 近几年,中考文言文试题虽然不是很难,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少,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也要格外留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根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实词注解、语句翻译、名句默写、划分节奏、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写法探究、比拟辨析、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可以按照朝代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身份、文章要点以及相关材料等。如?曹刿论

2、战,出处为?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史官,文章要点为取信于民及把握战机,相关材料有编年体史书、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等。如果将这些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来,并且随时增减,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应付自如了。实词注解中考文言文试题中,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波及的知识以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为主。1、通假字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通叛。通假字的考查点就是对它的解释。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复习办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局部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的时候同学们

3、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根底上进行识记。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通常是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再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劳,本意都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使受苦使劳累。【复习办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根本意思。在此根底上,通过分析比拟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课内所学实词不仅要掌握其常用义,还要注意迁移,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4、去思考它最适合的意义。3、一词多义在文言文里面,一词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如: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温故而知新。句中的故是原因的意思,句中的故是成心的意思,句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句中的故是旧知识的意思。同样是故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像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复习办法】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拟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根本规律,并能在阅读中加以运用。4、古今异义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容易失误的

5、地方。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绝境两个词都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妻子在文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现代汉语中那么是一个词,仅指丈夫的配偶绝境文中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没有出路的境地。再如:先帝不以臣卑劣中的卑劣在文中指身份卑微,见识短浅,现代汉语中那么是(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复习办法】教材中这类词大局部都有注释,在以后的复习中,同学们可以像复习通假字一样进行集中整理。梁老师倡议大家在复习中要进行合作:三个人一组分年级整理,最后再汇总,这样能很好地发挥集体优势,省时省力。语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根本原那么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

6、,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即我们常说的信、达、雅。最常用的翻译办法是六字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存法、替换法、意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乡为身死而不受应译为从前(为了礼义),宁可死也不接受(施舍)对少数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如何

7、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保存法:但凡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巴陵可照录不译。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如吾欲之南海中的吾替换为我,之替换为去,全句应译为我想要去南海。意译法:对少数文言词不能紧扣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的,要能在理解句子大略意义的前提下,找出相近的含义加以表示。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直译为鸢飞到天上,看到山峰,就会平息那心,意译为那些追逐名利想要飞黄腾达的人,远远望见这些雄奇的山峰,就

8、平息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两相比拟联系高低文意义,显然意译要比直译更准确。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倘直译那么为不因为外物的变化而快乐,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显然不合乎语境,此处作者采用的是互文,因此要译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复习办法】选择局部文言语段,运用上面讲到的翻译办法,进行翻译练习,特别要注意那些需要补充和调整的地方。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标准,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选择练习的语段以包含关键性、富有哲理性和生命力的句子为原那么。名句默写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内涵丰盛,语言精练,有必要将考试范围内的名篇名句

9、熟读成诵。尤其是文章的关键句、富含哲理句、名句等,要重视其中重点字或难写字的书写,保证背得流利,写得准确。当然,做到不失分的关键,还在于对默写内容的透彻理解上。划分节奏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那么进行划分。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句首发语词助词后和关联词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故/君子有不战。3、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壮语提前的有关停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轩敞者/为舱。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可/

10、以一战。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动词鼓。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其一/犬坐于前。概括分析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如: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驰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之时,第二次是在之时(用原文填空)。(?曹刿轮战)分析:要做好本题,首先要快速熟练地读懂原文,在此根底上,抓住关键句子,筛选题目要找的信息。用原文答复的,要逐句逐段地看,答复要快而且准。本题答案为: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11、逐之)。写法探究写作办法的考查,属于较难的题型,它是揣摩、品析作者行文过程及技巧的题目。如: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爱莲说)分析:本题做起来应该不是很难,平时老师都反复强调过,而且问题的答案较明显,写菊花和牡丹,就是以菊之爱、牡丹之爱烘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叙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这要结合全文来整体感知,答案要完整,不能简单答复为:起烘托作用。比拟辨析文言文的比拟阅读是近年来语文考试中的一个亮点。它重在考查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延伸能力和拓展能力,考查学生能否快速实现新旧知识的高效过渡和链接,考查学生的综合

12、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比拟邹忌向齐王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022年河北中考)答案: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那么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延伸拓展此类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辩证、独特、创新的理解,培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如:阅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2022年河北中考)答案: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辞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